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1 09:4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第十一章 简单电路
一、单选题
1.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才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将一根铜丝拉长,一定变大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电阻
3.与实物图对应的电路图是
A. B. C. D.
4.如图甲电路,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读数是0.6A,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A1的读数是0.3A B.灯泡L1和L2并联
C.电流表A1一定连接“﹣、3”接线柱 D.通过灯L1的电流为0.9A
5.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能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的接法是(  )
A. B.
C. D.
6.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判定(  )
A.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B.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C.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甲带何种电荷
7.玩具警车的简化电路主要由电动机和灯泡组成,下面的设计图中电路安全且电动机和灯泡都能独立工作的是(  )
A. B.
C. D.
8.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8km/h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10N D.家用台灯的额定电流约2A
9.位于医用口罩中层的过滤层是由经过静电驻极工艺处理的熔喷无纺布制成,能够吸附飞沫。下列事例的原理与熔喷无纺布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  )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
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吸起碎纸屑
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
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
10.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二、填空题
11.晓明取两个相同的不带电验电器A和B,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如图所示,A的金属箔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_____电荷,相互排斥。如图2所示,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此过程正电荷______(选填“由A定向移动到B”、“由B定向移动到A”或“不发生定向移动”)。
12.如图所示,将手机充电器插入家庭电路的两孔插座中即可为手机充电,插座两孔之间的电压为_____V,充电器为手机充电时的输出电压约为__________V(选填“5”或“220”)此时手机电池是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则甲是______表,乙是______表(均选填“电流”或“电压”)
14.电流表在测量电流时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原因是______。
15.用电压表测某段电路的电压时,应将电压表______(选填“并”或“串”)联在该电路两端,被测电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三、综合题
16.2021年“中超联赛”设立苏州赛区,苏州市在交通和保护环境方面作了周密部署。
(1)比赛期间,苏州奥体中心附近寄存大批公共自行车,方便了市民生活。小周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内行驶了50m,已知小周和自行车的总重600N,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重力对他做的功是______J,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______J;
(2)为保护环境,一辆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的过程中,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专线公交车转弯前,要打开转向灯,司机需拨动一下方向盘旁的一根操纵杆,这根操纵杆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位于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会同时闪亮,即使前转向灯坏了后转向灯还能亮,这说明位于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的连接方式为______。
17.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光敏电阻可应用在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和光检测设备中,如自动门装置、路灯、应急自动照明装置等方面。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光伏效应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带________电(选填“正”或“负”)的粒子;
(2)太阳能电池是依据________(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3)现在楼道内常用红外感应开关替代声控开关。白天光控开关断开,夜晚光线暗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进入楼道内时,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没人时红外感应开关断开。下列关于楼道内路灯电路设计合理的是________ ( 光控开关用光表示,红外感应开关用红表示)。
(4)小明设计了一种简易烟雾报警控制器如图C所示,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增强而减小,烟雾增大到一定程度使电压表V的指针偏转到某区域时触发报警系统。S闭合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光照强度减弱,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为了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器,可以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R的阻值。
18.请阅读《热电偶》并回答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的导体连接成闭合的回路,如果将它们的两个接点分别置于温度不同的热源中,则在该回路内就会产生热电压,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这个装置就叫热电偶。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压由两部分组成:接触电压和温差电压。
接触电压的成因:当甲、乙两种电子密度不同的材料接触时,电子在两个方向上扩散的速率不同。假设材料甲的电子密度大于材料乙的电子密度,则从甲到乙的电子数要比从乙到甲的多,结果甲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乙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这样在甲、乙两种材料之间就形成一个接触电压。
温差电压的成因:当同一导体两端的温度不同时,由于高温端的电子能量比低温端的电子能量大,因而从高温端移动到低温端的电子数比从低温端移动到高温端的要多一些,结果高温端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低温端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从而在导体的两端便产生一个相应的由温差导致的温差电压,且温差电压的大小随导体两端温度差值的增大而变大。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接触电压成因的情景中,甲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则甲材料相当于电源的___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
(2)热电偶工作时产生的温差电压,为电路提供了电能,这些电能是由_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选填“机械能”或“内能”)。
(3)如图所示由热电偶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温差电压跟接点C和D间的温差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___________。
(4)在夏季,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其中的热水杯中装有初温为的热水,冰杯中装有从电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碎冰。将两金属丝的两个接点同时分别放入热水和碎冰中,并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在整个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冰始终没有完全熔化。对于这个探究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下列图像中可能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__(选填图像的序号)。
A.B.C.D.
1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自动清洁车
人们在利用清洁车清扫路面前,工程师会先通过电脑或定时程序启动清洁车,当车灯亮起时,车辆“苏醒”,随即缓缓驶出泊位,按照事先设定好的运行轨迹行驶,从车窗外向里看,驾驶室里的方向盘匀速旋转,但座椅上并没有人。驾驶台上的电子屏幕亮起,显示车辆所在区域的高清地图、车辆所处的位置清扫时,车身下的洒水管会喷洒少量清水,以免扬尘。车底一对扫帚盘360度向内圈方向转动,将路面垃圾集中到车底,再扫入垃圾箱,由于车头、车身装有许多传感器,通过发射、接收超声波来侦测障碍物,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感知自己所在位置,识别红绿灯,并在遇到障碍物、路人时自动绕开。车辆转弯时,会采用相对安全的方式,贴着道路边缘走直线。结束清扫后,车辆会行驶至垃圾倾倒处,缓缓抬起车尾,将箱内垃圾倒入垃圾桶,再放下车尾,驶回泊位。
(1)清洁车在水平路面上工作时将垃圾自动吸入车内,此过程中,若清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中车身的LED灯起到警示的作用,它是由______(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2)清洁车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玻璃等透明障碍物时,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激光”)才能较好地感知到障碍物;以障碍物为参照物,清洁车是______的;
(3)清洁车采用凹凸材质的轮皮,可增大清洁车与地面间的______力。当功率为240W的清洁车以1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清洁车受到的牵引力为______N。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可知,闭合,灯L发光,但电动机不工作,闭合,电动机M工作,所以灯和电动机并联,且S1在干路,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解析】
【详解】
质量是物体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之一。将一根铜丝拉长,铜丝的质量和密度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铜丝的体积也没有发生改变。而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与长度有关,将铜丝拉长,铜丝的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小,所以铜丝的电阻变大。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位于干路.
A.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故A正确.
B.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2支路,故B错误.
C.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L1支路,故C错误.
D.两只灯泡串联,故D错误.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由图甲知,电流从正极流出经电流表A1后分成两支,一支通过L1,另一支通过L2和A2,所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L2的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电流表A2读数是0.6A;由图乙知,电流表A1应选择0~3A的量程,连接“﹣、3”接线柱,A1读数为1.5A,通过L1的电流为
综上所述,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阻BP长度变大,电阻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而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的部分AP长度变小,电阻变小,故B符合题意;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阻BP长度变大,电阻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滑动变阻器接法是“一上一下”,才能改变电阻的大小,不能都接到滑动变阻器下端的接线柱,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它去靠近甲和乙,甲被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特点说明甲与玻璃棒带的是同种电荷,甲带正电;乙被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可知:乙可能带负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电路安全且电动机和灯泡都能独立工作,说明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
A.电动机和灯泡是串联,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不能独立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且安全,故C符合题意;
D.电动机和灯泡时并联,但是开关S闭合后,电路短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8dm
故A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
故B不符合题意;
C.九年级物理课本重约3N,故C不符合题意;
D.家用台灯的额定电流约0.2A,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利用的是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
B.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因为与头发的摩擦带上电,可吸起碎纸屑,利用的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B符合题意;
C.客车行驶时窗帘被吸出窗外,利用的是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
D.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粘在一起,利用的是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毛皮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故A错误;
B. 摩擦过程中毛皮失去电子而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故B正确;
C.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有多余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由橡胶棒向验电器转移,两箔片带了负电荷,故C错误;
D. 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上与两箔片上的都带了负电荷,电荷电性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1. 同种 不发生定向移动
【解析】
【详解】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当其去接触验电器A的金属球,电子从金属箔片出发流向金属球、玻璃棒,这样金属箔片就带上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拿带绝缘柄的铜棒把A和B连接起来,A的金属籍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张开,由于在金属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是自由电子,正电荷不移动。
12. 220 5 用电器
【解析】
【详解】
[1]两孔插座中,左孔连接零线、右孔连接火线,两孔之间的电压为220V。
[2]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电压较小,低于220V,在5V左右。
[3]给手机充电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手机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13. 电流 电压
【解析】
【分析】
【详解】
[1][2]闭合开关S后,两灯均发光,若有两条电流的路径,一条路径中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L1,另一条经过L2和甲表,汇合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甲表是电流表,乙相当于断路,即是电压表。如果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则L2被短路,不会发光。
14.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是电流表,测量时,指针反偏,因为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电流从负接线柱进入,正接线柱流出,会造成指针反偏,故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15. 并 不能
【解析】
【详解】
[1]电压表应该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2]为了防止电压表损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16. 0 100 减小 减小 开关 并联
【解析】
【详解】
(1)[1]小周骑车重力所做的功
W=Gh=600N×0m=0J
[2]小周骑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W′=fs=20N×50m=1000J
(2)[3]洒水车洒水时,质量不断变小,速度保持不变,动能不断减小。
[4]洒水车洒水时,质量不断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洒水车洒水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所以机械能等于动能加重力势能,动能不断变小,重力势能不断变小,机械能不断变小。
(3)[5][6]司机拨动方向盘旁的杆子,转向灯才会工作,所以这根杆子起到了开关的作用;汽车的前后转向灯可以单独工作,所以它们是并联的。
17. 负 内 A 增大 减小
【解析】
【详解】
(1)[1]根据材料内容: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电子带负电,所以激发出的粒子带负电。
(2)[2]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所以太阳能利用内光电效应工作的。
(3)[3]白天光控开关断开,夜晚光线暗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进入楼道内时,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没人时红外感应开关断开,声控和红外感应共同控制灯泡,所以串联在电路中,A符合题意。
(4)[4][5]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则光照强度减弱,光敏电阻的阻值增大,而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即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因此光敏电阻两端电压会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要使控制器在烟雾较淡时就触发报警,就应在烟雾较淡时使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到报警系统触发的电压,即增大光敏电阻分得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应减小R0两端的电压,可以减小R0的阻值。
18. 正极 内能 越大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短文知道,形成接触电压时,从甲到乙的电子数要比从乙到甲的多,即电流是从乙流向甲,又因为在电源内部电流是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甲材料相当于电源正极。
(2)[2]根据短文知道,温差电压产生的原因是,在同一导体的两端因其温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热电压,故从能量转化角度,热电偶消耗了内能转化成了电能。
(3)[3]根据短文知道,从高温端移动到低温端的电子数越多,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
(4)[4]温差电压跟接点C和D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开始检验时,C点由于放入热水温度上升,D点由于放入冰块温度下降,所以温差逐渐增大,电流逐渐增大;后来C点热水放热温度下降,D点冰吸热温度上升,温度差变小,电流变小;接下来,C点热水温度下降至接近室温,D点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温度差几乎不变,电流大小几乎不变,故选C。
19. 变大 半导体 超声波 运动 摩擦 24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清洁车在水平路面上工作时将垃圾自动吸入车内,清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由于车内垃圾增多,质量变大,故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不变;故机械能变大。
[2]车身的LED灯起到警示的作用,它由半导体材料制成。
(2)[3]超声波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遇到障碍物时会反射从而被机器人接收,光速度太快,传播或反射回来的时间过短,不便于测量,故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玻璃等透明障碍物时,超声波才能较好感知到障碍物。
[4]以障碍物为参照物,清洁车和障碍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清洁车是运动的。
(3)[5]清洁车采用凹凸材质的轮皮,是为了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清洁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6]根据P=Fv可得清洁车的牵引力
F==240N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