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5.2 速度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最接近的是( )
A.教室的空间高度约为10m
B.人的一次脉搏时间约为10s
C.中学生跑步的速度约为20m/s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2.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人的拇指宽约为10cm
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D.正常人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min
3.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下降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梯做曲线运动
B.0~20s电梯的速度越来越大
C.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大于5~10s的平均速度
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
4.关于速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B.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5.小华同学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与实际接近的是( )
A.课桌的高度接近 B.正常步行速度约
C.舒适的环境温度约50℃ D.每天学习时间
6.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创造亚洲纪录。苏炳添在前30m用时3.73s,30m~60m用时2.56s,90m~100m用时0.91s,则其100m半决赛的平均速度约是( )
A.10m/s B.8m/s C.12m/s D.11m/s
7.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长10dm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100dB
8.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明显不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里的黑板长约 4m
B.中学生身高约 1500mm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秒约75次左右
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8m/s
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可以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
10.运动员百米赛跑时,他起跑的速度为8m/s,最后1s跑了10米,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9.67m/s B.12m/s C.8m/s D.9m/s
11.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B.甲运动的速度为10m/s
C.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
D.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1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为60℃ D.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80dm
1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做变速直线运动
B.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0~20s,甲、乙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
D.第20s时,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
1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2~5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D.5~7s内,小车运动了6m
15.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6︰5,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12︰5 B.5︰12 C.3︰5 D.5︰3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记录了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情况,该小汽车做的是______直线运动,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7.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适当单位: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______;
半场足球赛的时间为45______;
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140______;
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15______。
18.2021年12月26日11时46分,随着G4018次列车从菏泽东站驶出,鲁南(日兰)高铁山东段实现全线开通运营。一列长为200m的高铁行驶速度为288km/h,合________m/s,它通过1400m长的铁路桥仅需用时_________s。
19.学校趣味运动会“闯关游戏”中,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如图所示,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运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关卡______(1/2/3/4),小运从A点开始到全部通过4个关卡,至少需要______s。
20.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某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数据记录分别是15.26cm、15.2cm、15.26cm、15.27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cm。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所用时间之比是1︰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如图,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0.8s,AB间的距离为______cm,则小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三、综合题
21.假期里,小明和家人一起坐大巴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全程大约140km,用时120min。
(1)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2)该大巴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3)已知某隧道全长540m,若该大巴车以25m/s的平均速度穿过该隧道,大巴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用时22s,则该大巴车有多长?( )
22.国庆节时,许多城市在广场燃放礼花。礼花在几十米的高空爆炸,响声巨大,并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
(1)如果你离广场很远,为什么先看到礼花色彩然后才听到爆炸的声音呢
(2)如果你看到色彩和听到声音前后相差的时间为5s,那么,你离广场大约有多远 (取声速为340m/s)
2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测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24.小明同学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下图甲所示,他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图甲中速度计示数是___________。
(2)从标志牌行驶到南国桃园至少行驶多长时间?请计算说明。( )
25.小明每天沿同一路线出行,查询信息如图甲,三种方式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1)图乙是三种出行方式大致的s-t图像,与乘坐地铁对应的是图线______(填序号);
(2)第一天,他乘坐地铁,测出车速如图丙,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求此过程中行驶的路程______;
(3)第二、三天,他打车出行,第二天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第三天用时3min。请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天车速的大小______;
(4)第四天,他试着步行,果然需要24min,在图丁中画出v-t图像(步行速度v=3.5km/h)______。
甲 乙 丙 丁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接入。
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上网,用耳机听音乐,若使用不当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眼晴长时间近距离靠近手机屏幕,使眼睛内的睫状肌、晶状体长期处于绷紧状态,容易患近视眼;长期使用耳机听音乐容易对耳朵造成伤害。
小明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后,打开手机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卫星精确定位手机所在的位置,可以根据位置的移动进行测速、测距、导航等。手机前后有两个摄像头,后置摄像头是透镜组合,相当于焦距为2.1cm的凸透镜,前置摄像头利用应用软件,可以实现自拍和照镜子的功能。
(1)下列关于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
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B.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放大的像
(2)如图中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是利用 _____(选填“黑色”或“白色”)部分获取所含的信息。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 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二维码,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_____cm;
(3)人眼内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近视眼患者应配戴合适的 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4)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平均配速”是物体每运动1km需要的时间。则小明这次运动的路程为 _____km。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教室的空间高度约为3.5m,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常人脉搏约60~100次/分钟,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跑100m约15s,所以跑步的速度约为
故C不符合题意;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正常范围是36~37℃之间,37.3~38℃之间称为低热,高于38.1℃称为高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A.人的拇指宽约为1cm,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故B符合题意;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人1min的脉搏约为60次左右,则1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0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乘客乘竖直电梯下楼,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
BCD.0~5s电梯的平均速度
5~15s电梯做匀速直线运动,5~10s的平均速度等于5~15s的平均速度,15~20s的平均速度
15~20s的平均速度
0~20s电梯的速度先变大后变小,0~5s电梯的平均速度小于5~10s的平均速度,0~5s电梯的平均速度等于15~20s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由公式s=vt可知,路程的长短由速度、时间共同决定,所以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故选项A错误,符合题意;
B.根据速度的定义可知,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公式v=可知,通过相等的路程时,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速度越大,故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它的速度越大,故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课桌的高度约为初中生身高的一半,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故B符合题意;
C.正常人的体温为36~37℃,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每天学习时间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解析】
【详解】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平均速度约是
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长
26cm=2.6dm
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题意;
D.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70dB,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教室的宽度在8m左右,黑板的长度大约是教室宽度的一半,在4m左右。故A符合实际;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500mm=1.5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75次。故C不符合实际;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大于10m/s,所以一般百米赛跑成绩可能为8m/s。故D符合实际。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①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图象表示路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③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
④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综上所述,①和③是匀速直线运动,C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解析】
【详解】
如果他的成绩是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1.B
【解析】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甲物体s~t图像为一直线,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 30s 内通过的路程为
s甲=400m﹣100m=300m
甲的运动速度为
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乙比甲要晚10s 出发,故A错误,B正确;
C.由图像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
s甲=400m﹣100m=300m
故C错误;
D.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12.B
【解析】
【详解】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步行1秒约走1.1m左右,因此人走路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题意;
C.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为40℃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教室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A.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乙的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大,即乙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内,甲的速度不变,乙的速度逐渐增大,且20s时甲、乙的速度相同,所以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速度,则乙通过的路程小于甲通过的路程,故C错误;
D.甲、乙的图线在20s末相交,说明此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可知,在0~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
故B符合题意;
C.由图象可知,在2~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在5~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
s1=6m﹣2m=4m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解析】
【详解】
根据可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变速 13.5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分析图可知,小车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同,速度,所以整个过程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同,整个过程小车做变速运动。
[2] 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7. g min mm km/h
【解析】
【详解】
[1]10只鸡蛋约500g,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2]正式足球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各45min。
[3]中学生张开手掌,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约为18cm,钢笔的长度略小于这个数值,因此一支钢笔的长度约为
[4]正常骑自行车,每小时行走的路程约15km,速度约为
18. 80 20
【解析】
【详解】
[1] G4018次列车行驶速度为
[2]它通过1400m长的铁路桥行驶的路程为
s=s1+s2=200m+1400m=1600 m
通过铁路桥需用的时间为
19. 3 18
【解析】
【详解】
[1]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运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
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
到达关卡2的时间
t2=t1+t=4.5s+4s=8.5s
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则
5s+2s<t2<5s+2s+5s
关卡2在第8.5s是打开的,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到达关卡3的时间
t3=t2+t=8.5s+4s=12.5s
关卡3会在第
5s+2s+5s=12s
结束时已关闭,到第
12s+2=14s
结束时才打开,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
[2]因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12.5s,到第14s结束时才打开,所以刚通过关卡3的时间是14s,从关卡3到关卡4的时间是4s,到达关卡4的总时间
t4=14s+4s=18s
关卡4会在第
14s+5s=19s
结束时已关闭,到第
19s+2s=21s
结束时才打开,所以能通过关卡4,小运从A点开始到全部通过4个关卡,至少需要18s。
20. 15.26 6︰1 30.0 0.375
【解析】
【详解】
[1]根据题意,15.26cm、15.26cm、15.27cm的分度值为0.1cm,而15.2cm分度值为1cm,属于读数错误,应去掉,故物体的长度为
[2]由题意,,,由速度计算公式可得
即它们的速度之比为6︰1。
[3][4]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每1大格表示10cm,平均分成了10小格,即分度值为1cm,A点的读数为10.0cm,B点读数为40.0cm,故AB间的距离为
根据题意,,由速度计算公式可得小车平均速度为
21. 信息 70 10m
【解析】
【详解】
解:(1)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为了提醒隧道内其他驾驶员的注意,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大巴车全程行驶时间为
t=120min=2h
大巴车全程行驶平均速度为
(3)大巴车完全通过该隧道的路程为
大巴车的长度为
答:(1)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大巴车全程行驶平均速度为70km/h。
(3)大巴车的长度为10m。
22.(1)见解析;(2)1700m
【解析】
【详解】
解:(1)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很多,传播同样距离s时,声音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人先看到色彩,后听到声音。
(2)由速度公式变形可得,则人与广场的距离大约为
答:(1)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很多,传播同样距离s时,声音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人先看到色彩,后听到声音。
(2)人与广场的距离大约为1700m。
23.(1)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2)459m
【解析】
【详解】
解:(1)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
(2)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0.5×0.6s=0.3s
根据速度公式,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30m/s×0.3s=459m
答:(1)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2)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为459m。
24. 60km/h 0.1125h
【解析】
【详解】
解:(1)图甲为汽车仪表盘,单位为km/h,指针指在60,则速度为60km/h。
(2)由图乙可知从标志牌行驶到南国桃园的路程为s=9km,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80km/h,则从标志牌行驶到南国桃园至少行驶的时间为
答:(1)图甲中速度计示数是60k/h;
(2)从标志牌行驶到南国桃园至少行驶0.1125h时间。
25. ① 1.4km
【解析】
【详解】
(1)[1]因为乘坐地铁用时最短,所以应选择图乙中相同路程时间最短的图线,即①。
(2)[2]由图乙可知
v=28km/h
t=3min=0.05h
根据速度公式可知
(3)[3]由于小明每天沿同一路线出行,所以第二天、第三天的路程s相同,t1=5min,t2=3min,第二天用时大于第三天用时,由可得v1(4)[4]因为步行速度不变,所以在v-t图像中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26. A 白色 远离 4.2 凸 凹 11 2.7
【解析】
【详解】
(1)[1]A.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强度即响度,故A正确;
B.利用手机软件照镜子,相当于使用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完整脸蛋是等大的像,故B错误。
故选A。
(2)[2]如图中是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部分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部分不反射色光,而白色部分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以此达到识别的目的。
[3][4]某次扫描时,发现画面中二维码太大而不完整,为了扫描到清晰完整的二维码,可以将手机远离二维码以增大拍摄视野,摄像头是凸透镜,使用时满足物距大于2倍焦距,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二维码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4.2cm。
(3)[5][6]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应该用凹透镜做眼镜的镜片来矫正视力。
(4)[7][8]如图乙所示,小明打开手机中的跑步软件记录了一次跑步数据,图中“06'15''”表示时间为6min15s、“平均配速”是物体每运动1km需要的时间,则此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为
小明这次运动的路程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