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6.2测量物体的质量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1 11:0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 6.2 测量物体的质量
一、单选题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明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  )
A.体温约为26℃ B.眨一次眼约用1min
C.质量约为50kg D.手掌宽度约为50cm
2.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当在右盘里加一个10g的砝码后,右盘下沉,则下一步操作合理的是(  )
A.取出这个10g的砝码,试放一个5g的砝码
B.取出这个10g的砝码,试放一个1g的砝码
C.再加放一个10g的砝码
D.再加放一个10g的砝码,并调节游码
3.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向于分度盘左侧,这时应该(  )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调游码
C.继续向天平右盘中加入10g的砝码
D.直接记录结果为10g
4.试判断质量是1.5×103 g的物体可能是( )
A.一头牛 B.一只鸡 C.一枚鸡蛋 D.一粒沙子
5.现有许多完全相同的零件,要用天平测出每个零件的质量,但手头只有一个100克砝码.当左盘放400个零件,右盘放这个砝码,天平不能平衡.如果再在右盘上放15个零件,天平恰能平衡.这时可求得每个零件的质量约为( )
A.0.28克 B.0.26克 C.0.24克 D.0.25克
6.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37℃
B.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C.我国高速公路汽车最快速度可达120m/s
D.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g
7.小冯在使用天平测量质量的时候,在将游码归零之前就进行了天平水平平衡的调节,之后他将物体放在右盘,将砝码放置在左盘,在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以后,天平再次水平平衡。此时左盘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待测物体的质量可能为(  )
A.69g B.64g C.60g D.56g
8.要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枚大头针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
B.测量100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0
C.量一枚大头针和一块铁块的质量,然后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行
9.小亮妈妈从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买回一只母鸡,让小亮猜猜它的质量,小亮的下列哪一猜测比较符合实际(  )
A.30kg B.300g C.3000g D.3000mg
10.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时,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右盘中
B.必须使用镊子加减砝码,但可用手直接移动游码
C.若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测得物体的质量也会偏小
D.调节平衡螺母时,若指针偏向刻度盘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1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50s
B.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C.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12.西贝同学用最大最程为210g,最小刻度为0.2g,最小砝码为5g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67.8g,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铁块的真实质量应是(  )
A.62.2g B.67.6g C.67.8g D.68g
13.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B.先测出一粒米和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除以100计算求得
14.一个鸡蛋的质量最接近(  )
A.6克 B.60克 C.600克 D.6000克
15.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4km/h
C.一个一元硬币的质量约50g
D.正常眼睛在观察近处物体时,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为10cm
二、填空题
16.掌握基本技能。
(1)甲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
(2)乙图,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3)丙图,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17.如图所示,小红需要称取5g的食盐,准备在天平的托盘上垫放一小张纸,以防止食盐腐蚀天平。方法①:先放纸再调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继续称量。方法②:先调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再放纸,继续称量。你认为最佳的方法是 ___(选填①、②)。正确称取5g食盐的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左,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
18.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物体质量的情景,明显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
19.利用平衡螺母调整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__(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某物体,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________g.
20.在学习密度的概念之后,小明和小亮分别在测量同一个物体质量,小明在在天平上放一个50g和一个5g的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如图所示,那么这个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g。如果小亮在称量时将物体放在了天平的右盘,他在天平上放了一个50g和一个10g的砝码,那么游码的示数________g。
三、综合题
21.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读.于是他用天平、烧怀、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同学们认为小明测量白酒体积的过程有不足,请你补充:
不足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46g,体积50mL.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g,体积是30mL.第二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________kg/m3,酒的酒精度__________ (升高/降低/不变),是因为酒精蒸发比水_______(快/慢).
(3)“中国梦---梦之蓝” 一瓶梦之蓝为500 mL,酒精度为42%,请计算这瓶酒的质量________.
22.学习了“质量”后,小明有一个疑问:物体的质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用一块橡皮泥作为被研究的物体,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用天平分别称出其质量,并记录数据于下表中.
(1)由小明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所列的表格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橡皮泥所能捏出的形状都列出,但仍然能由此得出结论,这种研究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综合法
C.归纳法 D.等效法
23.在日常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学校里的水龙头关闭不严,导致滴水不止.小明决定测量水龙头关闭不严,究竟会流失多少水.
(1)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在标尺左端“0”刻度线,在横梁平衡前指针的指示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他用质量为50g的烧杯放在关闭不严的水龙头下接水10分钟.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烧和水的总质量_____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通过调节当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时,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为_____克.
24.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最小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走出航天器到舱外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如图所示.舱外航天服质量仅约110kg,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舱外航天服主要由外套、气密限制层、液冷通风服、头盔、手套、靴子和背包装置等组成,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个人防护装备.气密限制层是舱外航天服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保持服装气密,限制服装膨胀,使各大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度.液冷通风服穿在气密限制层内,在服装的躯干和四肢部位有网状分布的塑料细管,液体流过时可将热量带走.
(1)舱外航天服的质量相当于 ________  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
A.1 B.2 C.3 D.4
(2)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航天服内的温度较________ (选填“高”或“低”),需要_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温度,使宇航员保持正常的体温.
(3)舱外航天服气密限制层材料的特点是 ________ .
A.密度小、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小 B.密度大、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大
C.密度小、抗压强度低、伸长率大 D.密度大、抗压强度低、伸长率小.
25.小芳、小于和小江三位同学在探究“物体的状态对质量大小的影响”时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
小芳的方案:
①将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冰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将放有冰块的烧杯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使冰全部熔化成水;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2.
小于的方案:
①将盛有适量热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1;
②将冰块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m2;
③将冰块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让冰熔化成水;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其中水的总质量为m3,现在请你将她们两人的发现和结论写出来.
(1)小芳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小于通过比较_____,发现冰熔化后,其质量是_____.
(2)小芳和小于当中谁的结论是正确的?_____.另一个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3)爱动脑的小江发现小芳、小于的方案都有缺陷,提出了一种既简捷又方便的实验.请你写出小江是如何进行实验的_______.
26.请仔细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按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推力巨大的“长征”系列火箭已能克服地球引力的作用,将“风云”气象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和“神舟”系列载人实验飞船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4圈后,于10月16日成功地返回地面.美国航天员曾涉足月球,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减弱到可以忽略①,而这时月球的引力则起主要作用.其实,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②.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③.
(1)在飞船进入太空的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的质量将_____.
A、先减小再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始终不变 D、逐渐减小
(2)第②句其实是牛顿所创立的万有引力理论,由第①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_____有关,再由第③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_____有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变化幅度不大,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眨一次眼所用的时间约用2s,故B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中学生的质量略小于此,约为50kg,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手掌宽度约为5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知,当在右盘里加一个10g的砝码后,右盘下沉,说明所加砝码的质量太大,应取出这个10g的砝码,试放一个5g的砝码,故A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应取出这个10g的砝码,添加砝码应从大到小,所以应先试放一个5g的砝码,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知,应取出这个10g的砝码,再试放一个5g的砝码,故C不符合题意;
D.由题意知,应取出这个10g的砝码,再试放一个5g的砝码,当添加的砝码总是导致右盘更沉时,再调节游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A.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平衡螺母不能再调节,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向于分度盘左侧,说明物体的质量略大于10g,这时只需向右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故B符合题意;
C.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向于分度盘左侧,说明物体的质量大约在10g附近,再加10g砝码必然使指针偏向于分度盘的右侧,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只将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后,发现指针略偏向于分度盘左侧,只需向右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记录结果为10g与游码左侧对应刻度值之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
【分析】
首先将物体质量的单位换算成自己熟悉的单位,然后根据对物体质量的了解进行选择.
【详解】
1.5×103g=1.5×103×10-3kg=1.5kg,
A.一头牛的质量约200k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鸡的质量约3市斤,即1.5kg,故B符合题意.
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g,故C不符合题意.
D.一粒沙子的质量约几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
质量的估测,需要我们熟悉常见物体质量的大小,以它们为标准对研究对象的质量做出判断.比如一瓶水的质量约500g,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
5.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400个零件的质量等于15个零件的质量与100g砝码的质量之和,即

解得每个零件的质量是:

故选项B符合题意.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高速公路上汽车的最高限速为120km/h,约等于33.3m/s,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颠倒了,不能按以往的方法计算物体的质量。设物体质量为:m
若最初游码在0刻度线,根据“左盘中的质量=右盘中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可得:
50g+10g=m+4g
解得:m=56g
若游码未调0,游码初始位置可能在0-5克(不包括两端),所以这样测量可能值在56g-61g之间。
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D.天平测量的精确程度一般为0.1g或0.2g,而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远远小于这个数值,所以无法直接测量,故AD错误;
B.由于一枚大头针质量较小,可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除以100,即可得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运用的是“累积法”,故B正确;
C.一枚大头针远远小于铁块的质量,“一枚大头针和铁块的总质量”与“铁块的质量”天平无法区分大小,所以无法得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故C错误。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一只鸡的质量约
3kg=3000g=3×106mg
左右,故C正确,ACD错误。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A.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故A错误;
B.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用手拿,是因为手上会有汗,容易把砝码腐蚀导致测量不准确,游码也要用镊子移动,故B错误;
C.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如果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所标质量,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实际质量,如仍按标注值读数,测量结果就比实际值偏大,故C错误;
D.天平的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侧,说明左盘偏高,所以平衡螺母应向左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在50s左右,故A符合题意;
B. 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1m,故B不符合题意;
C. 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约2m,故C不符合题意;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实验中物体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了,可判断出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为65g,游码的示数为2.8 g。根据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可知: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则铁块的真实质量为
m=65g-2.8g=62.2g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一粒米的质量太小,直接测量,无法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故AC不符合题意;
B.一粒米的质量太小,用天平测出铁块与米粒的质量和单独测铁块的质量几乎无差别,故B不符合题意;
D.用累积法,先测100粒米的质量,因为100粒米的质量较大,天平可轻易测出,然后用所测的米粒的总质量除以米的粒数,便可求出一粒米的质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4.B
【解析】
【详解】
一斤(500g)鸡蛋大约有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50g至60g之间,故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题目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估算,类似的有1个苹果大约200g,一名初中生的质量50~60kg等。
1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人体感觉合适的温度约为26摄氏度,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1.1×3.6km/h=3.96km/h
接近4km/h,故B符合题意。
C.一个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g,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cm,10cm是近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37.6 5.45(左右) 154.4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故该体温计的示数为37.6℃。
(2)[2]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该物体的长度
6.45cm-1.00cm=5.45cm
(3)[3]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即
m=100g+50g+4.4g=154.4g
17. ① 在左盘中取出适量的食盐直至横梁平衡
【解析】
【分析】
【详解】
[1]需要称取5g的食盐,应该先调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为防止食盐腐蚀天平,应在天平的托盘上垫放一小张纸,同时为了避免纸张质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放纸后应调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再称量,故最佳的方法是①。
[2]实验时,先在右盘放一个5g的砝码,再在左盘加入一定的食盐,发现天平指针偏左,说明食盐的质量偏大,所以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在左盘中取出适量的食盐直至横梁平衡。
18.由图示可知,在调平衡时,游码位置没调0,取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去拿,在称量时,应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是左码右物了.
【解析】
【详解】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首先要把游码与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对齐,由图示可知,游码位置没调0;取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去拿;在称量时,应按照“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是左码右物了.
点睛:掌握天平的使用规则是解答的关键.
19. 右 82.4
【解析】
【详解】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调节平衡时,游码应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说明天平左侧沉,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或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标尺一个大格1g,每一个小格0.2g,并且以游码的左侧对准的刻度为准,物体的质量=50g+20g+10g+2.4g=82.4g.
点睛:天平的使用规则:(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拨到零刻度;(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3)“左物右码”称量物体质量,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的和;
20. 57.4 2.6
【解析】
【分析】
【详解】
[1]利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为砝码质量加上游标读数,故物体质量为
55g+2g+2×0.2g=57.4g
[2]物体放反了,物体的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标读数,则游标读书为
60g-57.4g=2.6g
21. 烧杯内壁沾水,体积测量偏小 量杯分度值太大,测量不精确 0.96×103 降低 快 458g
【解析】
【详解】
分析:(1)从测量误差方面考虑操作过程的不足之处;
(2)利用密度的公式求出前后两次白酒的密度,从而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
(3)由题知,“42%”指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42mL,可求水的体积,再求出500mL白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水的质量和酒精的质量,二者之和就是白酒的质量.
解答:(1)小明的操作中,量杯的分度值太大,读数误差大;同时,倒入量杯中的白酒到不干净,测得的白酒体积偏小;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

第二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 比较可知,过了一段时间后,白酒的密度增大,说明里面的酒精含量减少,酒精度降低了;
(2)料酒蒸发的体积为250mL-232mL=18mL,水蒸发的体积为250mL-242mL=8mL,料酒蒸发的比水蒸发的快,可判断料酒中的酒精比水蒸发的快,所以酒的酒精度会降低;
(3)由题知,“42%”指1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为42mL,则所含水的体积为58mL,
则500mL酒中所含酒精的体积:,酒精的质量:,
所含水的体积:,水的质量:,白酒的质量:

故答案为(1). 烧杯内壁沾水,体积测量偏小 (2). 量杯分度值太大,测量不精确 (3). 0.96×103 (4). 降低 (5). 快 (6). 458g
【点睛】本题结合实际考查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理解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
22.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C
【解析】
【详解】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橡皮泥虽然形状不同,但质量都是相同的,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叫归纳法.故选C.
【点睛】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23.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大于 188.4
【解析】
【分析】
(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天平读数时: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示数之和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详解】
(1)天平要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其反方向调节,故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将装有水的烧杯放到已调平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说明左侧沉,这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
10min滴的水和烧杯的总质量是:m=50g+20+10g+1.4g=81.4g;故10min杯中水的质量:m=81.4g 50g=31.4g.则这个水龙头1小时漏掉水的质量m′=6×31.4g=188.4g.
故答案为(1)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2)大于;188.4.
24. B 高 降低 A
【解析】
【详解】
(1)一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开关,舱外航天服质量仅约110kg,相当于2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2)太空中的温差很大,最高可达250℃以上,由此可知宇航员在舱外工作时,航天服内的温度较高,需要降低温度,使宇航员保持正常的体温.(3)舱外航天服气密限制层材料要求又轻、又软、又有弹性,能传热、又能透气.因此舱外航天服气密限制层材料的特点是密度小、抗压强度高、伸长率小,故选A.
点睛:(1)首先估测一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然后可得出结论;(2)人在宇航服内要保持恒温,而太空温度变化极大,因此宇航服应具备调节宇航服内内能的性质;(3)根据材料中的“气密限制层是舱外航天服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是保持服装气密,限制服装膨胀,使各大关节具有一定的活动度”可做出选择.
25. m1和m2 减小的 ;m1+m2和m3 不变的 小于 原因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1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偏小; 答: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1;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2,比较m1和m2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
【解析】
【详解】
解:
(1)①小芳先测出烧杯和冰的质量m1,熔化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由于水在加热过程中会蒸发,所以发现m2小于m1;
②小于分别测出烧杯和热水的质量m1、冰的质量m2,再将冰放入热水并熔化,测出质量m3,由于冰放入热水,热水温度降低,蒸发减慢,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小,所以得到质量不变的结论;
(2)答:小于的结论是正确的;原因一是冰放在烧杯中测质量的过程中,由于冰温度太低,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壁上,导致m1的测量结果偏大;原因二是用酒精灯加热使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不断蒸发,所测的m2偏小;
(3)答:将冰块放入一个密闭的容器中,称出其质量记作m1;等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再称其质量,记作m2,比较m1和m2大小,就能得到物体质量与状态的关系了.
26. C 距离 质量
【解析】
【分析】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由航天员到月球和到地球的距离不同进行分析,由两个较轻物体和宇宙天体的质量不同进行分析.
【详解】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和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宇航员进入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故C说法正确;
(2)由第①句“由于他们远离地球,地球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可以忽略”我们可以知道万有引力跟距离有关;
由第③“通常的两个较轻物体之间的引力十分微小,我们不易察觉到,但宇宙天体间(如太阳和地球)的引力就非常大”句我们可以猜想出万有引力还跟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1)C;(2)距离;质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