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今天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说出关于一本书的5条提示信息,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本什么书?根据我的信息提示,如果你明白了这本书的名字,你就举手示意,并保持举手的姿势。我看到第几条信息的时候,我们全班同学都能举手了。
1. 这是一本史书。
2.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3. 这本书是为解说《春秋》而作的。
4. 这本书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的史书,世称“春秋三传”。
5. 这本书的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这本书就叫《左传》,又叫《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我读到第2点的时候,开始有学生举手了,到第5点的时候,全班学生都举手了。
这里有一个字请大家辨析一下,《左传》的传和《苏东坡传》《海子传》《巨人传》的传是不是一个意思?不是,《苏东坡传》是以苏东坡为主人公来写的,《左传》是左丘明写的。《左传》的传是解说的意思,是用来解说《春秋》的。“春秋三传”中,《左传》成就最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左传》的一篇著名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并概括本文内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通过朗读来了解文章。同时,朗读也是一项不错的有氧运动,有益健康。下面我想请四位同学将课文的四个自然段分别朗读一下。
简要概括:秦晋围郑、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烛之武婉拒郑伯、郑伯向烛之武道歉、烛之武游说秦伯、秦郑结盟秦伯退师、晋侯分析利害撤围。
2.在这四位同学朗读时,请大家注意一些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结合注释了解一下本文涉及到的一些文言现象。
①古今异义:东道主、行李、夫人
②通假字:共、说、知
③词性活用
名词作动词:军、盟、鄙
名词作状语:夜、朝、夕、东
使动用法:退、阙、亡
动词作名词:赐
形容词作名词:远、厚、薄、壮
④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仁不知不武。
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
省略句:秦军氾南。
⑤一词多义
之: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子犯请击之、何厌之有、亦去之。
三、合作探究
本文题眼是哪一个字?明确:退,这四个自然段都是围绕“退”字展开。
1. 为何退?
背景介绍,了解退秦师的背景。
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形象的作用?侧面描写。
《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2. 谁去退?
郑伯与烛之武对话,分析烛之武的性格特征。
烛之武的性格特征之一:大义(缒)
3. 如何退?
第三段共计151字,烛之武一个人的话就占了125字。结果秦伯未发一言便同意与郑国结盟。烛之武的劝说有何魔力?
①示人以弱,动之以情。→去其戒心
②阐明利害,晓之以理。→使其收心
③替秦着想,驱之以利。→诱其贪心
④晋不可信,证之以史。→激其恨心
⑤预测未来,导之以行。→劝其当心
三寸不烂舌,智退虎狼师→口才也是生产力
烛之武的性格特征之二:大勇
烛之武的性格特征之三:大智
如果再加上一个,那就是英雄迟暮,壮志未酬
4. 退的结果(意外收获)
春秋无义战,秦晋之好,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四、拓展延伸
通过学习全文,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要完成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烛之武必须是哪方面的专家?
军事家、外交家、口才专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现在,我们来做个作文片段练习,请以“烛之武,我佩服你”开头写几句话,字数不限。
片段一:烛之武,我佩服你。在国家危难之际,你深明大义,不计前嫌,答应君主的要求,只身赴险,智退秦师。你永远是郑国的英雄,你永远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活在我们的心里。
片段二:烛之武,我佩服你。年轻时,你怀才不遇,沉沦下僚,没能获得重用。暮年时,你以一己之力去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深夜里,你独自一人走向秦军的兵营,面对秦伯时,你的身上焕发了光芒,照亮了春秋乱世的黑夜。你在史书上虽然只是一个看似没有生命的名字,但我们要给你一个称号,那就是英雄。
结束语
烛之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他的爱国情怀、担当精神、杰出才能依然是我们学习的必修课,我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各位也能成为当代的烛之武,为实现中国梦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