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1.2 乐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四种实验或实例: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声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关天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
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
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
B.乙图:正在发声的音叉,使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丙图: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丁图: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4.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成语“低声细语”和“震耳欲聋”所描述声音的特征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小木棒敲击瓶口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升高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
C.丁、甲、乙、丙 D.丁、丙、乙、甲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声音能传递能量
7.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小刚的音色 B.小刚歌声的频率
C.小刚歌声的响度 D.小刚歌声的音调
8.如图所示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音箱悬浮在空中,一边旋转一边播放歌曲。下列说法错误的( )
A.根据音调可以判断出是谁的歌声
B.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C.调节音量开关使音量增大,声音的响度会变大
D.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体也需要振动
9.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响度的一组是( )
①轻声细语
②脆如银铃
③震耳欲聋
④隔墙有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0.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1.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12.在某些公共场所常常看到“请勿喧哗”的提示语,如图所示。这是要求人们注意说话时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3.(1)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则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古筝、钢琴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声音是由______的振动产生的;吹______(填序号)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用小木棍敲瓶口,也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声音来,发出声音是由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14.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不同,
15.“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声音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发生了改变,而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声音优美是指声音的_____好听。
1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是哪个同学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三、综合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产生的,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越大(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实验通过乒乓球的现象来探究声音的物理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过2.4s接受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
18.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响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过了一会儿,来电后交响乐又响了起来.小吴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
(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烛焰处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________,这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②_____.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在_____左右,声具有_____.
(4)短文B中所填的物理量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0.根据题意解答
(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是物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它们说明了哪些物理现象?
A.说明________,B说明________.
C.说明________,D说明________.
(2)下面是两个旅行家在户外走散时的一段对话:
“叔叔!”我大声喊道
“什么事,我的孩子?”一会儿之后,他问.
“我想知道,我们俩之间的距离约有多远?”
“这很简单”…
请你根据上面的对话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能快速测出他们之间的大致距离.
①实验所需的器材:________;
②应测的物理量:________;
③要知道他们之间的距离,还需用到的一个已知物理量:________.
21.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以上哪些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的传播条件。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综上所述,能说明声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①②④,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详解】
A.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A正确;
B.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是音叉振动将水花激起,利用了转换法,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f=300Hz,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300Hz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故C正确;
D.观察两种乐器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说明不同的乐器,音色不同,故D正确.
3.B
【解析】
【详解】
A.击鼓时,力度不同,纸屑被弹起的高度不同,表明振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实验中乒乓球反复弹起,说明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故B正确;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是因为传声的介质空气正在减少,所以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错误;
D.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长度,钢尺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音调也发生改变,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低声细语”是指讲话声音很小,即响度小;“震耳欲聋”指声音很大,能把耳朵振聋一样,即响度很大,所以这两个成语都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用小木棒敲击瓶口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声,而瓶内水越多,振动就越慢,频度越低,音调就越低,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逐渐升高的是丁、甲、乙、丙。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每个人说话的音色都不一样,“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A正确,不合题意;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故是为了改变音调,B正确,不合题意;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发生声音的响度,C正确,不合题意;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得知病情信息,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同人的音色不同,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主要是依据小刚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选A。
8.A
【解析】
【详解】
A.不同人声带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们能听出是哪位歌手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调节音量开关,调大音量,声音的响度就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其发声需要振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解析】
【详解】
①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②脆如银铃指声音的音色好听;
③引吭高歌,说明声音比较大,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④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故①③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乙、丙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路径相同,传播介质也相同,所以传播速度也相同,根据速度的推导公式知:三个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时间一样,故A错误;
B.由图2甲丙的波形图知:甲、丙两声音振动的幅度相同,但响度大小除了和幅度有关外,还和距离有关,若人在另一头所站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听到的声音响度不同,故B正确;
C.金属管是中空管,所以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通过两种介质传播:金属管和管内空气,故C错误;
D.由图2甲乙的波形图知:甲、乙两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次数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
【详解】
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
故选C。
12.B
【解析】
【详解】
ABC.请勿喧哗是指不允许大声讲话,即讲话时声音的响度要尽量小一些,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D.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等因素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 音调 音色 瓶里空气柱 A 瓶子和瓶子中的水柱
【解析】
【详解】
(1)[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高低,故指声音的音调。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3]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4]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吹A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5]敲击玻璃瓶时,玻璃瓶和玻璃瓶内水柱发生振动,声音是由玻璃瓶和玻璃瓶内水柱振动产生的。
14. 响度 音调 音色
【解析】
【详解】
[1]调节录音机的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的大小。
[2][3]声音没有跑调,说明不是声音的音调是不同,所以播放出来声音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是因为音色不同。
15. 音调 不变 音色
【解析】
【详解】
[1][2][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波的频率为正常声音的3倍时,声音的音调发生了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频率无关,所以声波的频率变快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变;声音优美是指声音的品质好,即音色好。
16. 振动 不同 音色
【解析】
【详解】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通常又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或气体中的速度。
[3]由于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故蒙住双眼的小王也能辨别周围是哪个同学在说话。
17. 物体的振动 响度 转换法 空气可以传递声音,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不会 1800
【解析】
【详解】
(1)[1]由图甲知道,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乒乓球被弹起得越高,说明音叉发出声音的振幅越大,即响度越大。
[3]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跳动说明音叉的振动,采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
(2)[4]由于空气可以传递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所以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
(3)[5]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仍然会振动,所以会弹起,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乙实验乒乓球不会弹起。
(4)[6]根据题意知道,经过4s后收到回波,所以,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由知道,海底的深度为
s=vt=1500m/s×1.2s=1800m
18. 声音 能量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响度 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详解】
(1)当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声音的影响,说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2)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音箱发出声音的响度增大,即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音箱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说明声音的响度增大,即音量控制的是音箱的响度,此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不仅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声音多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19. 超声 频率 次声波 20Hz 能量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析】
【详解】
解:
(1)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超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与水量有关,是由于不同水量的杯子振动的频率不同;
(2)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都听不到,都属于亚声,低于20Hz的亚声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亚声是超声波.
(3)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大致在20Hz左右;人们在次声波的环境中,人体内脏和环境产生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说明声具有能量.
(4)水量越少,瓶子和水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
(1)超声;频率;
(2)次声波;
(3)20Hz;能量;
(4)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结合问题,有针对性认真阅读短文,提取有用的信息,便可找出答案.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声音传递能量的了解和掌握,属声学基础题.
20. 声波能传递能量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秒表 时间 声速
【解析】
【分析】
(1)解题需要的知识点是:①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②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真空不能传声;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④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已知的,只要能测出声音传播的时间,由路程公式s=vt可计算得出他们之间的距离.
【详解】
(1)由图A知道,扬声器发声时,旁边的烛焰会晃动,这说明声波是可以传递能量的;由B图知道,当罩内逐渐抽成真空时,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由此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不能传声);由C图知道,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由D图知道,用不同的力拨动尺子时,尺子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这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2)根据题意知道,只要知道了声速和声音传播的时间,由s=vt即可测出他们之间的距离;但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且还需要知道空气中的声速这个已知的物理量.
【点睛】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传播条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实验以及用声速测量距离的方法.
21.(1)乙和丁;(2)甲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丙说明振动物体的长度不同时声音的音调就不同,实验结论: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析】
【详解】
(1)甲中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乙中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丙中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孔使笛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控制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丁中发声的大钟在振动,所以固定在钟上的笔,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往返弯曲的细线,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2)甲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丙说明振动物体的长度不同时声音的音调就不同,实验结论: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点睛】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