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步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步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1 15:0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一、单选题
1.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鱼群
B.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
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用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
2.如图所示是公路旁的超声波测速仪,可以监测汽车的行驶速度。当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从而计算汽车的行驶速度。下列与该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超声波碎石 B.超声波加湿器增湿
C.超声波清洗眼镜 D.利用倒车雷达倒车
3.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一种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就可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从而作出反应
4.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 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B.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6.下列关于声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和超声人耳都听不见,说明次声和超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我们可以利用次声波频率更大的特点来预报自然灾害
C.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传播速度更快的原理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相同的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
B.“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8.清明假期,罗庄区万城春暖花开公园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附近路段拥堵严重,车辆鸣笛不断,严重扰民。为提醒游客安全,公园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公园内播放安全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D.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B.大声说话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D.辨别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
12.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B.医学所用“B超”进行检查身体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
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产生时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3.一位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的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利用的是 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此情景也能说明声能传递 ___________。
14.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该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km。(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5.(1)如图1图a、图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物理角度分析可知:图b是___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的波形;
(2)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垂直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2.5s、2s、2.5s、1.6s、2.5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2中的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B处海水深___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3)如图3中与本题(2)声音的利用相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可多选)
图3
16.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了声音来传递______。另外,在医院过道内还能看到“静”字标识,其目的是在______控制噪声,以免影响他人。
三、综合题
17.请阅读《柱形图》并回答题。
柱形图
为什么要作图像?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们在做实验时经常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一个变量就可能有成千上万的数据。怎样把这么大量的数据组织成容易读取和理解的数据呢?这就需要使用图像。
图像的类型有哪些?你可以使用许多种图像来组织数据。在你画图像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图像的类型。通常我们常用的图像有三种:折线图、柱形图和圆形图(也叫饼图)。在这里我们先认识一下柱形图。
什么是柱形图?当至少有一个变量是作定性分析时,就可以使用柱形图。例如,研究数学成绩(定量研究变量)与在做数学作业时听不同的音乐(定性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见下面的图,在这个柱形图中,每一个柱子代表一种音乐,柱子的垂直高度代表不同的数学成绩,高低差异显而易见。
如何绘制柱形图?柱形图在表示定性研究的数据时或变量被分为几类时非常好用。下面这个例子研究的是数学成绩(定量研究变量)与在做数学作业时听不同的音乐(定性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数据列在表中,根据表中数据作一个柱形图。
表 学生的数学成绩与作数学题时所听的音乐类型的关系
音乐类型 数学成绩(分)
经典音乐 80
重摇滚 68
轻音乐 75
建立柱形图时应遵循以下步骤:
(1)在作图纸上画一条水平线(横轴)和一条垂直线(纵轴)。
(2)沿横轴列出要作图的各个项目的名称。然后写上横轴的总称。
(3)给纵轴写上因变量的名称,并关注单位。然后在纵轴上标出刻度,注意单位数值的间距要相同,纵轴数值范围要能包含所有的实验数据。
(4)给每一项画一个矩形,以纵轴上的刻度来决定所画矩形的高度,例如,经典音乐而言,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就画一个和纵轴上标有80刻度等高的矩形。所有矩形的宽度要相同,间距也要相等。标注所有的柱子,有许多标注的办法,总之标清楚就行。
(5)最后给柱形图加上标题。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列出了几种动物发出和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一般情况下)。为了比较人类、狗和猫三种动物能听到的声音的最高频率。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一个柱形图。
表 几种动物能听到的和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
动物 可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Hz 能发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Hz
人类 20~20000 85~1100
狗 15~50000 452~1800
猫 60~65000 760~1500
海豚 150~150000 7000~120000
(2)结合表内容,请回答一般情况下人类是否能够听到所有动物发出的最高频率的声音,并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1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也有声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
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
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前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
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__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______,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19.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中的甲所示;
②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中的乙、丙、丁所示。
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
(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比较图的乙与甲后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会聚作用,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______作用,由此猜测,声音与光可能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生物体组织在激光照射下,会因升温膨胀而产生频率高于20000Hz的______声波,生物医学上通过特殊介质和装置使这种声波集中并成像,克服纯光学成像的不足,更加有效地进行病情诊断、跟踪和治疗。
20.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如图所示,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________。
(2)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3)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是________m。
21.阅读下列三篇短文,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A.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①_____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B.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再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与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出简单的曲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原理。
C.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船员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使人丧生。
(1)请你将上面短文A、B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②_____;
(2)文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
(3)从短文C中可以看出,声音具有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用声呐探测鱼群,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金属内部结构,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洗镜器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解析】
【详解】
超声波能进行反射,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及方向,能反映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这是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所以利用超声波将水雾化给房间空气加湿,故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倒车雷达倒车是利用超声能够传递信息,与超声波测速仪工作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探测仪通过探头将声音传到人耳,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耳根据音色能分辨出发声体的不同,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探测仪可以发现幸存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的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的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故C错误;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详解】
A.减少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让物体发出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只是其中一种方法,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状态有关,一般空气中最慢,固体中最快,液体中速度一般比固体中要慢一些,故B错误;
C.声可以传信息,也可以传能量,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结石,是利用超声波引起结石共振来振动碎结石,属于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中的“大声”是指响度大,即要求响度小一点,不是指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超声和次声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所以人耳听不到,故A错误;
B.利用次声波可以对地震和台风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次声波的频率小,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了超声波,温度和介质相同时,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故C错误;
D.“闻其声,知其人”是利用音色来区别不同人的声音,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听到的钟声是因为大钟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声音需要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水中的鱼能听到人的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这是调节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是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而超声波人是听不到的,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超声波,故B错误;
C.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是3×108m/s,故C错误;
D.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机动车喇叭是声音的来源,在喇叭上禁止,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9.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零,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发生地震时,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超声波是利用声具有能量来够粉碎体内结石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声源处、人耳处、传播过程中,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音色区分发声体,“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解析】
【详解】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的频率低,低于20Hz,故A不正确;B.大声说话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B不正确;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D. 辨别某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音调色来判断,故D不正确.故选C.
12.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医学所用“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二胡演奏家在演奏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长度,琴弦的振动频率会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不符合题意会发生变化,故C正确;
D.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不符合题意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A。
13. 超声波 信息
【解析】
【详解】
[1]医用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穿透人体,声波遇到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反射波,反射的回声即为B超画像。
[2]此情景也能说明声能传递信息,传递婴幼儿的生长情况。
14. 信息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2]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这是在传递一种信息,是对声音传播信息的一种利用;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说明只需要2s声音就可以传到海底,则海水的深度为
15. 噪声 B 1500 AD
【解析】
【详解】
(1)[1]从物理学角度定义,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而从图示的两种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图a物体的振动是有规律的,所以这种声音是乐音的波形;图b物体的振动是杂乱无章的,所以这种声音是噪声的波形。
(2)[2]根据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2.5s>2s>1.6s,所以sA=sC=sE>sB>sD,故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2中的B。
[3]由图可知,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B处的时间:
此处海底的深度
s=vt=1s×1500m/s=1500m
(3)[4]本题(2)中是回声测距的应用,在图3中:
A图是倒车雷达,它是回声测距的应用,故A符合题意;
B图是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图是利用超声波清洁镜片,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知识,故C不符合题意;
D图是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来进行测距和定位,属于回声测距的应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6. 信息 声源处
【解析】
【详解】
[1]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主要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在医院里我们还经常看到“静”字,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大小,声音的大小指声音的响度,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7.(1) ; (2)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描述,在图表中标注自变量,因变量和单位,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柱形图如下
(2) 不能,因为人可听到的最高频率是20000Hz,但是海豚能产生的最高频率是120000Hz,所以人听不到海豚产生的最高频率的声音。
18. 超声波 D 是 振动 液体
【解析】
【详解】
(1)[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大于20000Hz,属于超声波。
(2)[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蝙蝠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原理,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属于超声波。故选D。
(3)[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因为人听不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这个声音已经远远高于20000Hz,鲸鱼能听到,属于噪音。
(4)[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5]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声音通过液体传播到了鲸鱼,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19. 相同 变大 发散 超
【解析】
【详解】
(1)[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单一变量原则,要探究声音能否被会聚或发散,需要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2)[2]根据图2的甲和乙相比知,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振幅增大,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变大,说明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音有会聚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3]根据图2的甲和丁相比知,声波在通过充有氢气的气球后,振幅减小,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变小,说明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音有发散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3)[4]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
20. 20Hz~20000Hz 不能 3000
【解析】
【详解】
(1)[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2)[2]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故选填不能。
(3)[3]海底某处的深度是
21. 超声; 音调; 次声波; 能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及不可听声。
【详解】
(1)①[1]蝙蝠发出的是超声波;
②[2]同样杯子装有不同量的水,用相同的力来敲打,杯子振动的快慢不同,说明发音的音调与水量有关;
(2)[3]亚声的频率低于20Hz,是我们学过的次声波;
(3)[4]亚声能把内脏振坏,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