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
D.往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
3.图中配有《立冬》古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描写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凝固 C.汽化 D.升华
4.在图所示各种自然现象中,其物态变化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冰雪消融 B.草木结露
C.晨间浓雾 D.松枝凝霜
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球上的水通过三态变化在自然界中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洋和湖泊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
B.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属于熔化现象
C.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固现象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小冰珠,属于凝华现象
6.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消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粉发生了( )
A.熔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D.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8.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在其著名词作《沁园春 长沙》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句中“霜”的物态变化过程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一致的是( )
A.缥缈的“水雾”
B.秀丽的“雾凇”
C.晶莹的“露珠”
D.耀眼的“冰块”
9.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0.都江堰市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关水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季,都江堰山区会下起小雪,有时候雪不易堆积,因为雪落地后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B.夏天的早晨看见草叶上挂满晶莹的露珠,而到了初冬,却看见了一层薄霜,有同学认为霜是露变成的
C.深秋早晨,起床后发现玻璃窗户变模糊,是水蒸气液化成水珠附着在窗户的内表面
D.初冬季节,在家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11.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有时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起雾”的物态变化现象是属于( )
A.凝固 B.熔化 C.液化 D.凝华
12.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露似珍珠月似钩”: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D.“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3.下列关于物质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放在桌面,一会儿后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丝先汽化后再凝华的结果
14.关于图中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
15.物态变化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图中吸放热规律与其余不同的物态变化是( )
A.雾凇形成
B.白露沾草
C.冰雪消融
D.霜满枝头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舞台上的白雾使演员如临仙境,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______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______传入观众耳中的,观众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17.初秋的清晨,树叶枝头会挂有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太阳升起后,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现象。寒冷的冬天,常常会发现教室的玻璃窗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会形成“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如图所示,图中tA、tB两点坐标的温度分别对应是某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则该晶体物质发生______现象。
19.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冰晶,此过程中______热量,“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加热升温,将霜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
20.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______现象;寒冷冬天的夜晚,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窗花”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窗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表面。
三、综合题
21.欣赏如图所示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朋友误认为冒烟的冰棒就像冒着“白气”的开水一样很烫,故不要“冒烟”的.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请解释冰棒为什么会“冒烟”.
(2)小朋友要结霜的,冰柜中为什么会出现霜呢?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2.初冬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如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人们就说遭受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请你回答:
(1)霜的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
(2)请你根据短文,说明“霜”形成的条件是什么?______;
(3)文中谈到:初冬的夜晚,在地面或树木、植物的枝叶上出现小晶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霜了”,意思是说“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______。
23.自然现象解释:
水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以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大量的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滴就会变成小冰珠】,最后有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变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些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为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请你依次写出上文用“【 】”括起来的文字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通常人们认为雪花落水是静悄悄的,毫无声响。不过,有科学家发现,雪花落水其实也会发出声波。
刚开始有人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的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通过实验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而且,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们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并不相信,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中找到了证据,证实雪花落水时也会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会振动,从而发出声波。不过,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海里的鲸鱼可以听到该声音,并显得异常烦燥。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___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对鲸鱼来讲 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
温馨提示:不得与第(1)(2)(3)问内容及以下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问题:雪花落水时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物理知识:是由气泡振动产生的。
物理问题: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
25.(1)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工作原理图。电冰箱工作原理是利用了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冷冻室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边。工作时,液态的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热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蒸气,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人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
(2)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6.阅读短文:
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电冰箱的制冷系统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分组成(如下图).它的工作循环如下:
回答问题:
(1)冷凝剂是在______中吸热,在_____中放热的(选填“蒸发器”或“冷凝器”);
(2)放冰箱的房间的温度_____其它房间温度(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冷凝剂在冷凝器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下列事例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冷凝剂在冷凝器内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B
【解析】
【详解】
A.樟脑球逐渐变小是固态的樟脑球吸热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加快了皮肤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将皮肤表面一部分热带走,皮肤表面温度下降感到凉爽,并没有降低空气的温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冰冻的衣服在0℃或以下,不能满足冰熔化的条件即达到熔点0℃并继续吸热,所以不能熔化,但吸热后可直接变成水蒸气,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往地面上洒水,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可以带走一部分热,使地表附近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凉快一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解析】
【详解】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了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A。
4.A
【解析】
【详解】
A.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
B.草木结露是液化现象,向外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向外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向外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海水吸热使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C.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中,当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后,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故BC错误;
D.小水滴遇到冷空气变成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小冰珠,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用激光照射碳粉时,碳粉吸收热量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这个是升华过程,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取出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因外包装温度较低,空气中热的水蒸气在其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化雪”是雪花即冰的熔化,熔化过程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气温会下降,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冷玻璃时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因为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所以感觉冷,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A.“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不符合题意;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符合题意;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块”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解析】
【详解】
A.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A错误;
B.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听到狗的叫声,知道人回来了,这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C正确;
D.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有时候雪不易堆积,因为雪落地后熔化变成了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霜不是露变成的,故B错误;
C.深秋早晨,起床后发现玻璃窗户变模糊,是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水珠附着在窗户的内表面,故C正确;
D.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C。
11.C
【解析】
【详解】
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雾是由于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形成的,所以物态变化为液化,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A.雨是水蒸气(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A不正确;
B.雪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B不正确;
C.露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现象,故C不正确;
D.霜的形成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3.C
【解析】
【详解】
A.深秋的早晨,窗户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
B.夏天,我们吃的冰棒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从冰箱取出可乐罐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罐体,放热液化,所以一会儿后表面会有水珠,故C正确;
D.用久了的白炽灯的灯泡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丝工作时在高温下先升华为钨蒸气,然后停止工作时,又放热凝华为固态钨附在灯泡内表面上,故D错误。
故选C。
14.C
【解析】
【详解】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遇冷凝固成冰,故A错误;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的现象,故B错误;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带走冷冻室的热量,即会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雾凇和霜属于固态物质,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白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冰和雪都是固态,消融后变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升华 吸收 液化 空气 音色
【解析】
【详解】
[1][2][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白雾的形成是利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浮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舞台上优美的音乐是由空气传入观众耳中的。
[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辨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7. 液化 汽化 内 凝华 放热
【解析】
【详解】
[1]清晨在树叶枝头和蜻蜓身体上会挂有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汽化的缘故,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3][4][5]寒冷的冬天,常常会发现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形成“冰花”,这是室内空气中较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所以形成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凝华放热。
18.凝华
【解析】
【详解】
对于晶体,低于熔点时是固态,高于熔点而低于沸点时是液态,高于沸点时是气态。所以,在Ⅰ区域该物质对应的是固态,在Ⅱ区域是液态,在Ⅲ区域是气态。若该晶体物质由Ⅲ区域的状态到Ⅰ区域状态时,即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则该晶体物质发生凝华现象。
19. 凝华 放出 熔化
【解析】
【详解】
[1][2]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小冰晶组成的,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3]“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使霜吸热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
20. 液化 凝华 内
【解析】
【详解】
[1]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冻红茶温度较低,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所以看起来瓶子全身“冒汗”。
[2][3]寒冷冬天的夜晚,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热凝华,所以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21.(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温度降低而液化成小水珠. (2)冰柜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得非常低的情况下,直接凝华成霜.
【解析】
【详解】
(1)冰棒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遇低温而液化成的小水珠,温度不高,且是很低的;
(2)霜的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在温度很低时来不及液化就直接凝华成了固态而形成的.
22. 凝华 见详解 见详解
【解析】
【详解】
(1)[1]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
(2)[2]只有空气较湿润且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才会凝华为冰晶﹣﹣霜。
(3)[3] 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冬天的夜晚,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地面上迅速凝华形成固态的小晶体,即“霜”;“霜”不是从天上直接掉下来的,人们常说的“下霜了”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23. 汽化(或蒸发) 液化 凝固 凝华 汽化(或蒸发)
【解析】
【详解】
解答:(1)海水在阳光下,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下来变成雨;雨在下落过程中,如果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变成冰雹;冬天,水蒸气在高空中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下落下来就是雪花;(2)其中属于吸热的是汽化.
24. 超声波 D 是 雪是怎么形成的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解析】
【详解】
(1)[1]由于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故其所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2)[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属于超声波,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3] “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故这些声音对于鲸鱼来说是噪音。
(4)[4]我们还可以从雨、雪等形成过程来提问,如果可以提出物理问题:雪是怎么形成的?
[5]雨的形成主要是液化现象,雪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雪的形成涉及的物理知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5. 汽化 液化 液化 凝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工作时,液态的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热汽化为气态,电动压缩机将氟利昂蒸气压缩并把它压人冰箱的冷凝管里,在这里液化并放热,这些热被周围空气带走。
(2)[3]从冰箱冷藏室取出一瓶矿泉水,会看到瓶的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
[4]从冰箱冷冻室取出冻肉,会看到冻肉表面结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26. 蒸发器 冷凝器 高于 液化 BD
【解析】
【详解】
(1)[1][2]由题意知冷凝剂是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2)[3]由冰箱的工作过程可知,冰箱在工作过程中通过汽化和液化,将冰箱内的热量搬运至冰箱外,会使放冰箱的房间的温度高于其它房间温度;
(3)[4]由题意知冷凝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
[5]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符合题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