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单元练习(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单元练习(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1 15: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一、单选题
1.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
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小时
2.一个同学受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鼓舞,开始训练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赛,如图所示,做空中动作时他看到天地旋转,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U型场地 B.现场的观众 C.天空上的云彩 D.自己的头盔
3.甲、乙两车同吋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西运动的
B.t2-t4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0-t1时间内,甲、乙两车相遇了两次
D.t1-t3时间内,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4.周末,同学们乘大巴去张謇纪念馆参观.在大巴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路边的树木 B.迎面而来的汽车
C.身旁的同学 D.后方超越的汽车
5.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6.以图中哪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正在下降的跳伞员是静止的
A.地面 B.降落伞 C.地面上行驶的汽车 D.正在上升的无人机
7.某同学乘观光电梯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美景收入眼中。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B.以该同学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是静止的
8.如图所示,是服装店内贴在墙壁上的刻度尺,可以方便儿童测量身高,该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
A.mm B.cm C.dm D.m
9.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 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
C.甲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甲相对于扶梯是运动的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C.t=1 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
D.0~3 s内,甲物体运动了6 m
11.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1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列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列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自己乘坐的火车
B.自己乘坐的火车;站台
C.站台;另一列火车
D.另一列火车;站台
1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四次,记录数据分别为6.10 cm、6.13 cm、6.12 cm、6.15 cm,则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6.125 cm B.6.13 cm C.6.14 cm D.6.12 cm
14.小明用最小刻度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 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则科学课本的测量值应取(  )
A.2.455cm B.2.46cm C.2.496cm D.2.47cm
15.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OA段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段的速度,0-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17.如图所示,是刻度尺的一部分,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18.渑池县仙门山景区推出了新型玻璃栈道漂流,此漂流只需在玻璃栈道内加入少量水,就可以让橡皮艇在玻璃栈道内快速滑下。如图所示,以下滑时的橡皮艇为参照物,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是______的;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是______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___。
19.写出下列测量的结果
(1)图甲所示,图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cm .
(2)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s .
(3)图丙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 .
20.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 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
三、综合题
21.假期,小亮一家驾车去定西旅游,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标志。
(1)由图甲可知,汽车在此路段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______km/h;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则从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到定西需要的时间为多少小时?______
(3)若汽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min通过一座大桥,则大桥的长度是多少千米?______(汽车长度忽略不计)
22.如图是2021年10月16日凌晨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刚点火发射时的照片,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后,一路向东南方向飞行,最终在黄海上空入轨。
     
(1)火箭点火发射时,导流槽会喷出大量的水,这时周围冒有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是个 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此时相对于神舟十三号,发射塔是 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2)当小明听到点火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直至火箭尾部离开塔顶计时结束,这段时间是 ___________s;已知发射塔高约110m,则这段时间火箭的平均速度约是 ___________m/s;小明查阅资料得知火箭速度达到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由此可知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
(3)请画在火箭脱离地球后(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
23.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材料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反射声波也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碍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可做出指纹的三维图像。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优点很明显:首先,手指无需接触指纹模块,不会出现指纹模块被磨损的情况,意味着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可以隐在手机内部,手机外观得到提升。其次,超声波的识别深度可以穿过手指表皮,手指脱皮也不怕识别不了,如果手指有水或汗液,照样能识别。最后,安全性上,因为超声波识别的是三维图像,像以前那样只需一张指纹平面图是无法蒙混过关的。
(1)超声是指频率______(选填“低于20”或“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能够识别指纹是利用了超声波______(选填“能传递信息”或“具有能量”)的特点;
(2)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下面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如图中的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2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宫空间站
中国天宫空间站预计2022年建成,空间站将由3个20吨左右的结构组成,一个核心舱,两个实验舱,形成“T”字型结构。天和核心舱,为航天员们提供了居住环境。它很大的,分为睡眠区、就餐区、卫生区等等,是“天宫”的核心部位。货运飞船“天舟”是空间站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简单说就是“快递”,只不过它是往返地球和太空。载人飞船“神舟”相当是公交车、地铁一类的交通工具。两个实验舱“问天、梦天”,主要是用来做实验的。
中国天宫空间站离地面高度约400千米,地球半径是6400千米,中国天宫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是90分钟。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精准送入预定轨道。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
(1)关于火箭发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
B.火箭的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发射时可以利用水的汽化吸热,保护发射装置
C.火箭的涂层中含有易熔化或升华的物质,高温条件下可以从火箭上吸热
D.点火后,水池上方会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水汽化形成的
(2)2021年12月26日18时44分,宇航员叶光富率先出舱,翟志刚、叶光富在舱外作业,王亚平在舱内配合支持,共同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______;
(3)关于四舱船组合体,携手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4)中国天宫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假设轨道为圆形,π的值取3);
(5)假设在地球上用激光测距仪向空间站发出一束激光,这束激光到达空间站后立刻反射回地球(忽略此过程中空间站位置的变化),则从发出激光束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大约需要______秒(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5.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
(1)经过多长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
(2)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40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多长?( )
(3)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___________(填“变快”、“变慢”或“不变”)。
2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天宫之旅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离地面高度约400千米的天宫空间站轨道,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神舟十三号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三号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具有14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指标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此后将开展六个月“超长待机”,开启了新的天宫旅程。他们将在轨生活6个月。图甲是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情形。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
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上行时携带的少量的水。另外的两部分水,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H2),氢气(H2)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______(超声波/次声波);
(2)入轨对接后,以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为参照物,天宫空间站是______(运动/静止)的;
(3)在图甲所示的情形下,三名在太空的航天员间交谈______(需要/不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
(4)冷凝水系统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若萨巴蒂尔反应器以最大产水速度产水,一天可生产出______升再生水;
(5)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1圈(假设轨道为圆形,π值取3)的时间是90分钟,则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像可知,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s甲=180km时,t甲=2h,当s乙=120km时,t乙=3h,甲乙两车的速度
则,甲乙速度之比
v甲∶v乙=90km/h∶40km/h=9∶4
故A正确;B错误;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错误;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
s甲1=v甲t1=90km/h×2h=180km
乙车需行驶的时间
故D错误。
故选A。
2.D
【解析】
【详解】
ABC.他看到天地旋转,研究对象是天空和地面,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U型场、现场的观众和天空上的云彩,故ABC不符合题意;
D.以自己的头盔为参照物,天空和地面相对于自己的头盔位置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根据可知,此过程中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而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由图知,时间内甲乙的图像没有交点,则甲、乙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时间内甲离出发点的距离不变,则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华相对路边的树木、迎面而来的汽车和后方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身旁的同学,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静止的,那么他所选的参照物是身旁的同学,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0~1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
B.10~20min,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车平均速度不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B错误;
C.20~30min,乙的路程大于甲的路程,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故C正确;
D.0~30min,甲乙运动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
【详解】
A.正在下降的跳伞员相对于地面有相对运动,故不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正在下降的跳伞员相对于降落伞无相对运动,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C.正在下降的跳伞员相对于地面上行驶的汽车有相对运动,故不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正在下降的跳伞员相对于正在上升的无人机有相对运动,故不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电梯是运动的,故A错误;
B.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该同学为参照物,人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该同学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该同学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观光电梯带着游客上升过程中以电梯为参照物,该同学与电梯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则该同学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测量身高的刻度尺,分度值一般为,故刻度尺的数字对应的单位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甲和乙,以及甲乙分别和电梯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甲、乙和电梯三者之间两两是相对静止的。故AD错误,B正确;
C.甲相对于地面之间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甲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道,随着时间的变化,甲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而乙的速度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以甲为参照物,乙的位置相对甲发生了变化,所以,乙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通过的路程,由图知道,t=1s时,甲、乙两物体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相同,即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说明两物体没有相遇,故C错误;
D.由图知道,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为v甲=2m/s,由知道,在0~3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s甲=v甲t=2m/s×3s=6m
故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
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
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觉得“开始前进了”这是以另一列火车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另一列火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感觉是运动的;而发现认为“停在站台上”是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列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只有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解析】
【详解】
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可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实验误差,求平均值时最后数据保留和原数据相同位数,所以此物体的长度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B
【解析】
【详解】
2.66cm与其它数据差距较大,为错误数据舍去,则科学课本的长度为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越大,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小,则所用的时间不一定短,故A错误;
B.由s=vt可知,物体运动的路程由速度和时间决定,物体速度大,运动的路程不一定长,故B错误;
C.由可知,速度的大小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决定,速度越大也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越大,故C正确;
D.在平直公路意在说明是直线运动,汽车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并不能说明该汽车为匀速运动,有可能在这一分钟之中,前半分钟行驶800米,后半分钟行驶200米,则不是匀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6. 大于 0.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象可知,OA段通过的路程sOA=2.5m,tOA=5s,OA段的速度
vOA==0.5m/s
BC段通过的路程
sBC=4m-2.5m=1.5m
tBC=10s,BC段的速度
vBC==0.15m/s
所以
vOA>vBC
[2]0-10s内的路程是2.5m,平均速度
17. 0.1 3.20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2]木块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2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故木块的长度为。
18. 静止 运动 相对性
【解析】
【详解】
[1]游客坐在橡皮艇上顺流而下,游客相对于橡皮艇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的。
[2]而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游客相对于旁边的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旁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游客是运动的。
[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9. 1.95 337.5 38.3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图中木块的长度为
L=2.95cm-1.00cm=1.95cm
(2)[2]图乙中秒表的分钟位于5与6之间,且超过半个格的刻度线,即秒针读数应大于30s,所以该秒表读数为5min37.5s,即为337.5s。
(3)[3]图丙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水银柱到达整数刻度可以不估读,所以读数为38.3℃。
20. 1.85 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所以所测物体长度为1.85cm。
[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能消除,故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
21. 100 0.8 1.5
【解析】
【详解】
解:(1)高速路上的圆形带数字标志牌为限速标志牌,从图甲中可知,汽车此时的最快时速不能超过100km/h。
(2)从图甲所示的长方形标志牌可知,到定西的路程是80km,由速度公式可得,若汽车以最高速度匀速行驶,从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到定西所需时间
(3)图乙所示的速度是90km/h,由速度公式可得,大桥的长度
答:(1)由图甲可知,汽车在此路段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100km/h;
(2)从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到定西需要的时间为0.8h;
(3)大桥的长度是1.5km。
22. 液化现象 放热 运动 12.5 8.8 变速
【解析】
【详解】
(1)[1][2]高温的火焰喷射到水池里时,水吸热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升腾的过程中遇冷,温度降低,发生液化,凝结成无数的小水滴,形成“白气”,液化放热。
[3]此时相对于神舟十三号,发射塔的位置发生改变,发射塔是运动的。
(2)[4]在停表的小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过了零,但没有到0.5mim,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12.5s处,这段时间是12.5s。
[5]这段时间火箭的平均速度
=8.8m/s
[6]火箭速度达到7.9km/s时才可以脱离地球,说明火箭的速度不断增大,做变速运动。
(3)[7]在火箭脱离地球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不变,如图所示:
23. 高于20000 能传递信息 甲
【解析】
【详解】
(1)[1][2]人耳的听觉的范围是20~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超声波指纹识别通过超声波获得指纹信息,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2)[3]根据的变形公式s=vt可知,由于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那么手机到B和D点时间相同且最长,距离最大且两点到手机距离相等;手机到A和C点时间相同且小于B和D点对应的时间,所以距离小于B和D点对应的距离,并且这两点到手机距离相等;手机到E点时间最短,距离最小。可知甲图为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
24. D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2.72×104 2.7×10-3
【解析】
【详解】
(1)[1]A.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剂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装在火箭里,这样可大大减小燃料的体积,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护发射台底,火箭的下方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利用水汽化来吸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火箭涂层的特殊材料在熔化和升华时可以吸收大量热量,从而达到保护火箭的目的,这是利用了熔化和升华要吸热的原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点火后,水池上方会出现大量的“白气”, 它是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2]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
(3)[3]A.“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没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故A错误。
B.“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与地球有位置变化,则“神舟十三号飞船”和“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的位置没有改变,“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
D.“神舟十三号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发生变化,“天舟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D错误。
(4)[4]空间站飞行轨道半径
r=h+R地=400km+6400km=6800km
空间站飞行轨道周长
s=2πr=2×3×6800×103m=4.08×104km
空间站飞行速度
(5)[5]激光传播的距离
s′=2h=2×400km=800km
激光传播的时间
25. 8m 0.75s 变慢
【解析】
【详解】
解:(1)已知刹车反应时间是0.4s,此时的速度为
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此时间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据(1)可知,经过8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而题干中说明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刹车后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为
当司机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40m,汽车做减速运动通过的距离仍为25m,则此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
此时汽车在反应时间内行驶的距离为15m;由得,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
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0.75s。
(3)由题意可知,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4s,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为0.75s,反应时间变大了,则可知道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答:(1)经过8m后汽车才开始减速;
(2)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0.75s;
(3)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26. 次声波 静止 不需要 液化 60
【解析】
【详解】
(1)[1]人的正常听觉范围为20~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为超声波,低于20Hz人们耳朵听不到的声波为次声波。
(2)[2] 入轨对接后,以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为参照物,天宫空间站与返回舱之间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以返回舱为参照物,天宫空间站是静止的。
(3)[3] 在图甲所示的情形下,航天员在舱内,有空气环境中,气体可以传声,不需要无线电就可以直接交流。
(4)[4] 冷凝水系统使水蒸气遇冷放热后凝结成水,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
[5] 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一天可生产出再生水的体积为
(5)[6] 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1圈的路程为
则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