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9课 辛亥革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它”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2.1905年初,某革命组织制发的党员执照,该组织( )
①成立于日本东京 ②是中国最早提出“驱除鞑虏”的革命组织
③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④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 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贵然血性; 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这里所说的“民族丰碑” 指的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推翻了封建帝制 C.创办了近代教育 D.实现了国家统一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马列主义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6.1912年元旦,《申报》刊文:“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这段材料侧重强调辛亥革命( )
A.为民族独立作出重大贡献 B.促进社会新气象新风貌出现
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D.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7.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中应填写( )
A.改革 B.教育 C.革命 D.封锁
8.新冠状病毒使湖北再一次成为焦点进入人们的视野,下列事件发生在湖北的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B.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C.起义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D.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10.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再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
A.自强求富思想 B.民主自由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 D.爱国主义思想
11.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资产阶级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2.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斯役”是()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此次失败而后,回顾中国之人心,已觉与前有别矣。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自述》
材料二 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
材料三 蔡元培先生悼孙中山先生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对孙中山先生做以评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材料四
材料五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学会,一个以革命为宗旨,一个以改良为依归;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它们揭出了革命与改良两面大旗,都想为衰落的中国寻找新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两个条约的相似之处。(不得照抄材料)
(2)材料三中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四图片人物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五中“一个要把皇帝拉下马,一个向皇帝上书请愿”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两大历史事件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1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鲁迅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说过,他感谢辛亥革命,就是因为从此可以不带辫子而自由自在……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问题:
(1)写出材料一中2132年(公元前221一1912)后,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地点及发生的具体时间。
(2)分析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的含义,并从材料二中找出与此相近的内容。
(3)试从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4)材料三中习近平对孙中山进行了高度评价。请你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总结孙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
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于日本东京,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项正确;兴中会是中国最早提出“驱除鞑虏”的革命组织,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朝的统治,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项正确;毛泽东领导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排除A项;创办了近代教育不是孙中山的功绩,排除C项;国家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4.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选B;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列主义是无产阶级理论,不可能指导辛亥革命,排除A;毛泽东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都是在辛亥革命以后,排除CD。故选B。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同盟会成立。萍浏醴起义是1906年同盟会影响下的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地区会党和矿工发动的反清武装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A项正确;安庆起义和广西起义都是在1907年,派BC项;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
根据材料“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可知,材料目的是说明辛亥革命建立的中华民国是中华民族的新起点,中国各项事业将面目一新,也就是辛亥革命促进社会新气象新风貌出现,B项正确;AC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不能得到体现,排除。故选B项。
【点睛】
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因此□□应该填写革命,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
8.A
【详解】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并先后占领武昌城和汉口、汉阳武汉三镇。之后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由于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所以这一次革命称辛亥革命,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发生在北京,B排除;新文化运动是在上海掀起,C排除;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D排除。故选择A。
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图示起义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一部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项正确;成立湖北军政府属于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的发展,排除A项;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萍浏醴起义,排除B项;孙中山没有直接领导这场起义,且不属于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根据材料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再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和秋瑾为资产阶级革命英勇就义,都体现了一心为国,为了中国的发展而抛头颅,洒热血,因此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故选D项。
1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94年,兴中会成立,它是以“振兴中华”为宗旨的资产阶级团体,A项正确;华兴会、 光复会均是1904年成立, 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出自孙中山的《黄花岗烈士事略》,描述的是1911年发生在广州的黄花岗起义,D项正确;萍浏醴起义和安庆起义不是发生在1911年,排除A项、B项;广西起义不是发生在1911年,排除C项。故选D项。
13.(1)态度转变: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者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等.
(3)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张,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意思相符即可)
(1)
根据材料一“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可得出,当时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从污蔑为乱臣贼子到同情革命志士;对革命行动由反对到支持。
(2)
根据材料一“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可得出,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越来越多人支持革命;根据材料二“20世纪初,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各种革命团体如光复会、华兴会等纷纷成立,孙中山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1906~1910年,先后爆发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1911年10月11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可得出,革命形势高涨的原因还有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或者民主革命人士对革命的宣传;革命团体的推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领袖人物的领导;革命理论的领导等。
(3)
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张,要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意思相符即可)
【点睛】
14.(1)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三民主义。
(4)历史事件: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目的: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
(1)
根据材料对比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个条约内容,可发现两个条约都涉及到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
(2)
根据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
根据所学知识,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权,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
根据材料“一个以革命为宗旨,把皇帝拉下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挽救中国民族危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掀起了辛亥革命。“一个以改良为依归,向皇帝上书请愿”可知是戊戌变法,19世纪末期,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15.(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材料二中与此含义相近的内容是“皇帝倒了。”
(3)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4)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信息:2132年(公元前221﹣1912)后,结合所学可知,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历史事件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的含义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据材料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与‘皇帝倒了’相提并论的是‘辫子割了’……”“辫子比皇帝更直接地使每个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冲击……”可知,材料二中与此相近的内容是“皇帝倒了”。
(3)依据所学可知,在思想方面,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这是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