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选择题
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进行战略大转移
C.锻炼革命骨干力量 D.建立和扩大新的革命根据地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其标志是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3.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C.南昌起义 D.中共成立
4.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于1929年12月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决议,确立了( )
A.开展游击战争 B.“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创建革命军队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5.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6.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座终年盖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部队的包围……每日行军71华里。”材料主要说明( )
A.长征增强了红军的实力 B.中国革命历经了艰难和险阻
C.长征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D.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
7.“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长征
B.转战陕北
C.挺进大别山
D.抗美援朝
8.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是( )
A.上海 B.南昌 C.重庆 D.井冈山
9.下图中,①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
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 D.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10.下图浓缩了历史,图中标号①②③④中见证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创造性……革命道路”是指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变法图存的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胜利道路 D.反抗日本侵略的革命道路
12.“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作者指的“分水岭”事件( )
A.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13.农民运动讲习所曾是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名义上是由国民党中央主办,实际上是由共产党人负责。1924年至1926年,举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伐军占领武汉后,1927年又举办了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可见,农民运动讲习所是(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D.中国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的序幕
14.红军从过湘江,兵力损失三分之二到“四渡赤水出奇兵” “兵临贵阳遇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上述转变的关键在于长征中
A.通过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 B.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错误
C.获得共产国际的支持帮助 D.开始实现革命重心的转商
15.从这次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确定长征路线,独立自主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独立自主地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变换长征方向,独立自主地确定长征最终目的地,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遵义会议 B.古田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二、综合题
16.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一 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
姓名 出生年份 参会年龄 备注
董必武 1886 35 在武汉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达 1890 31 在上海与陈独秀、李汉俊等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汉俊 1890 31 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毛泽东 1893 28 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湖南筹建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
包惠僧 1895 26 北京大学肆业,五四运动参加者,武昌共产党早期组织支部书记,陈独秀指定代表
陈潭秋 1896 25 五四运动爆发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王尽美 1898 23 五四运动参加者,在济南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参与共产党早期组织
邓恩铭 1901 20 与王尽美等在济南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发起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刘仁静 1902 19 北京大学学生,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
——依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的贡献。
材料二 1931年,一名国民党军官说:“现朱毛黄集中永丰县,他们的行军力和纪律实在很好。①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他们呢?我们一举一动都知道了,他们能得到百姓的帮助的缘故,因为②匪区(这是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污蔑性称呼)的民众都是分了田地。(他们的)战术:一、麻雀阵;二、跳梁阵;三、两手撮合阵;四、钻山阵。”“他们要得我们的军情很容易,我们呢?一到什么地方,什么百姓都没看见”。“③我们走够了路程,然而剿匪(这是国民党对红军的污蔑性称呼)的结果是没打伤朱毛好多(很多)”。 “我们不晓得那天能转回武汉”,因为,对朱毛红军,“消灭恐怕无期”。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
材料三
A.1930年红军反剿匪胜利的捷报 B.红军政治部门口的标语 C.1931年苏维埃政府布告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类型。
(3)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印证。材料二中标出了相关历史信息的序号①②③,从材料三中找出可以印证相应历史信息的材料。(只填写字母即可)
①
②
③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国民党军官认为“消灭朱毛红军恐怕无期”?
17.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纪念,就让我们一起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吧!
材料一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材料二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芒,全党全军齐欢庆。万忠欢呼毛主席,战略路线指航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两次重要的会议,并分别说出召开的时间
(2)在党的百年历程中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进行战略大转移,开始长征,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
2.B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B项正确,排除C项;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排除A项;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它来源于中国国内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领导的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C项正确;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排除A项;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样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正确道路,排除B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D符合题意;AC项不是会议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八七会议的内容,B不符合题意;故选D。
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927年8月7日召开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古田会议上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所以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内容,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6.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题干描述了红军长征的的经历,说明中国革命历经了艰难和险阻,B项正确;红军创长征中遇到的重重困难与“长征增强了红军的实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打开了革命新局面,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是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意义,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7.A
【详解】
通过材料“雪山”、“草毯”、“野菜”,可知这个时候环境极其恶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时期,红军经过云贵高原,爬雪山、过草地,环境恶劣,正好与材料相符,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8.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正确的道路,D项正确;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排除A项;南昌是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地方,排除B项;重庆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陪都,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B
【详解】
根据材料图片可知,1928年~1934年,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恢复和建立共产党的组织,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27年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使中国共产党人数急剧增长,B项正确;北伐战争的时间是1926~1927年,排除A项;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始于1931年,排除C项;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
根据材料“见证中国共产党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并读图可知:②是井冈山,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B项正确;①是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排除A项;③是遵义,在此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④是延安,是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排除D项。故选B。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指的是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道路即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项正确;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是学习俄国的城市武装起义,排除A项;变法图存是维新派的主张,排除B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任务不仅仅是反抗日本侵略,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依据材料“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事件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选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
根据“名义上是由国民党中央主办,实际上是由共产党人负责”“北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了北伐战争,A符合题意;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无关,B排除;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是在南昌起义时期,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C排除;中国革命从城市转人农村的序幕与“名义上是由国民党中央主办”无关,D排除。故选择A。
1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长征中,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纠正了军事和组织上错误,于是,出现了红军从过湘江,兵力损失三分之二到“四渡赤水出奇兵” “兵临贵阳遇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的转变,B项正确;八七会议通过了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长征中中共和共产国际失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体现了革命重心的转移,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的伟大开端。从遵义会议开始,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确定长征路线,独立自主地实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A项正确;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宣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重申了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反对以任何借口削弱党对红军的领导,必须使党成为军队中的坚强领导和团结核心。排除B项;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它在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后,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 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这次会议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排除C项;中共七大总结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6.(1)特点: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都组织和参与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很多人领导和参加了五四运动;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贡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领导了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1922年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1927年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材料二:文献史料;材料三:实物史料
(3)
① C
② B
③ A
(4)红军纪律严明,军队战斗力强;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完善;战略战术灵活多样(或游击战争);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或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与帮助。
(1)
特点:从代表的年龄可以看出都是年轻的知识分子;根据备注里的内容可以看出都组织和参与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结合备注里具体的内容可得出很多人领导和参加了五四运动;根据“与陈独秀等先后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等内容可得出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贡献:根据“五四运动爆发后,领导了武汉地区的爱国学生运动,与董必武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北京大学学生,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可得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领导了全国各地的工人运动;结合所学可得出还有1922年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1927年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
材料二: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党史资料》”可得出是文献史料;材料三:材料三是当时的布告和标语等,属于实物史料
(3)
根据“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 1931年”可得出这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江西瑞金,因此①C;根据标语中的“平分土地”可得出是土地革命,因此得出②B;根据“我们走够了路程,然而剿匪(这是国民党对红军的污蔑性称呼)的结果是没打伤朱毛好多(很多)”可得出是长征,因此可得出③A;
(4)
根据“他们的行军力和纪律实在很好”得出红军纪律严明,军队战斗力强;根据“同时他们的组织很完善——如乡有乡政府,村有村政府,区有区政府,故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他们的行踪”可得出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完善;根据“战术:一、麻雀阵;二、跳梁阵;三、两手撮合阵;四、钻山阵。”得出战略战术灵活多样(或游击战争);根据“匪区(这是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污蔑性称呼)的民众都是分了田地。”得出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或开展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与帮助。
【点睛】
17.(1)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分别是1921年7月和1935年1月。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我国历史上开天辟地上午大事,自从有了她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采意给分)
(1)
根据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可得出此次会议是中共一大,由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先在上海,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小船,召开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根据材料二“遵义会议放光芒,全党全军齐欢庆。万忠欢呼毛主席,战略路线指航程。”可得出此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由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故中国共产党召开两次重要的会议: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召开时间分别是1921年7月和1935年1月。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中共一大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