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07:3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按历史时期:四大时期
按社会性质:两大阶段
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分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949年新民主主义社会
1956年底社会主义社会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
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
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
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
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是
怎样筹建起来的? 首都、国歌、国旗是怎样确定的?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
人民英雄纪念碑
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碑身两侧饰以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花环浮雕。
背面是毛泽东撰文、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内战全面爆发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
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说说碑文划线的哪段时间
阅读碑文,根据碑文撰写时间,以“三年”、“三十年”和“一千八百四十年”为节点,说明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
1.“三年以来”是指那一时间?发生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2.“三十年以来”是指那一时间?发生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3.1840年中国发生了那一重要历史事件?它有什么标志性影响?
4.根据以上时间和相关历史事件,你能勾勒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转折吗?
1946年,内战爆发
1919年,五四运动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转折点,此后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一千八百四十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开始遭受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抗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
“三年”:自1946年持续三年的解放战争。如渡江战役。
“三十年”: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如“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
浮雕一:虎门销烟( 1839年6月 )
浮雕二:金田起义(1851年)
浮雕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浮雕四: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运用所学知识,简单描述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并制作年代尺。
浮雕五: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
浮雕六: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浮雕七:抗日游击队(1937--1945年)
浮雕八: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
1949年4月21日至1949年6月2日
1840
185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860
虎门销烟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
”运动
“五卅
”运动
南昌起义
抗日游击战
胜利渡长江
1870
在1840~1949年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
想一想,为什么会选取这几个历史事件作为浮雕的主题?
因为这几个历史片段所体现的历史事件不仅是历史的转折点,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成立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
开国大典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参与者:
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概况:
3、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委员,组成中央人民委员会;
(3)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5)确定国旗、代国歌、国徽(1950年)
代表分布充分体现了会议代表的
广泛性、民主性,体现了全国人
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筹建新中国
(2)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6)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义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内容
职能
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地位
临时宪法
国名
国体
政体
主要是因为共同纲领规定了国家性质和基本政治制度。
中央人民政府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李济深
宋庆龄
张澜
高岗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对内
行使国家主权
对外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首都
北京
上图文字为什么地方的方言?
北平
代国歌
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
国旗
国旗为什么要用红色的?其中的五颗星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曾联松
革命
纪年法
公元纪年
筹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1949年9月30日傍晚,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上,毛泽东、朱德、贺龙、粟裕、刘伯承先后挥锹奠基。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虎门销烟
太平天国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抗日战争
胜利渡长江
南昌起义
八块浮雕缅怀革命先烈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目的是什么呢?
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根据课本回答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带来什么历史意义呢?
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②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乐团里的演奏家各有专长,各有专职,但要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
——民建中央原名誉主席孙启孟
中国共产党
民盟
民进
农工民主党
九三学社
无党派
台盟
致公党
民革
民建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参与者:
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概况:
3、内容: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委员,组成中央人民委员会;
(3)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5)确定国旗、代国歌、国徽(1950年)
4、意义: 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多方面准备,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代表分布充分体现了会议代表的
广泛性、民主性,体现了全国人
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团结。
——筹建新中国
(2)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6)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片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何
重大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开国大典
—建立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开国大典上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天安门广场欢庆的人群
54门礼炮齐鸣28响有什么寓意?
54门礼炮指的是参加第一次政协会议的54个单位,或45个单位加特邀人士的9个方面(或小单位),它象征的是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
28响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2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这样说:“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史学家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请你结合中国近代史及本课内容谈谈你对这些评价的看法,你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现代史的开端
国内
意义
国际
意义
(1)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2)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社会性质的变化: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3)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国家独立自主,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4)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这(新中国的成立)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波兰《人民论坛报》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巨变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扬眉吐气,中国人站起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是巨大的鼓舞,极大地增强了他们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信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5)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6)广大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和英勇斗争。
(7)国民党自身的腐败。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是影响战后世界格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但是,新生的人民政权,
仍面临着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美联社一记者在香港发出电讯说:“这个国家太大了,又穷又乱,不会被一个集团统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还是共产党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外敌对势力曾预言:共产党解决不了吃饭问题,蒋介石留在大陆4亿张嘴呢。一些资本家中也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共产党军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经济上0分。国民党还有百万军队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各地还有不少武装土匪盘踞山林,为非作歹。在经济上,新中国所继承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大部分农民缺少土地,物价飞涨,生产萎缩。在国际上,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对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战略。
找一找: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哪些困难?
大部分农民手中没有土地
反革命势力活动猖獗,同人民政权对抗
经济崩溃
国际环境恶劣
严峻的内外形势
一部分国土没有解放
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着怎样的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
国内: 1、国民党的残余武装、大片国土没有解放
2、新解放区的土地问题还没解决
国际: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通过各种手段威胁着新中国的安全
(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首要任务是什么呢?
巩固新生政权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和平解放西藏
(军事)
(政治)
(经济)
巩固新生政权
国内:
国际:
新中国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
1951年
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促进了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了民族团结。
“新中国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尚在进行和财政经济极为困难的条件下成立的。”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9月中旬-1950年6月,人民解放军共歼敌130万人,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全部中国大陆。
西藏地区
文成公主进藏
元朝:宣政院管辖西藏
探究:用史实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唐朝
元朝
清朝
清朝:册封达赖班禅与驻藏大臣
历 史
证 据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藏地方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进入那段灾难深重的岁月。藏族民谚中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1950年的西藏有100万人口,其中没有住房的就达90万人。
现 实
情 况
结合西藏的历史和现实情况,你觉得采取什么方式解放西藏合适呢?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开国大典时,西藏宗教领袖之一的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致电毛主席,表示拥护党和政府,希望早日解放西藏。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使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此次谈判有什么历史意义?
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又有什么历史意义?
毛泽东在北京设宴招待
阿沛.阿旺晋美(左)和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右)
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欢迎
—巩固新中国
课 堂 小 结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筹备——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标志——
开国大典
意义
国内意义——
国际意义——
开辟了...推翻了...成为了...站起来了
壮大了.......
巩固——
西藏和平解放
(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时间(年月日)、图片、标志意义)
(时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