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08:2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一、选择题
1.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璀璨辉煌的文明成果,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代亚欧文明成果的是
①金宗塔 ②佛教 ③帕特农神庙 ④《查士丁尼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双头鹰标识(见下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影响了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B.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孕育了阿拉伯国家的文化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制订《查士丁尼法典》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B.成为近代欧美确立政体的典范
C.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安定 D.发展帝国经济,促进帝国的繁荣
4.下面是某帝国的发展形势图。从地图中你能了解到的是
A.罗马共和国的兴盛 B.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C.拜占庭帝国的衰落 D.保存遗产是帝国的职责
5.“它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完备的法律文献。它对12世纪以后西欧诸国的立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它指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民法典》
6.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7.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说:“他的胜利所获致的虚衔早已化为尘土,然而他作为立法者的名声却镌刻在一个公正而持久的纪念物之上。”这里所说的“他”指的是( )
A.凯撒 B.查士丁尼 C.穆罕默德 D.查理大帝
8.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扼守亚欧要冲,经济繁荣,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最终攻破君士坦丁堡,取代拜占庭帝国占领这座城市的帝国是( )
A.蒙古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波斯帝国
9.“这个帝国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后来一度成为亚欧大陆西部文明世界硕果仅存的火种。帝国颁布的法典成为超越时空限制的法律大全。近代欧洲各国的法律,多深受其影响,并由此影响到亚非美地区的法律。”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波斯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0.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C 俄国二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
D 英国光荣革命 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A.A B.B C.C D.D
12.“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拯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 )
A.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B.赞美了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
C.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D.探讨拜占庭帝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
13.公元530年,商人奥斯曼在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溪发生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对簿公堂。法官对此官司裁决的依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大宪章》
14.查士丁尼认为: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 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说明查士丁尼
A.建立君主独裁统治 B.注重法律 C.兼收并蓄各国文化 D.反对战争
15.下图人物在位期间命人编成了四部法律文献,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四部文献统称为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汉谟拉比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撰而成。它……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的合法权利……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三:他重新组织了拜占庭国家,完成了划时代的罗马法的编撰……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罗马法不仅为国家的专制主义服务,而且也为之后的民主主义理论提供证据。
——《西欧中世纪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编撰的依据是什么?其地位如何?
(2)依据材料二,指出造成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矛盾日益增多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罗马帝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他”编撰罗马法的作用。
(4)综上所述,归纳古代和中世纪罗马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的共同方式。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引言部分,汉谟拉比宣扬“君权神授”,颂扬其功绩,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法典明确规定,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官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
一一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1)依据材料一指出,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分析,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真实目的(实质)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4)古代欧亚法律文献的制定与颁行的历史,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何启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于古印度。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的典型代表。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命人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属于北非文明,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2.A
【详解】
根据“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说明拜占庭文化对俄罗斯、东欧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A项正确;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脱胎于罗马文化,排除B项;材料中没体现出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C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领用法律来巩固”“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可知查士丁尼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巩固皇权,维护国家的安定,C项符合题意;推动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成为近代欧美确立政体的典范,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相关,排除B项;发展帝国经济,促进帝国的繁荣,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
根据地图可知,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在6~15世纪,也就是在查士丁尼大帝后,整体是在逐步缩小。这说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C正确;从地图中不能看出共和国的兴盛,排除A项;西方民主政治的发源地是古希腊,排除B项;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保存遗产是帝国的职责,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命人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罗马民法大全》它是罗马法的总结和最高成就,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完备的法律文献。它对12世纪以后西欧诸国的立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排除B项;《民法典》指的是法国的《拿破仑法典》。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
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9世纪的拜占庭教士创造的西里尔字母是后来俄罗斯、塞尔维亚等民族的字母起源,B项正确;罗马帝国是公元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是公元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向外传播伊斯兰教,排除C项;奥斯曼帝国极盛时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世界的第三次大传播,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帝国的立法者指的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他在位时组织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新法典》《法理概要》和《法学汇纂》,统称《罗马民法大全》,B项正确;凯撒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排除A项;默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他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排除C项;查理大帝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C项正确;阿拉伯帝国1258年被蒙古帝国所灭,排除B项;最终攻破君士坦丁堡,取代拜占庭帝国占领这座城市的帝国是奥斯曼帝国,与“蒙古帝国、波斯帝国”无关,排除AD项。故选C项。
9.D
【详解】
根据材料“这个帝国在历史的风吹雨打中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后来一度成为亚欧大陆西部文明世界硕果仅存的火种。帝国颁布的法典成为超越时空限制的法律大全。近代欧洲各国的法律,多深受其影响,并由此影响到亚非美地区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历时近千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灭亡。,拜占庭正好处在亚欧大陆的交界。拜占庭帝国保存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古籍有效地推动了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罗马民法大全》是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该法奠定了后世法学尤其是大陆法系民法典的基础,是法学研究者研究民法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存在的时间是前336年~前323年,排除A项;波斯帝国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拜占庭帝国在原来罗马帝国部分疆域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这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A项正确;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排除B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C项;《权利法案》颁布,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材料“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主要肯定可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排除A项;保护基督教世界,没体现赞美了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体现拜占庭帝国之所以灭亡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帝国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条例,变成《查士丁尼法典》;同时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有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后来,查士丁尼又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了《新法典》。以上这4部法律文献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作出明确规定。根据题干信息,商人奥斯曼在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与当地的手工业者拉慈溪发生经济纠纷,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对簿公堂,法官对官司裁决的依据是《罗马民法大全》,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是至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为法典,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排除B项;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特权,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作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组织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并在序言中写道“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说明查士丁尼制定法典的目的在于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统治,B项正确;ACD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项。
【点睛】
15.D
【详解】
结合所学,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D项正确,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排除A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6.(1)过去的习惯法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形成万民法。
(3)巩固国家的专制统治,而且也为之后的欧洲民法奠定基础。
(4)通过立法维护统治。
(1)
依据材料“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撰而成”可知,《十二铜表法》编撰的依据是过去的习惯法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材料“它……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
依据材料“随着罗马对外扩张,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同时需要局部承认外邦人的合法权利……逐渐形成了万民法”可知,造成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矛盾日益增多的原因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为解决这一问题,逐渐形成了万民法。
(3)
依据材料三“罗马法不仅为国家的专制主义服务,而且也为之后的民主主义理论提供证据”可知,罗马法的作用是巩固国家的专制统治,而且也为之后的欧洲民法奠定基础。
(4)
依据材料中《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罗马法等信息可知,古代和中世纪罗马在维护国家统治方面的共同方式是立法。
【点睛】
17.(1)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2)实质是保护私有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
(3)《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4)一定要坚持法制建设,保障民主,以法制进步推动社会进步,防止专断独裁定要坚持依法治国。
(1)
根据材料“说他制定法典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可知:汉谟拉比宣称自己制定法典的目的是为了在全国发扬正义与公道。
(2)
根据材料“君权神授”“凡拐骗、藏匿他人或官廷奴隶者处死刑:理发师未经奴隶主许可而剃掉奴隶发式标记,应处砍手之刑……奴隶打自由人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将遭受割耳之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保护私有制,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
(3)
根据材料“《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4)
开放性设问,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法制建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一定要坚持法制建设,保障民主,以法制进步推动社会进步,防止专断独裁定要坚持依法治国。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