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07:1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程标准】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习目标】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知道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巩固基础
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尝试 : 年,安徽凤阳 村开始实行。
2.特点(或形式):实行分田 ,自负盈亏。
3.含义:是在 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 、 。
4.推广:到 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5.作用:激发了农民的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开始: 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 决定》。
2.内容:①所有制形式: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 为主体的 ;②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 ,逐步扩大企业的 ;
③分配方式:实行以 为主, 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4.影响: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 ,增强了 的活力,城乡出现了 的崭新局面。
三、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提出: 年,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把 和 结合起来,使 在 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3.意义:有利于实现 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合作交流
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重大变革或调整及启示
农业政策 是否改变土地所有制 意义或问题
1950-1952土地改革 地主→农民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农业合作社 农民→集体 确立了农业的公有制
1958-1983人民公社化 无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无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启示:
改革要依据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改革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必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学以致用
1.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文章中说:“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个“中心工作”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平反冤假错案 D.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2.“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A.北伐战争中的农民协会会员 B.打土豪分田地的井冈山农民
C.土地改革中分到土地的农民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3.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研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可以选用的一手史料是( )
A.电视剧《大江大河》 B.小说《平凡的世界》
C.漫画《承包拉富》 D.照片: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4.下图所示,1978~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单位:亿吨)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完成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5.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扩大企业权力 C.实行按劳分配 D.废除公有制
6.1987 年, “国营工业企业中, 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占 68%; 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中, 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占 82%。 ” 材料体现的是( )(指向任务一)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到来 B. “大跃进” 高潮的掀起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7.下图是1993-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开始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8.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9.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一起发誓,签下分田到户“生死契约”,关闭了一扇门,又开启了一扇门。这里“关闭的门”和“开启的门”分别指的
A.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制度 B.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私有制、土地公有制
11.习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民安,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1952年底,陈家4口人分到了10亩地,告别了祖祖辈辈的佃户身份。“以前只敢种产量最有保障的作物,一般是种蚕豆,品质不好,但能保收。分田到户后可以自由调配,开始种水稻、高粱、豌豆,吃得饱,也吃得好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陈家四口人分得土地得益于什么运动?这次运动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文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这一阶段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有何有何变化?
[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的两例失误。
[新时期的创举]
材料四: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分田到户”的字据。1979年秋小岗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
(4)根据材料四,指出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分田到户”开创了我国农业上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哪些积极影响?
(5)党和政府在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答案:
1-10:BDDCA; DDCAB
11.(1)土地改革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2)农业合作化;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5)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应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