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机械振动 章末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机械振动 章末综合练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23:1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机械振动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周期公式
B.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D.牛顿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2.如图,甲、乙两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可知(  )
A.甲加速度最小时,乙速度最小
B.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回复力都不相同
C.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
D.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
3.如图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A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4.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A、B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A、B间距离是20 cm,从A到B运动时间是2 s,则(  )
A.从O→B→O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B.从B开始经过6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60 cm
C.振动周期为2 s,振幅是10 cm
D.从O开始经过3 s,振子处在平衡位置
5.质点沿轴做简谐运动,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质点经过点和点时速度相同,时间;质点由再次回到点所需的最短时间,则质点做简谐运动的频率为(  )
A. B. C. D.
6.人体内部器官的固有频率为4~12Hz。1986年,法国次声波实验室次声波泄漏,造成30多名农民在田间突然死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快
B.次声波频率和人体内部器官固有频率相同,由于共振造成器官受损而死亡
C.人们感觉不到次声波,次声波可不知不觉地杀死人
D.次声波穿透能力强,穿过人体时造成伤害
7.如图甲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a、c摆的摆长相同且小于b摆的摆长。当a摆振动的时候,通过张紧的绳子给其他各摆施加驱动力,使其余各摆也振动起来。图乙是c摆稳定以后的振动图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b、c单摆的固有周期关系为Ta=Tc>Tb
B.b、c摆振动达到稳定时,c摆振幅较大
C.达到稳定时b摆的振幅最大
D.由图乙可知,此时b摆的周期Tb小于t0
8.某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若、时刻振子所处的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
B.、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
C.、时刻,振子的加速度相同
D.至这段时间,振子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变小后变大
9.如图所示,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将甲、乙两物块束缚在光滑水平面上,己知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周期,式中m为振子的质量,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当细线突然断开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B.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C.甲的最大速度是乙的最大速度的2倍 D.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
10.一位游客在长寿湖边欲乘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当船到达平衡位置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已知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
A.0.5s B.1.0s C.1.5s D.2.0s
11.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点的振动频率为0.5Hz
B.在5s末,质点做简谐运动的相位为
C.在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10cm
D.和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cm
12.2020年伊始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医院进行治疗时,需要打吊瓶。如图所示,该病人正在输b吊瓶中的液体,输了一半时他的左手动了一下,这个动作拉扯到了输液管,使b吊瓶晃动了起来,紧接着待输的a、c吊瓶(液体均满瓶)也跟着晃动起来,假设悬挂三个吊瓶的细绳长度相同,b、c两吊瓶大小相同,则(  )
A.b、c两吊瓶发生共振
B.a、b、c三个吊瓶均做自由振动
C.只有b、c两吊瓶的振动周期相同
D.a、b、c三个吊瓶的振动周期相同
二、填空题
13.相位差:两个相同_______的简谐运动的相位的差值,Δφ=_______。
14.一单摆的摆长为L,将摆球向左拉至水平标志线上(图中虚线)。由静止释放摆球,当摆球运动至最低点时,摆线碰到障碍物P,摆球继续摆动。用频闪相机长时间拍摄,得到图示照片,则摆线的悬点O与障碍物P在竖直方向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不计空气阻力,摆线向右碰到障碍物的瞬间,摆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
15.中国载人登月工程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现航天员登月。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航天员若将地球上的单摆带到月球上去,此单摆的周期会变为原来的______倍。
1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
(2)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
(3)水平弹簧振子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不为零,能量为零。( )
(4)回复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速度增大时,回复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17.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振子在A、B之间做简谐运动,O点为振子静止的位置,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试根据图像分析以下问题:
(1)振子在前674s内走过的路程为______cm;
(2)振子在1s内走过的最小路程为______cm。
三、解答题
18.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点时,加速度的大小是,方向指向点;当它经过点时,加速度的大小是,方向指向点。若之间的距离是,请确定它的平衡位置。
19.如图所示,某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上有a、b、c、d、e、f六个点,其中:
(1)与a位移相同的点有哪些?
(2)与a速度相同的点有哪些?
(3)质点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多大?
20.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的两个弹簧振子和的振动图象,已知两个振子质量之比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之比为,求:
(1)它们的周期之比;
(2)它们的最大加速度之比为;
(3)它们在内的路程之比。
21.一个周期的理想单摆叫秒摆。如果将此单摆的摆长变为,那么单摆的周期变为多少?如果不改变摆长,将这个单摆拿到月球上,已知月球上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为,那么此单摆在月球上1分钟能做多少次全振动呢?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22.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端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开始时小球静止于O点。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小球缓慢拉至P点,此时弹簧恢复原长。t=0时刻撤去拉力,小球由静止开始做简谐运动,经时间第一次回到O点,已知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振幅A;
(2)小球的振动方程(选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3)小球振动速度的最大值vm。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惠更斯得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A错误。
B.奥斯特发现了电生磁,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错误。
C.库仑首先通过扭秤实验得出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C正确。
D.伽利略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甲在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最小,此时乙速度也可能最大,例如在t=1.0s时刻,选项A错误;
B.某时刻当两振子都在平衡位置时,回复力都为零,选项B错误;
C.两个振子的周期之比为
振动频率之比
选项C错误;
D.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
选项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对A受力分析可知,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其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作为A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从O→B→O振子完成了半个全振动,故A错误;
BC.A到B运动时间是2 s,周期
因为
t=6s=1.5T
根据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4A,故从B开始经过6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
S=1.5×4A=6A=6×10cm=60cm
故B正确C错误;
D.从O开始经过3 s即,振子处在位移最大的位置,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设从a点到b点第一次到的最大振幅处为c点,平衡位置为o点,因为,由对称性可得
又因为,所以

所以质点做简谐运动的频率为
故选A。
6.B
【详解】
A.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可闻声波的传播速度在同种介质中相同,A错误;
B.次声波和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会引起器官共振,即次声波将能量传递给人的器官,引起器官的振动,造成人死亡,B正确;
C.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会引起器官共振,说明次声波将能量传递给人的器官,引起器官的振动而死,C错误;
D.相对超声波而言,次声波定向性差、穿透能力较弱,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A.由单摆周期公式
T=
可知,a、b、c单摆的固有周期关系为
Ta=TcA错误;
BC.因为Ta=Tc,所以c摆发生共振,达到稳定时,c摆振幅较大,b摆的振幅最小,B正确,C错误;
D.受迫振动的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所以三个单摆的周期相同,故Tb等于t0,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时刻振子的位移为正值,时刻振子的位移为负值,因此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
B.、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为负值,因此速度相同,B正确;
C.时刻振子的加速度为负值,时刻振子的加速度为正值,因此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误;
D.至这段时间,振子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
AB.细线断开前,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相同,即两物块的振幅一定相同,故AB错误;
C.细线断开的瞬间,两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到达平衡位置时,甲、乙的动能最大且相同,由于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4倍,根据
可知,甲的最大速度一定是乙的最大速度的,故C错误;
D.根据
可知,甲的振动周期是乙的振动周期的2倍,故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假设t=0时刻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则船的振动方程可写为
在一个周期内的时刻为
,,,
其中满足题意要求的时间范围是、、,所以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故选C。
11.D
【详解】
A.由图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为4s,故频率为0.25Hz,A错误;
B.在5s末,质点做简谐运动的相位为
B错误;
C.10s相当于2.5T,每个周期的路程为4A,故在10s内质点经过的路程为20cm,C错误;
D.由图可得,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和两时间代入,可知两时刻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都是cm,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A.由题知b、c两吊瓶重心高度不同,导致有效摆长不同,所以二者不会发生共振,故A错误;
B.只有b吊瓶做自由振动,a、c两吊瓶均做受迫振动,故B错误;
CD.因为a、c两吊瓶在b吊瓶的驱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所以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所以a、b、c三个吊瓶的振动周期相同,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 频率 φ1-φ2
【详解】

14. 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线速度大小不变,但半径减小,故角速度突然增大
【详解】
[1] 设频闪相机闪光周期为 T,则由图可知,单摆在左半部分摆动时
在右半部分摆动时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解得
[2]摆线向右碰到障碍物的瞬间,摆球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线速度大小不变,但半径减小,故角速度突然增大。
15.
【详解】
依题意,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得
所以,此单摆的周期会变为原来的倍。
16. 错误 错误 错误 错误
【详解】
(1)[1] ,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反,故错误;
(2)[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故错误;
(3)[3] 水平弹簧振子运动到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回复力为零,能量不为零。故错误;
(4)[4] 在简谐运动中,速度增大时,位移必然减小,而根据回复力公式F=-kx可知,回复力一定减小,故错误;
17. 2022
【详解】
(1)[1]振子的周期为T=4s,而
674÷4=168.5
则振子在前674s内走过的路程为
s=168.5×4A=168.5×4×3cm=2022cm
(2)[2]找速度最小的四分之一周期,如0.5s-1.5s,即
smin=
18.A到平衡位置的距离为4cm
【详解】
两点加速度方向相反,故二者位于平衡位置的两侧;根据即加速度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由题可知


联立得
19.(1)b、e、f;(2)d、e;(3)2cm
【详解】
(1)位移是矢量,位移相同意味着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都要相同,由题图可知与a位移相同的点有b、e、f.
(2)速度也是矢量,速度相同则要求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要相同,由题图可知与a速度相同的点有d、e.
(3)由图可知质点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为2cm。
20.(1)2:3;(2)9:2;(3)3:1
【详解】
(1)由图像得,,可得
(2)由图振幅,,可得
则加速度之比为
(3)它们在内的路程之比
21.1s,12次
【详解】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
可得


在月球上,根据
可得

一分钟全振动的次数
22.(1);(2);(3)
【详解】
解:(1)小球在O点时,有
由于小球在P点是,弹簧恢复原长,则有
(2)简谐运动的振动方程为
由题意知t=0时,有
故有
则有
(3)对小球在P到O的过程中应用动能定理,得
其中
联立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