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今天陕西西安和平门附近有个地方叫下马陵,传说就是因为董仲舒去世后葬在此地,一日汉武帝经过此地,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敏,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此人受到如此尊重,主要因为他主张
A.实施推恩令 B.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C.抑制豪强势力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摘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以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但是被封子弟之候国,在管理上并不属于原来的诸侯王国,而是归汉郡所辖。此举目的是
A.提升诸侯国实力 B.减轻百姓负担 C.加强中央集仅 D.强化思想控制
3.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分别颁布并推行了统一铸币、盐铁官营、和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等诏令,意在( )
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增加百姓赋税负担
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 D.掌控经济加强集权
4.《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武帝采取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 )
A.解决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 B.加强思想控制
C.反击匈奴的进攻 D.轻徭薄赋
5.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那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一政策的实施
A.在经济上巩固了大一统工朝 B.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C.使农民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 D.使得民间能参与铁器买卖
6.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很流行,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在思想上采取的统一措施是( )
A.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B.行推恩令,加强集权
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建立太学,教授儒学
7.汉武帝巩固军事大一统的措施是
A.推恩令的实施 B.盐铁专卖 C.开凿灵渠 D.北击匈奴
8.下图是汉代后期画像砖上的讲经图案,这里的“课堂”使用的教材应该是
A.道家学说
B.儒家典籍
C.黄老学说
D.诸子学说
9.“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有利于实现“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恩令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刺史制度
10.汉武帝兴办大学、还设立郡国学校,由朝廷统一管辖。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由此可知,汉武帝( )
A.提供有教无类 B.打破了传统的选官格局 C.强化中央集权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11.下图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B.“推恩令”的实施
C.刺史制度的确立 D.七国之乱的发生
12.“推恩令”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最主要的是( )
A.省去分封的麻烦 B.减少政府开支
C.得到分封的诸侯子弟感激皇帝 D.分割后的各小国无力与中央抗衡
13.为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国古代建立了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下列官职或机构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有( )
①刺史②太尉③中书省④御史大夫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关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货币统一为五铢钱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D.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长城
15.“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为实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采取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削减侯国数量
C.盐铁专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综合题
16.中国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人们思想解放,智慧勃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学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反映的是出现了什么局面?列举代表平民阶级利益的学派及其思想主张。
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史实是
材料三:A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A传》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A是谁 他的主张是什么 起到了什么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土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秦朝以前,无论名义上如何,中国实际上是分裂的,“诸夏”或“中国”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并没有确切的范围和实际的组织;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它代表着一个庞大的帝国和它的土地人民。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和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到秦朝才有“中国”这个具体概念?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对董仲舒尊敬,主要因为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D项正确;“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后被汉武帝采纳,解决了“王国问题”,排除A项;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排除B项;抑制豪强势力是东汉时期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达到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推行了盐铁官营、铸币和均输、平准制度,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和富商大贾势力,加强了朝廷对全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盐铁官营,即由朝廷垄断盐铁的经营权,在全国各地设立盐官、铁官进行经营管理,这些举措短期内可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从长远看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A项错误,排除A项;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不是推行这些诏令的目的,B项错误,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商品交换范围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A
【详解】
根据“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和所学,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王国问题的解决,不是思想方面,也不是少数民 族的侵扰,也不是经济方面,排除BCD项。故选A项。
5.A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汉代盐铁官营的政策,这有利于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这一政策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没有加强了对地方的行政控制,排除B项;这一措施加强官府对铁器的垄断,反而可能加重了农民负担,没有使农民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盐铁官营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6.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就对中央集权造成了威胁,不利于中央统治。因此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结束了各派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C项正确;A是秦始皇实行的,排除A项;B是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排除B项;建立太学和教授儒学都是尊崇儒术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军事上,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D符合题意;“推恩令的实施”属于政治方面的措施,与“军事大一统”不符,A不符合题意;“盐铁专卖”属于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与“军事大一统”不符,B不符合题意; “开凿灵渠”属于经济方面的措施,与“军事大一统”不符,C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题干“汉武帝巩固军事大一统”是解题的关键,在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答案。
8.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的正统思想。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汉武帝采取的措施不符;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图片选择题的解题技巧,结合图片的内容,分析四个选项,结合汉武帝时期的措施解答问题,利用分析法和排除法解答,需要学生掌握汉武帝时期的思想措施以及内容和影响。
9.C
【详解】
由材料“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可知,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成绩优异的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设立各级学校,形成教育系统,C项正确;由材料中“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可知,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排除A项;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排除B项;刺史制度是针对地方监察的一种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武帝兴办大学、还设立郡国学校,由朝廷统一管辖。又令郡县推举“孝廉”,“茂才”,供朝廷选用”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强化中央集权,C项正确;有教无类是体现教育公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打破了传统的选官格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地位,都是只体现题干某一方面意思,排除B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根据题干图片可知,与西汉初期相比,西汉后期封国的土地越来越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B项正确;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A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C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最终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与题干“封国土地减少”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详解】
为了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分割后的各小国无力与中央抗衡,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AC项不是最主要作用,排除;“推恩令”主要目的是削弱诸侯国势力,并非为了减少政府开支,排除B项。故选D项。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实行刺史制度,刺史负责监督地方豪强和官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太尉管军事,中书省是隋唐“三省六部制”中起草政令,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在经济的措施有: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制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A项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建长城”都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15.D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可知与思想方面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选项D符合题意;焚书坑儒与秦始皇相关,A排除;汉武帝在政治上,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减侯国数量,B排除;汉武帝促进大一统,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专卖,C排除。故选D。
16.(1)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
(2)焚书坑儒
(3)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费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因此代表平民阶级利益的学派,如墨家,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
(2)
根据材料二“竹帛烟销帝业虚……坑灰未冷山东乱”,可知与焚书坑儒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治,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实施了“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因此材料反映史实是焚书坑儒。
(3)
根据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因此A是董仲舒,他的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点睛】
17.(1)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原因:秦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在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依据材料一“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可得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影响是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秦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因此,到秦朝,“中国”二字有了具体的表现。
(3)
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