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5.1 电磁波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太空授课,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王亚平他们仨在飞船内进行太空授课时不具有惯性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翟志刚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叶光富悬停在太空中时,他的质量不变
D.翟志刚讲话时声音响度很大是因为他的声音频率很高
2.关于电磁波,某同学记录了如下内容:
①电磁波可以进行信息传递
②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
③声呐是一种在水中利用电磁波测距的技术
④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的远距离通信方式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4.手机是成年人的生活必需品,小明爸爸开私家车进出大城市时,必须打开手机北斗导航系统来指引汽车行进路线。手机导航系统与北斗卫星之问传输的信号属于(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5.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6.“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2020年在马里亚纳海沟分别下潜到10058米和10909米海底,成功两探万米海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无线电波在深水中减弱非常明显,给其定位和导航带来很大挑战。“奋斗者”号设计主要应用了“大海深处的GPS水声定位”和“惯性导航装置”等。其中“水声定位”主要采用的是以下哪项技术( )。
A.北斗导航 B.超声波 C.激光定位 D.无线电通讯
7.图中有关声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是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C.是王亚平空中授课现场,其信息是靠真空传声的
D.是倒车雷达,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
8.央视春晚已实现全媒体传播,并在4K、5G、VR、AR、AI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首次进行4K超高清直播时,全程采用5.1环绕声,实现5G内容传输,是一场真正的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春晚。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钢琴声和二胡声的
B.5G的传输速度更大,是因为5G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C.手机通过Wi-Fi收看春晚直播,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收看过程中为不影响他人,把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2021年12月9日15:40,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太空授课——“天宫课堂”开讲。他们讲课的信息传回地面是利用的(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次声波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能不属于一次能源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夏天在地面上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时放热来降低温度
D.流体中,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小
11.在2020年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新基建”的七大产业担负起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使命,“5G”产业是其中一项。“5G”手机通过电磁波与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以下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C.“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速更快
D.即使先进的“5G”手机,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热,是因为工作过程中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12.【2016·徐州卷】标准化考场内的电波钟可以远距离自动校时,是因为它能接收到(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紫外线
二、填空题
13.2021年5月25日晚,520架无人机在长沙橘子洲上空变换队形,摆出“禾下乘凉梦”、“袁隆平院士的画像”等图样,用来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无人机组是利用______为载体来获得信息的;“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现象。
14.如图是一款“运动手环”,其主要部分是一段内置有一小块磁铁的密闭的空心塑料管,管外缠绕着线圈。戴着这种手环走路时塑料管跟着手一起运动,磁铁则在管内反复运动,线圈中便会产生电流,液晶上就会显示出运动的步数。此过程利用了 __ 原理。计步的数据还可通过 __ 传送到手机上。
15.2021年10月16日,我国的“神州十三号”载入飞船成功发射,载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入住我国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如图所示,火箭高速升空时,机械能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飞船升入太空后利用______(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递信息。
16.(1)有一种“隐形飞机”,能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之一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秘密之二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设备;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三、综合题
17.请阅读《中国“天眼”》并回答32题。
中国“天眼”
2016年9月25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落成启动。它的接收面积达到30个标准足球场,跟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 300m望远镜相比,其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
“中国天眼”投入使用三年来,已实现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是什么支撑“中国天眼”随时随地对几亿光年外的宇宙“扫一扫”?有一样东西很重要!那就是电力!
常见的家用电器耗电较低,如:一台冰箱1秒钟要用0.000012度电,一台空调1秒钟要用0.00086度电,一台洗衣机1秒钟要用0.000018度电,一台电视机1秒钟要用0.0000065度电,一台电脑1秒钟要用0.000009度电。“中国天眼”满负荷运行启动观测1秒钟要用多少电呢?答案是0.83度。
“中国天眼”的工作原理是把外太空的射电信号经过反射面反射聚焦到馈源舱,经过处理后再传回总控室。“中国天眼”探索外太空靠什么核心部件呢?就是“大锅”中间这个重约30吨的馈源舱,它可以说就是“中国天眼”的“瞳孔”。 馈源舱是“中国天眼”发射和收集电磁信号的核心设备,里面不仅有馈源装置,还有配套的其他辅助设备和设施,这些设施关系到“瞳孔”是否看得清、看得准。所以,馈源舱对电压质量要求很高,435伏的额定电压波动不能超过正负0.5%,电压如果超过允许的波动范围,馈源舱就会启动保护程序。剧烈的电压波动可能使馈源舱存在报废风险。
“中国天眼”对电力的要求这么高,它的专用变电站是高规格的双电源供电。2015年,一条35千伏专用变电站的18.25公里输电线路接入“天眼”,第一电源开通了。2019年,总长16.2公里的“天眼”工程第二电源成功投运,“天眼”供电有了“双保险”。 FAST工程是我国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励志创新的具体实践。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天眼”所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在宇宙中的传递速度是___________m/s;
(2)“中国天眼”满负荷运行启动观测一小时需要用电__________kW h;
(3)馈源舱对电源的要求很高,“天眼”变电站使用高规格的双电源供电的原因是:______
A.保证不断电 B.“天眼”消耗电能多 C.“天眼”体积庞大
18.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1)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通过长征七号火箭发射,这种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______;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燃料的______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在轨运行时与地面控制中心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________(超声波、电磁波、次声波)进行通信;
(3)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若以______为参照物,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此次成功对接被媒体称为393千米的“太空之吻”,合______微米;
(4)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一起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当它们从近地点A向远地点B运行的过程中,动能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我们国家发射的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2日凌晨四点五十三分在月球上完成了土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月球上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而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氦-3资源。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在几乎没有大气的月球上,太阳风直接落到月球表面,日积月累在月球表面的沙粒、岩石中,氦-3的含量越积越多,成了月球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氦-3最吸引人类的就是它作为能源材料的优秀“潜质”,它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而且特别适合作为火箭和飞船的燃料,用于宇宙航行。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可得到6300吨氢、70吨氮和1600吨炭。据估算1kg氦-3便可产生6.84×1013 J的能量,只需要十吨氦-3就能满足全国一年的能源需求。
(1)我国科学家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来控制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落月并完成土壤的钻取采样及封装。
(2)氦-3释放核能的形式与氢弹一样,它是通过核______释放出巨大能量。2kg氦-3可产生______J的能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kg煤放出的热量。(煤的热值是3×107J/kg)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星辰之上的中国超级“净化器”。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乘组成功进驻天宫空间站,开启了新的旅程,他们将在轨生活6个月。图甲是航天员太空起床后洗漱的情形。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上行时携带的少量的水。另外的两部分水,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H2),氢气(H2)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空间站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航天员从天宫空间站上观察地球,观察到的是______(选填“真实的地球”或“地球的像”)
在图甲所示的情形下,三名航天员间交谈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
(2)冷凝水系统中将水蒸气凝结成水,这是一种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尿处理系统采用______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的。
(3)若萨巴蒂尔反应器以最大产水速度产水,3小时可生产出______升再生水。
(4)“环控生保系统”实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这项新技术,还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______(列举一例即可)。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Quaranta是当前问世的外表最圆润同时也最富动感的太阳能汽车之一(如图甲所示)。其前风窗玻璃和顶盖玻璃皆采用防太阳辐射的层压玻璃制作而成,车身轻便灵活。电池完全由太阳能供能—通过安装在车顶和前端的电池板收集太阳能。某辆太阳能汽车接收太阳光能的面板面积S=8m2,正对太阳时产生U=120V的电压,并对整车提供最大为10A的电流,机车最大可获得800W的机械功率。太阳光照射到地面上1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1.0×103W。该车加速性能优越,从静止开始加速100m的路程最短仅需5s。
(1)车载导航系统是利用_____来传递信息的;车窗玻璃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过量的辐射对人皮肤的伤害,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
(2)Quaranta在设计时充分利用了流体力学的知识。如图乙所示,当汽车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大,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选填“大”或“小”);
(3)Quaranta从静止加速100m路程的过程中可以达到的最大平均速度为_____m/s;
(4)太阳能属于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C.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其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三个人在太空中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的质量是一样的,那么他们仍然具有惯性。故A错误,C正确;
B.地球与太空间有真空,而声音不能真空中传播,所以地球上听到宇航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播的,故B错误;
D.翟志刚讲话声音的响度大,是因为他声音的振幅大,而不是频率高,故D错误。
故选C。
2.B
【详解】
①电磁波是现代通讯的“信使”,故①正确;
②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故②正确;
③声呐是一种在水中利用超声波测距的技术,故③错误;
④卫星通信也是依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④正确;
综上,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C
【详解】
A.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故C正确;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返回器的,超声波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B.北斗卫星位于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可见光在传播时能量的损耗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散射,导航系统与卫星之间是利用微波进行通信的,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
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选B。
6.B
【详解】
无线电波在深水中减弱非常明显,给其定位和导航带来很大挑战。所以水声定位一般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太空授课,其信息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通过音色可以辨别出钢琴和二胡声,故A错误;
B.5G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Wi-Fi就是利用了电磁波中的微波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的,故C正确;
D.收看过程中为不影响他人,把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发声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BD.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他们讲课的信息传回地面需要电磁波,故A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C.红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但因为它的波长非常短,绕射能力非常差,仅能进行直线传播,而且不能穿过障碍物,所以不适合作为大范围无线通信,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
【详解】
A.电能是消耗一次能源得到的二次能源,不属于一次能源,故A正确;
B.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夏天在地面上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在蒸发变成水蒸气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来降低温度的,故C错误;
D.流体中,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B.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中传播,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AB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5G”比“4G”传递信息更快,是因为它的频谱带宽增加了,电磁波的波速是相等的,C错误,符合题意;
D.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发热现象,是由于电阻做功,电能转化为内能,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试题分析:电波钟是在石英电子钟表内增加了接收无线电长波信号的特殊元件,它接收天文台地面发射站发送的标准授时信号,无线电长波是电磁波,所以它接收天文台地面发射站发送的标准授时信号是电磁波.答案为C.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电磁波的传播
13. 电磁波 反射
【详解】
[1]无人机组是利用电磁波为载体来获得信息的;无人机组通过无线设备发射和接受电磁波,进行信息互通。
[2]“禾下乘凉梦”的图样在水中的倒影是通过水面成的虚像,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14. 电磁感应 电磁波
【详解】
[1][2]根据“运动手环”的特点可知,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反向运动,线圈切割磁感线而产生电流,因此,运动手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产生电流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计步的数据是通过蓝牙技术传送到手机上,蓝牙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15. 增大 电磁波
【详解】
[1]火箭高速升空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高度增加,故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增大,即机械能将增大。
[2]电磁波和声波都能传递信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飞船升入太空后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16. 增强 减弱 等于 3×108
【详解】
(1)[1][2]现代的“隐形飞机”之所以能够避开雷达的探测,其原因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减弱电磁波的反射,同时隐形飞机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使得雷达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发生变化,即导致雷达无法根据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判断前方物体;
(2)[3][4]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其速度大小为3×108m/s;二者大小相等。
17. 3×108m/s 2988 A
【详解】
(1)[1]电磁波信号在宇宙中的传递速度大约是光的速度,即3×108m/s;
(2)[2] “中国天眼”满负荷运行启动观测1秒钟要用0.83度电,那么观测一小时需要用电大小是
(3)[3]馈源舱对电压质量要求很高,435伏的额定电压波动不能超过正负0.5%,电压如果超过允许的波动范围,馈源舱就会启动保护程序。剧烈的电压波动可能使馈源舱存在报废风险,所以说电压不能变为零,要保证不断电,所以“天眼”变电站使用高规格的双电源供电;故选A。
18. 热值 化学 电磁波 天宫二号 3.93×1011 减小
【详解】
(1)[1]因为液态氢的热值比较高,相同质量的液态氢放出的热量比较多,所以常作为火箭的燃料。
[2]在火箭加速上升阶段,燃料燃烧,将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2)[3]太空环境是应该真空环境,不能传播声音,故在轨运行时与地面控制中心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电磁波。
(3)[4]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即相对于选取的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天舟一号是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的。
[5]1km等于1000m,而1m等于106μm,则
1km=109μm
故
(4)[6]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一起从近地点A向远地点B运行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升高,速度减小,则动能减小。
19. 电磁波 聚变 1.368×1014 4.56×106
【详解】
(1)[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地面科技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是靠电磁波来传递数据信息的。
(2)[2]人们可利用月球土壤中丰富的氦-3与氘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是核聚变过程。
[3]根据短文知道,“1kg氦-3便可产生6.84×1013 J的能量”故2kg氦-3可产生的能量
[4]由知道,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20. 运动 地球的像 不需要 液化 蒸汽压缩蒸馏 7.5 污水处理等
【详解】
(1)[1]空间站绕地球转动,故以地球为参照物,空间站是运动的。
[2]宇航员从空间站看地球,由于光要经过大气层的折射,故看到的是地球的像。
[3]由图可知,宇航员未佩戴呼吸面罩,故此时空间站内是有空气的,所以交谈时不需要通过无线电。
(2)[4]由题干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可知,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故此物态变化为液化。
[5]由题干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可知,答案为蒸汽压缩蒸馏。
(3)[6]由题干可知该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故三小时最多可产水7.5升。
(4)[7]“环控生保系统”实现了水资源重复利用,这项新技术,还可以利用在污水处理等方面。
21. 电磁波 紫外线 小 20 可再生 15%
【详解】
(1)[1][2]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车载导航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车窗玻璃能有效防止来自太阳的辐射,主要是能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2)[3]当汽车行驶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
(3)[4]车的最大平均速度
v==20m/s
(4)[5]太阳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6]太阳光照射到面板上的功率
P=1.0×103W/m2×8m2=8×103W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η==1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