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我国的99A主战坦克在最近的一场军事演习中纵横驰骋,在高速运动中对假想目标进行了精准炮击,展现了我国99A坦克的卓越性能,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炮弹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坦克对炮弹继续做功
B.99A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
C.99A坦克宽大的履带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D.如果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炮弹将保持静止
2.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GA=20N,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F=100N,A处于静止状态,若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10-3 m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对墙壁的压力为120N B.物体A对墙壁的压强为4×103Pa
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 D.增大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
4.下列与压强有关的生产生活实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气体的流速不同产生向上的升力
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大
D.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
5.下列实例中,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
B.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布飘向窗外
C.风雨天打伞,伞面有时会向上翻
D.列车驰过时,安全线内的人容易被吸向列车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
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
7.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持面受的压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是物体越重,压力越大
B.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物体的底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D.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压力的大小可能比重力大
8.2020年1月12日起,昭通在望海公园、沃尔玛、省耕公园等附近路段陆续投放共享电单车。13日上午,首批600辆共享电单车已投放完毕,预计将有1800共享电单车投放昭通城。如图,下列有关共享电单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轴承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座位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
D.捏刹车时感觉手也受到力的作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竖直放置一矿泉水瓶子,并在侧壁钻A、B、C、D四个一样大小的小孔,打开瓶盖,往瓶中注满水,水将从瓶孔喷出。水喷出速度最大的是从哪一个小孔喷出的( )
A.A孔 B.B孔 C.C孔 D.D孔
10.如图为帕斯卡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内装满水,从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液体的重力 B.液体的体积
C.液体的深度 D.液体的密度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m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
1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趋于常态化,“一盔”是指戴头盔,头盔的设计是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一带”是指车内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戴头盔会减小头部的惯性
B.戴头盔会增大撞击时头部所受压强
C.安全带设计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人体的压力,使人体感觉舒适
D.系安全带时可以防止汽车前方受撞时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13.端午节,小敏提着一盒粽子去看望长辈时,下列提法中手受到压强最大的是( )
A.用单手提单绳 B.用单手提双绳 C.用双手提单绳 D.用双手提双绳
14.如图所示是一杯密封奶茶正放、倒放在水平桌面的情景,两次情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A>pB,FA=FB B.pA>pB,FAC.pA>pB,FA>FB D.pAFB
15.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个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面积为1cm2的薄橡皮膜封闭。在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酒精,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0.1m,如图所示,橡皮膜相平。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B.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为10N
C.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为12.5cm
D.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2.5cm
二、填空题
16.如图,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一个_______,当壶中水深 12cm 时,A 点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Pa;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则壶中的水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倒出来。(g=10N/kg)
17.如图所示,把纸条放在嘴边,用力沿纸条上方向前吹气,会发现纸条向上飘动。这是因为________,从而推动纸条向上运动。
18.在物理学中,常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如:用质量与体积之比定义“密度”。请你再列举一例:用______之比定义“______”。
19.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_________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20.如图所示,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则甲核桃受到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________核桃的形变产生的,在甲、乙的接触处,甲核桃受到的压强_______乙核桃受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综合题
21.创建文明城市,确保城市卫生清洁!我市管理部门加大卫生清洁工作。如图所示,这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1L=10-3m3,ρ水=1.0×10 kg/m3)
自身质量m/t 4 储水罐容积V/L 6×103
车轮与地总接触面积S/cm2 4×103 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总重的比值
(1)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___________,水对水罐底部的压强 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 )
(3)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少?( )
(4)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 )
22.如图所示,疫情期间的“负压救护车”在转运病人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小松查阅资料得知:(1)“负压救护车”救护舱内外气压差保持在之间,防止空气外流;(2)为防止交叉感染,舱内每小时换气20次,通过排风净化装置将舱内气体无害化排出,增大排风装置排风量,能降低救护舱内气压。
①“负压救护车”执行任务时救护舱内气压______外界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负压救护车”从低海拔地区开往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时,需要增大排风量,请分析原因:______;
③下列物体内部空间处于“负压”状态的是______。
A.正在烧煮的高压锅 B.开始吸饮料时的吸管 C.充满气的轮胎
23.如图,用左手掌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的气球发生了形变,画出气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用实心点D代表气球).
( )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____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理由是_______.
24.熊猫公交是深圳引进的一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客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上的乘客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和急刹。同时,熊猫公交采用独创的手脉识别技术,其工作流程如下图甲所示,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采用非接触的形式采集手部皮肤以下三毫米的血咏特征,然后进行生物比对。
有人对坐熊猫公交车坐着不颠簸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①驾驶速度;②熊猫公交车中座椅的高度;③座椅的软硬程度;
某兴趣小组做如下探究实验。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硬板凳和软沙发上出现了如图乙、内所示的水渍;
(1)本实验验证了上面的猜想________;图乙和丙中水渍较小的是印在_______(选填“硬板凳"或“软沙发垫”)上,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2)若采用400 N的压力按压在接触面积为0.04 m2的硬板凳面上,其压强为_______Pa;
(3)手脉识别技术彩用的红外线属于________;
A.电磁波 B.超声波
(4)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________。
25.请阅读《风洞试验》并回答问题。
风洞试验
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来研究物体在气流中所产生的气动效应以及进行耐热抗压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测量物体与空气相对运动所受到的阻力。如图所示,科研人员能根据需要在风洞中产生各种人造气流,在风洞中利用荧光毛线显示机翼上气流的变化。以此模拟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简单的说,风洞就是在地面上人为地创造一个“天空”。
实验分为实物和模型两大类,一般多指模型实验。实验过程中可以让空气运动,如风洞实验等;也可以让物体或模型运动,如模型自由飞实验等;还可以空气和模型都运动,如尾旋实验等。
风洞种类多种多样,按气流速度可分为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等类型;在直径尺寸上,小到几厘米,大到可容纳整架飞机。例如风洞试验把飞机、机翼或模型固定在管道中,用风扇、高压存贮气体释放等手段产生人造气流,通过准确地控制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实验条件,可以高效地模拟飞机在各种复杂飞行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学特征。风洞试验几乎是飞行器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风力发电机、动车组的研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有风吹过时,机翼上表面气体压强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我国在风洞研究应用领域 ____________。(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26.按要求填空:
(1)图1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表示。
(2)图2中,将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
(3)由图3中两图可知,当______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4)图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______相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坦克射出去的炮弹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过程中,推力已经消失,故坦克没有对炮弹继续做功,故A错误;
B.99A坦克在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合力为零,故B正确;
C.99A坦克宽大的履带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故C错误;
D.物不受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如果空中飞行的炮弹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炮弹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A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故选A。
3.C
【详解】
A.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即 A在水平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F及墙壁对A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已知F=100N,故墙壁对A的压力为100N,由力的相互性,故物体A对墙壁的压力为100N,故A错误;
B.若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5×10-3 m2,物体A对墙壁的压强为
故B错误;
C.用力F将A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即A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及墙壁对A的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已知物体A的重力为GA=20N,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0N,故C正确;
D.因A在竖直方向上处于静止状态,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增大F,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A.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三峡大坝的坝体横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大坝做的宽耐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飞机能够腾空而起是因为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表面气体的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使飞机产生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青藏高原边防战士用高压锅煮面条,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用高压锅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从而把食物煮熟,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真空吸盘搬运沉重的钢板时,由于吸盘内是真空,外界的大气压把钢板牢牢地压在吸盘上,是利用大气压来完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A. 吸盘能紧紧的贴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存在压强,故A符合题意;
B. 风沿窗外墙面吹过时,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窗帘内外产生压强差,使窗帘受到向外的压力从而飘向窗外,故B不符合题意;
C. 风雨天打伞,伞面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伞面上下产生压强差,使伞面受到向上的压力从而上翻,故C不符合题意;
D. 列车驰过时,带动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使安全线内的人身体前后产生压强差,使人受到向列车方向的压力从而被吸向列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
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高原地区海拔高、大气压较小、水的沸点较低,所以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是由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
A.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由重力引起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图钉的重力大小无关),所以说物体越重,压力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根据压强公式,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B错误;
C.根据压强公式,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与接触面积以及底面积等不是一回事,故C错误;
D.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当再给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
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A错误;
B.轴承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故B错误;
C.座位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C错误;
D.捏刹车时,手施加了一个力,手会受到一个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p=ρgh,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孔水喷出速度最大,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液体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以及深度有关,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液体密度不变,由于管很细,所以木桶所处的深度深,所以木桶被压裂,这个实验研究的是液体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故选C。
11.D
【详解】
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即
h甲剩=h乙剩
压强相等,即
p甲剩=p乙剩
根据
可知
ρ甲=ρ乙
由图知,甲切去的体积较小,且ρ甲=ρ乙,由可得,可知切去部分的质量m甲故选D。
12.D
【详解】
A.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头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只能减少人受到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A错误;
B.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头盔坚硬的外壳和里面的缓冲材料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故B错误;
C..安全带设计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人体的压强,使人体感觉舒适,故C错误;
D.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受到伤害,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受到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
AC.用单手与用双手提起同一盒粽子,所受压力相等,用单手时受力面积小,所受压强最大,故A正确,C错误;
BD.用手提单绳与提双绳相比,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小,手受到的压强大,故B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
由图可知,杯中液体的深度关系为
hA>hB
由p=ρgh可知,两次放置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
pA>pB
正放时,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
FA倒放时,容器上细下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
FB>G
所以
FA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D
【详解】
A.橡皮膜相平说明橡皮膜上面液体对橡皮膜的压强相等,因为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橡皮膜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根据p=ρgh可知,橡皮膜下面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等于橡皮膜上下方液体压强之和,所以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A错误;
B.左侧上面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m=1000Pa
因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等于水对橡皮膜压强,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也为1000Pa,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
F=pS=1000Pa×1×10-4m2=0.1N
故B错误;
C.根据p=ρgh知,可以算出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但不知道橡皮膜下面酒精的高度,不能判断出容器右侧中酒精的深度,故C错误;
D.根据=ρgh知橡皮膜上面的酒精的深度
又因为橡皮膜中心到水面的距离为
0.1m=10cm
容器右侧液面比左侧水面高
12.5cm﹣10cm=2.5cm
故D正确。
故选D。
16. 连通器 1200 不能
【详解】
[1]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
[2]A点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12m=1200Pa
[3]若壶中装满水,用手指将壶盖上的小孔堵住,由于外部的大气压大于壶内压强,壶中的水不能倒出。
17.纸条上方气体流速大,气体压强小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吹气时纸条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的空气流速不变,压强不变,纸条下方受到的向上的压强大于纸条上方向下的压强,故纸条在压强差的作用下飘起来。
18. 压力与受力面积 压强
【详解】
[1] 比值定义法,即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即为压强。
[2]即为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19. 1.96×104 变大 上窄下宽
【详解】
[1]微型探测器受到水的压强
[2]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由于所处的深度增加,根据可知,受到水的压强将变大。
[3]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为了使大坝能承受更大的压强,防止大坝被水压冲毁,拦河大坝应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20. 乙 等于
【详解】
[1]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因此乙核桃的弹力是由于乙核桃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在甲、乙的接触处受力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21. 变小 变小 6×103kg 1×104N 2.5×105Pa
【详解】
解:(1)[1][2]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
F=G=mg
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水的深度变小,根据p=ρ水gh可知水对水罐底部的压强变小。
(2)[3]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6×103L=6m3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6m3=6×103kg
(3)[4]洒水车装满水时的总重力
G=(m+m水)g=(4×103kg+6×103kg)×10N/kg=1×105N
因为洒水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总重的比值为,所以洒水车受到的阻力
f=G=×1×105N=1×104N
因为洒水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所以牵引力
F牵=f=1×104N
(4)[5]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
F压=G=1×105N
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
p==2.5×105Pa
22. 小于 见解析 B
【详解】
①[1]由题意知负压救护车执行任务时,救护舱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舱内气体才不会排出舱外。
②[2]负压救护车由低海拔地区开往高海拔地区时,车外气压随高海拔升高而降低,若车内气压保持不变,则车内外气压差会升高,而不能达到标准,而通过增大排风量,车内气压会降低,从而可维持救护舱内外的气压差值保持在标准范围。
③[3]A.正在烧煮的高压锅,锅气压大于锅外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开始吸饮料时的吸管,管内空气被吸出,压强减少,而管外大气压保持不变,则此时管内气压小于管外气压,于是饮料被压进吸管,所以管内是处于负压状态,故B符合题意;
C.充满气的轮胎,胎内气压增大,大于胎外气压,不是处于负压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 大于 根据p=F/S,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详解】
[1]气球处于平衡状态,一定受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右手指对它向左的压力F1和左手掌对它向右的压力F2.气球处于平衡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气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如下:
[2][3]由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S越大,压强越小;右手指与气球的接触面积小于左手掌与气球的接触面积,所以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掌对气球的压强.
24. ③ 硬板凳 控制变量法 l×104Pa A 见解析
【详解】
(1)[1][3]由控制变量法知道,“用相同的力把2个相同的湿篮球,分别在硬板凳和软沙发垫上按压” 验证的猜想是:座椅的软硬程度是否影响颠簸,即③。
[2]由于用相同的力作用在2个相同的湿篮球,所以,篮球与软沙发垫接触面积大,形成的水渍就较大,故水渍较小的是印在硬板凳上。
(2)[4]由 知道,作用在硬板凳面上的压强
(3)[5]根据题意知道,其系统采用近红外线采集手脉特征,红外线属于电磁波,故A正确。
(4)[6]使用红外线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无效电源的损耗,也不会有任何辐射,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5. 变小 见解析
【详解】
(1)[1]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由图可知,有风吹过时,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较大,气体压强变小。
(2)[2]由材料可知,我国在风洞研究应用领域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风力发电机、动车组等。
26. 高度差 同一直线上 受力面积 速度或运动状态
【详解】
(1)[1]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越大,管内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强差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2)[2]将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小卡片左右两侧所受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释放小卡片后小卡片转动说明小卡片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3]由图3可知,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即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4]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取决于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的高度,所以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