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2在天晴了的时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16:1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一、选择题
读句子,完成练习。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1.这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2.“它们”在文中指( )。
A.小朋友 B.小白菊 C.作者
3.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的表达很独特。
4.下列词语不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交叉(交织) 节拍(节奏) B.整齐(划一) 飘动(飘荡)
C.重叠(重复) 指挥(指示) D.集中(分散) 出奇(稀奇)
5.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开阴霾 闲游的脚迹
B.曝着阳光 智慧的书页
C.洗净小路 凉爽的小草
6.下面诗句描写的是雨后景象的是( )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二、填空题
7.辨字组词。
炫( ) 褥( ) 弦( ) 皱( )
风( ) 惠( ) 凤( ) 慧(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洗净( ) 踏着( ) 涉过( ) 推开( )
三、语言表达
9.按要求写句子。
(1)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排排白桦树随风摇摆。(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在闲游。(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修改病句。
(1)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篇让人深刻印象的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 虽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希望 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 绝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于是 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11.用“√”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12.你从那些句子能看出《三都赋》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用“ ”在文中画出来。你能想到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成语吗?这个成语是 。
1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废寝忘食:_______________
供不应求:_______________
14.读了文章,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思之所以会如此成功,是因为他的父亲对他无比失望。
B.小时候顽皮不爱读书,长大了也会有很大的成就。
C.我们要学习左思潜心写作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决心。只要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D.左思的父亲要是能不断地鼓励表扬左思,他的成就会更大。
课外阅读。
雨娃娃
在这奇妙的大自然中,有温顺的风婆婆,有可爱的雨娃娃,还有那让人(    )的闪电!哎!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①沙啦啦,沙啦啦——你瞧!是谁在唱歌?是风?是雷电?不,是伟大的歌唱家——可爱的雨娃娃!他们只有一种声音吗?不,你瞧!(     )的雨丝散落在地上:嗒嗒!嗒嗒!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谱成的音符吗?啊!他们又变声了——哗哗!哗哗!是哪位伟大的歌唱家写出的抒情散文吗?哎!还不都是那些调皮可爱的雨娃娃啊!
你瞧!他们又来了!雨丝在欢快地跳着舞呢!②他们一会儿斜着跳,一会儿横着跳,一会儿又竖着跳,(__________)的舞姿伴随着他们度过美丽的时光!③在这无比美妙的雨声中,我也参加了雨珠们举办的音乐会,让我大饱耳福,雨珠们是那么用情地在歌唱,那么用心地在演奏!听了就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太神圣了!
15.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相应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多姿多彩 B.惊心动魄 C.飘飘洒洒
16.用“  ”画出最能表达作者对雨娃娃的喜爱的句子。
17.理解句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句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设问两种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B.句②运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雨的声音。
C.句③是作者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18.读本文,写出与课文的异同。
(1)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1.
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可知,这句话将“小白菊”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
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
阅读句子“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可知,“它们”在文中指小白菊。
3.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诗的理解与运用。
A、C、D正确。
B.表述不够准确。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也有一定的要求。
4.D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掌握。
A.是近义词。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交织:错综复杂地合在一起。
节拍:音乐中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强弱分别的一系列拍子,是衡量节奏的单位。
节奏: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B.是近义词。整齐:有秩序;有条理;不凌乱。划一:统一;一律。
飘动:(随着风等)摆动。飘荡:.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C.是近义词。重叠:(相同的东西)一层层堆叠。重复:(相同的东西)又一次出现。
指挥:发令调度。指示:指给人看。
D.集中:把分散的人、事物、力量等聚集起来。分散:散在各处;不集中。这是反义词。
出奇:特别;不平常。稀奇:稀少新奇 。是近义词。
5.C
【详解】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或结合课文找到答案。A、B正确 C:“洗净小路”改“ 凉爽小路”,“凉爽的小草”改“嫩绿的小草”或“凉爽的风”。
故答案为:C
6.C
【详解】
考查了诗词的理解。
A.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
B.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翻译:春雨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C.出自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翻译: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D.出自张志和的《渔歌子》,翻译: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故A、B、D写的都是雨中景象,C写的是雨后景象。
7. 炫耀 被褥 弓弦 皱纹 刮风 优惠 凤蝶 智慧

8. 尘垢 新泥 溪流 阴霾

9. 每一次我的思潮里,都有你波涛的清响。 示例:那一棵柳树,仿佛一位梳着长辫子的姑娘站在河岸边。 示例:一排排白桦树随风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 天上的白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闲游着。

10. 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这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的步骤:A、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B、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C、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D、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词序混乱。⑤重复啰唆。
⑥前后矛盾。⑦不符事理。⑧归类不当。⑨指代不明。
(1)“养成”“好方法”搭配不当,可以改为我们要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2)“这是一篇让人深刻印象的课文。”词序混乱。可以改为这是一篇让人印象深刻的课文。
11.仍然 失望 决心 终于
12.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洛阳纸贵
13.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14.C
11.本题考查的是恰当词语的选择,要根据词语的意思,以及整句话的含义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词语即可。
1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从原文中分析可以得出答案,能看出《三都赋》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追捧的是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成语是洛阳纸贵。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词语语义的分析,写出对应的词义,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全文的主要内容分析,写出符合词语的词义。废寝忘食是指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供不应求是指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14.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从原文中分析可以得出答案,对原文理解正确的是我们要学习左思潜心写作的韧性,持之以恒的决心。只要坚持不懈的做好一件事,终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15.B C A
16.还是那可爱的雨娃娃最让我舒心。
17.B
18.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课文写的是雨后的晴天,本文写的是下雨的时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