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一、选择题
1.“窃国大盗要玩他的把戏变身,宋教仁愤而痛斥献出生命,蔡松坡毅然而起誓言铮铮,觉醒的国人再一次抗争。”这里的“窃国大盗变身”指的是( )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D.宣统帝被迫退位
2.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公车上书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③金田起义 ④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3.下列不属于巩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的事件有( )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4.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军阀割据 B.八国联军侵华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5.“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焉?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民贼”是指( )
A.冯国璋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张作霖
6.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
A.护法运动 B.护国战争 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
7.下列是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袁世凯复辟帝制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8.1913年春发生的“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革命与改良的冲突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C.列强在中国的矛盾 D.北洋政府统治的确立
9.北洋军阀时期,老百姓门口的对联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与上述表述密切相关的是( )
A.清帝退位 B.宋教仁遇刺 C.二次革命 D.军阀混战
10.北洋政府统治黑暗,但该时期中国也出现了一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新气象。以下属于此时期的新气象的是( )
A.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C.科举制度的废除 D.维新变法思想出现
11.有学者指出:从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到1914年底,袁世凯几乎完全扫荡了辛亥革命所取得的所有民主政治成果,全盘复辟了专制政治统治。以下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宣统帝下诏退位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重兵围剿护国军
12.下表为袁世凯后北洋军阀的执政情况表,该表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A.军事独裁 B.政局动荡 C.社会黑暗 D.民生凋敝
二、综合题
13.20世纪初,腐朽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孙中山及革命者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某班同学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展开一次探究活动。依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做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做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做疯子。
——吴玉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写出该斗争的性质以及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2)上图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级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最后听了一群小人的话,幻想称帝。等到他于民国五年六月六日死的时候,他没有做一件于国有益、于已有光的事情。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 “民国四年”是公元纪年的哪一年 材料中的“条约”又指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三中的“他”理应被视为材料一中的后一种“疯子”,这进一步印证了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14.“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总理衙》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
——摘编自雷颐《从甲午到辛亥:清王朝的最后时刻》
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列举一例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企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什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他上书给哪位皇帝?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写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综合以上材料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15.《历史的放大镜——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展》以新的视角揭示了古老帝国在艰难的现代化转型中的蹒跚步履。
材料一
(1)展览用近百幅漫画主要从四个方面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请把下列事件填入材料一中A、B、C三处的相应位置。(写序号即可)
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②武昌起义 ③推行鞠躬、握手礼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说说《时局图》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三中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谈谈你是否同意该报的评论?请说明理由。
(5)漫画被称为历史的放大镜。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华民国历史上,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并刺杀宋教仁,1915年实行洪宪帝制,蔡锷发起护国战争,在全国人民的反击下,洪宪帝制失败,B项正确;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是在袁世凯死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宣统帝被迫退位均是在晚清,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2.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1895年春公车上书; ②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时间是1900年;③金田起义的时间是1851年;④二次革命的时间是1913年。因此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②④,C项正确;综上分析可知,ABD项排序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后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捍卫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军阀割据是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为了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混战,不属于巩固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事件,D项符合题意;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A项;为了反对袁世凯破环共和政体,孙中山等革命志士又发起了二次革命,排除B项;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在南方发起护国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4.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直道到1928年东北易帜。持续了13年的军阀割据时期给中国人们带来的是战乱、动荡及痛苦,因此是,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A项正确;1900年5月到1901年9月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日本侵华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首领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并在东北各省同时降下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5.C
【详解】
根据材料“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焉?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并结合所学可知,“民贼”是指袁世凯。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后,大搞复辟帝制活动,大肆卖国,故称“民贼”,C项正确;冯国璋是直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段祺瑞是皖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张作霖是奉系军阀,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方多个省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随之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B项正确;袁世凯死后,继任的北洋统治者拒绝恢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认为,约法和国会是共和国的象征,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他毅然举起了“护法”的大旗,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排除A项;“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排除C项;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7.D
【详解】
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结果失败。为复辟帝制,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袁世凯称帝是在1915年12月,护国运动发生在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④②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宋教仁案,即宋教仁被刺杀案,1912年底在中华民国首次国会大选中国民党获得巨大胜利,宋教仁代表国民党组阁,由于宋教仁改组了国民党,想通过组织责任内阁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阻止其专制独裁,1913年3月20日夜晚,宋教仁由上海启程去北京,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22日不治身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共和与专制的矛盾,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
9.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北洋军阀时期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是因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军阀混战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严重影响正产生产生活,D项正确;清帝退位宣告清朝统治结束,与北洋军阀统治导致的政治、社会黑暗腐败无关,排除A项;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体现的是袁世凯独裁专制,排除B、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在1912年以后,由此可知属于北洋军阀时期的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项正确;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排除A项;科举制度的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C项;维新思想的出现是在19世纪后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结合所学智慧树可知,袁世凯全盘复辟了专制政治统治的措施包括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等,C项正确;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排除A项;宣统帝下诏退位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步骤,且时间是在1912年,排除B项;护国战争是在1915年底,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详解】
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个历史人物掌握北洋政权的时间很短,说明这一时期政权更替迅速,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B项正确;仅从表格信息无法得出军事独裁和军阀之间的混战和社会黑暗,排除AC项;表格信息不能反映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3.(1)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1915年;“二十一条”
(4)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可从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可知它的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根据材料三“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级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扩充了北洋军队的势力”结合所学可知是袁世凯;1912年是民国元年,则“民国四年”是1915年;根据材料“与日本订了民国四年的条约”结合所学可知是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
(4)根据材料三袁世凯复辟被称为“疯子”结合所学可从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回答孙中山领导的打倒皇帝的斗争的意义。
14.(1)学习西方的技术或器物;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
(2)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光绪帝。
(3)三民主义;1912年;袁世凯。
(4)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李鸿章的学习西方技术的主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根据材料二“1895年5月,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中国的失败”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指的是戊戌变法;康有为在北京发动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他上书给光绪帝。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因此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1912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是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5.(1)A:② B:① C:③
(2)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起到了唤醒国人的作用。
(3)图1反映了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卑躬屈膝,对老百姓残酷剥削。图2反映了清帝退位。联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国内反清情绪日益高涨,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大势已去,清帝被迫退位。
(4)不同意袁世凯虽然剪去了辫子,但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
(5)漫画用鲜明的态度,讽刺性的夸张反映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因此它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的历史细节。(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
(1)仔细观察知识线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展览用近百幅漫画主要从四个方面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材料一中A革命志士指的是②武昌起义;B中华民国诞生指的是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民国的新气象指的是③推行鞠躬、握手礼。革命志士通过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后,人们剪辫子,穿新式服装,女子废止缠足,采用新式礼仪和称呼。
(2)据材料二“谢缵泰绘于1898年。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局图》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态势,起到了唤醒国人的作用。《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
(3)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1反映了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卑躬屈膝,对老百姓残酷剥削。图2反映了清帝退位。两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是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国内反清情绪日益高涨,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大势已去,清帝被迫退位。
(4)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不同意该报的评论,因为袁世凯虽然剪去了辫子,但仍实行独裁专制统治和复辟帝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未改变。
(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漫画用鲜明的态度,讽刺性的夸张反映了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因此它就像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的历史细节。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马关条约》、辛亥革命、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相关知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