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
《魔法师的弟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魔法师的弟子》,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管弦乐的音乐作品。
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三、能认识和听辨出重要的乐器。
教学内容: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重点: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教学难点:听辨重要的演奏乐器。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相互问好
老师:1 2 3 4 ︱ 5 — ‖
同学 们 好
学生:1 5 6 3 ︱ 5 4 3 2 ︱ 1 — ‖
你好 你好 老师 你 好
二、发声练习
Beng beng ︳ beng bengbeng ︳bengbengbeng︳bengbeng ‖
设计意图:为模唱乐曲中的小扫把音乐主题,做准备。
三、教授新课《魔法师的弟子》
1、老师戴着一顶魔法师的帽子。然后问学生:“老师今天戴的帽子漂亮吗?什么样的人物会戴这样的帽子?”学生回答,导出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叫《魔法师的弟子》。
2、用课件展示—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住着一位老魔法师和他的弟子小魔法师。每天,老魔法师都让小魔法师拎着水桶曲打水,从不教他魔法。就在这一天晚上,小魔法师偷偷看到了老魔法师在施展魔法,让我们听一听。(音乐:老魔法师施展魔法)
3、老魔法师施展魔法,让你们感觉到了怎么样的气氛?再听一听,老魔法师怎样一位魔法师呢?以及他们的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音乐:老魔法师的形象)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及时点评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老魔法师施展魔法的氛围和老魔法师的形象深入到学生的心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聆听音乐,提高音乐课堂的课堂效率。
4、小扫把音乐主题。
①完整听一遍小扫把音乐主题。
②提问:这是一把怎样的小扫把?
③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的?
④有哪些音乐要素帮助小扫把的音乐形象更加生动?
⑤用嘴巴唱beng这个音来模仿小扫把的音乐主题。(注意如果有唱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5、问:小魔法师也一直想要得到这把神奇的小扫把。这一天晚上,老魔法师出门了,小魔法师会干什么?答:打水。让我们来听一听,小魔法师是如何让小扫把帮助他打水的,好吗?(音乐:小扫把打水)
6、问:小魔法师成功了吗?你们是从哪里听出来他成功了的呢?
答:出现了小扫把的音乐主题。
问:让我们再仔细听一听,小扫把的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每次在节奏、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三次,每次节奏上越来越紧凑,速度上越来越快,力度上越来越强。这些音乐要素更加丰富了小扫把的音乐形象。
7、问:小扫把停止打水了吗?音乐是如何表现水的?小魔法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音乐:水溢出来了)
8、问:小扫把拎水不止,水越来越多,小魔法师发现他不会念阻止小扫把拎水的咒语,他会怎么办?答:劈了小扫把。问:成功了吗?(音乐:劈小扫把)
答:没有,小扫把复活了。问:你们怎么知道的?答:听到小扫把的主题音乐了。
9、小扫把复活了,从一把小扫把变成了许多小扫把。无数的小扫把不停地打水,水在城堡里不停地汹涌澎湃,一发不可收拾。 问:场面只有谁能控制?答:老魔法师。
问:老魔法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他真的能控制住这个场面吗?老师邀请你们一起来完整聆听《魔法师的弟子》。在听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老魔法师,比如小魔法师,比如小扫把,比如水。(音乐:完整版的魔法师的弟子)
设计意图: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动脑筋,动手,动脚,在聆听音乐之外,学会更多的欣赏音乐的方法。
四、介绍作者
1、多媒体展示迪卡斯的简介。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告诉学生什么是交响诗。
设计意图:了解每部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五、表演《魔法师的弟子》音乐短剧
邀请两位同学上台,配合音乐片段,一位表演小魔法师施展魔法,一位表演小扫把打水的情景。老师及时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