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民居
教学目标:
1.通过实景图片及名作欣赏,感受江南民居的变化美、意境美。
2.学会以水墨的形式,富有变化地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3.在欣赏、感受与表现江南民居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在欣赏和感受江南民居美的基础上,以水墨的形式表现一幅江南民居图。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画出即有变化又有意境的作品。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听说义乌有很多名胜古迹,于老师第一次来这里,谁能介绍一下 (佛堂古镇、佛云山……)义乌真是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课后我一定要去走走看看。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上课了。
一、导入:
1.师:于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个工具,你们瞧!它平时用来做什么的呢?
生:刷墙、涂油漆......
师:你真会观察生活。我有个特别的想法,想用这个刷子画水墨画,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看老师来玩一玩。
2.熟悉材料、用笔
展台下示范,老师画出大小、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
师:谁能告诉我,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生:粗的这一笔,是用刷子正面、平躺着、用点力画的。
师:那细的呢?
生:侧过来画。
师:很好,你观察得真仔细啊!那么你们也来试一试,好吗?
学生小练习。
师:好,时间到,请放下手中的刷子,第一组同学已经坐端正了。
师:老师还想加几笔,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像人、山、屋顶......
再快速添加墙线条,窗户、门,那现在呢?
生:画的是房子。
师:是啊,白白的墙、黑黑的瓦,这就是江南独有的房屋,你们想去看看吗?好,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民居》。(书法板书)
二、新授:
(1)感受变化美
1.师:让我们一起安静地欣赏这组照片,江南的民居美吗?
生:美。
师:它有怎样的美感呢?
生:很安静,依山傍水,房屋朴素、有点斑驳......
师:是啊,于老师也觉得我们江南水乡特别古朴雅致,清新脱俗,我情不自禁地把它画了下来(贴范画)你们看,我画的房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有的大,有的小。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远近关系。
师:观察得真仔细。除了大小、远近,还看到了什么?
生:有的房子画得浓,有的淡。
师:对啊,浓墨是直接蘸上墨汁画的,淡墨呢?是的,加点水。
生:前后房子之间留有空白。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这是水墨画中的“留白”,作者有意留下空白,让人们有想象的空间。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对比的地方,正因为有着这些对比关系,令画面富有有什么呢?
生:变化,有节奏感。
师:你总结得很好,就是给我们带来了变化的美。(书法板书)
(2)感受婉约美
1.出示两张图片
师:那江南民居除了富有变化,还有另一番景象呢!你们看,这张照片,给你带来怎样的美感?
生:江南民居很灵秀、婉约、朦胧、宁静......
师:大家的感受都很丰富,刚才你们看到的是江南特色的民居。那么太和殿呢?你知道它是哪里的建筑吗?
生:北京故宫里。
师:这样的建筑又给你怎样的美感呢?我们放在一起对比一下,说说你的感受?生:大气、壮观、雄伟、粗犷。
师:我们可以把北方的建筑比喻成什么?
生:像一个威武强壮的男人。
师:那么南方的、江南的民居呢?
生:却像一个婉约秀气的女子。
师:真棒!你的感觉很敏锐!因此江南民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恬静、秀丽和婉约的美。
2.练习
师:你们想不想试着画一画呢?好,根据刚才我们得出来的经验,请大家来画富有变化又婉约美的房屋,注意了,只画房子。请拿出第二张宣纸。
3.师生评价。
师:请你来说说画这些房屋时的想法?
生①:有远近、浓淡变化。生②:近大远小,房子有变化......
师:房屋画得富有变化,给人一种很宁静秀丽的感觉,你已经学以致用了,真棒!
(3)感受意境美
师:有一位画家,他也喜欢画房子,从小生活在江苏宜兴,那里也是江南水乡,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他特别喜爱自己的家乡,并把它画了下来,他就是著名的画家吴冠中,你们瞧,这些是他的代表作品,你们发现他画的江南民居和我们画的有什么不同吗?
生:多了人、桥、树、小船......
师:有了这些小景物,会使画面变得怎么样呢?
生:①柳树添加进来,显得画面更生动了。
②小船让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③有了人物,就有了色彩感,更有生活气息……
师:你们分析的真有道理,有了这些小景物之后,我们的画面就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意境美。(书法板书)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师:好,同学们看了这么多作品,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接下来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
①画一幅江南民居图,适当的添加小景,使画面生动又丰富。
②注意房屋的变化,适当留白。
2.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展示、评价
四、课外拓展
1.出示古诗《湖州》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师:于老师就是来自美丽的湖州,我的家乡也是江南水乡,看,这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都”的美誉。(出示4幅湖州美景图)欢迎大家来游玩,我在湖州等你们哦!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收拾整理
师:请同学们安静的整理桌面,有秩序地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