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共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隧洞(suì) 纤细(xiān) 高傲(ào) 干瘪(biě)
B.蜗行(wō) 胆怯(què) 翡翠(fěi) 伤痕累累(léi)
C.芦荻(dí) 舵手(duò) 熄灭(xī) 笑涡(wō)
D.飞窜(cuàn) 呻吟(yín) 蠢笨(chǔn) 差异(chā)
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C.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D.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学习《紫藤罗瀑布》这篇课文,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生命长河中的坎珂与艰辛。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的意识。
D.《民法典(草案)》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新需求,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
4.下列诗句中与“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A.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D.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5.下列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7月1日,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A)在位于磁器口的重庆1949大剧院震撼首演。该剧(B)讲述了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C)节目还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并与重庆人民一起保卫城市的宏大场景。项目总策划张小可介绍:《重庆·1949》讲述的是大背景下的小故事,(D)在创作故事时,我们既尊重了红色历史,又兼顾了旅游演艺的特性。
A.A B.B C.C D.D
二、语言表达(共0分)
6.选词填空。(只填选项)
(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____(A.聚集 B.席卷 C.卷集)着乌云。
(2)它们在大海上____(A.窜动 B.飞窜 C.飞翔),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3)这个____(A.机敏 B.灵敏 C.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初中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常常令我浮想联翩,获益良多。鲁迅的《藤野先生》让我仿佛听见那位良师抑扬顿挫的教导;高尔基的《海燕》让我恍然看见那群海燕矫健无畏的英姿;(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2)鹏之徙于南冥也( )
(3)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0.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水雾、尘埃作比较,表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句中的“海运”指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
C.文章借《齐谐》之言渲染鹏之大,“击”“抟”“三千里”“九万里”等,极言鹏徙南海时气势之恢宏,夸张奇异,使文章显得汪洋恣肆。
D.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想象雄奇,意境开阔。同时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气势磅礴,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
四、课外阅读(共0分)
原宪安贫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①,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②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③,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 让王》)
【注释】①不完:不完整,简陋残缺。②中绀(gàn):内穿红色衣服。③华冠蹝履: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华,通“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宪居鲁∕不可久居 B.宪不忍为也∕所以动心忍性
C.贡逡巡而有愧色∕天山共色 D.中绀而表素∕素湍绿潭
1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教 以 为 己 仁 义 之 慝 舆 马 之 饰 宪 不 忍 为 也。
13.原宪所说的“病”指的是什么?本文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条?
五、名著阅读(共0分)
14.名著阅读。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前根前的樱桃树上,神话活现这一只灰胸膛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得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1)上文提到的“保尔”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 《 》。
(2)结合文中的“这是保尔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这句话,联系小说的情节,试分析保尔如何从一个无知少年成为一个出色而坚强的无资产阶级革命英雄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B
6. (1) C (2) B (3) C
7. 示例:朱自清的《背影》让我似乎感受那位慈父无微不至的关爱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好像沐浴那座老城温润秀美的风情
8. 悬挂 迁移 吹拂
9.(1)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2)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见尽头呢?
10.D
11.D
12.教以为己∕仁义之慝∕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13.(1)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2)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玷污节操的事。
14.(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
(2)艰苦的工作、生活环境的磨练;积极分子的引导;进步书籍的影响;自身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远大的人生目标。(结合材料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