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窦娥冤》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盗跖(zhí) 古陌(mè) 湛湛青天(zhàn)
B.亲眷(juàn) 荒阡(qiān) 苌弘化碧(hóng)
C.气暄(xuān) 甘霖(lín) 忍气嗟怨(juē)
D.罪愆(yān) 错勘(kān) 亢旱三年(kà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错勘贤愚枉作天 勘:勘探
B.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糊突:同“糊涂”,这里指“混淆”
C.念窦娥从前以往干家缘 干家缘:人缘好
D.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 月一:每月
3.下列关于元杂剧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四折,有的有楔子。折是戏剧故事发展的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楔子是指四折以外增加的独立段落,通常在第一折前起交代作用。
B.杂剧剧本由曲词(杂剧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科介(指演员的动作等)构成。
C.杂剧角色大致分末(男角)、旦(女角)、净(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杂(末、旦、净以外的杂角)四类。正末和正旦是元杂剧的主唱角色。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三幕开场是招众人唾弃的程婴四处浪荡乾坤,前来认父的赵武极其失望;得知真相的赵武在众人帮助下杀死屠岸贾,重入宫殿。
B.由于出现了雾霾天气,专家建议有晨练习惯的人,在这种天气状况下最好不要外出,如果外出活动,应该忍气吞声,用鼻子呼吸。
C.每到周末或放假,孩子们常常会相约去看电影,但是现在电影院播放的大多是适合成年人看的电影,适合孩子们看的却凤毛麟角。
D.拉登之死,为美国反恐战争画上阶段性句号铺设了台阶,为美军顺水推舟地撤离伊拉克和阿富汗提供了理由,事实上美国也这样做了。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窦娥冤》是关汉卿近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刚刚统一天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正是元朝“最清明、最鼎盛”的时期。
B.让窦娥临终的三个愿望都实现,也从侧面表现了“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写照和典型。
6.下列关于元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折—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折”是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是剧曲音乐组织的一个单元。元杂剧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
B.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又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
C.元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旦、末、净以外的人物),正旦和正末是元杂剧中的主唱角色。
D.“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合称“元曲四大家”。
二、语言表达
7.下面是关于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生平资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元初,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实行歧视政策,致使大量知识分子沦落底层。关汉卿虽被后人视为“中国戏曲之父”,但遗憾的是,有关其生平的资料却非常缺乏,只能从零星的记载中窥见其大略。据元代后期戏曲家钟嗣成《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大都人,太医院尹,号已斋叟”。元末朱经《青楼集·序》载:“我皇元初并海宇,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皆不屑仕进,乃嘲弄风月,流连光景。”杜散人即杜善夫,是由金入元的作家,白兰谷即白朴,金亡(1234)时才8岁,估计关汉卿的年代同他们接近,其创作在元代初期。《录鬼簿》作者钟嗣成称关汉卿为“前辈已死名公”,说“余生也晚,不得预几席之末”。《录鬼簿》成书于1330年,故将关汉卿卒年定在1300年左右,当离事实不远。
请根据《元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转折点》一文的基本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关汉卿致力于戏曲创作的某些原因。
8.下面是《窦娥冤》中的一段唱词:
【滚绣球】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甲句)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古名家杂剧》为:“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乙句)
请比较(甲句)(乙句)的优劣并说明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三、阅读《窦娥冤》中的片段,回答问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9.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10.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了解她的冤屈。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11.三桩誓愿的顺序可以颠倒吗?试说明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D
6.D
7.统治者歧视知识分子,故沦落社会底层;不屑于仕途发展,流连俗世。
8.①(乙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甲句)“何为地”这种反问的语气强烈;②(甲句)不仅表达了窦娥对冤屈的控诉之情,更能突出了她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9. 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10.D
11.不能。因为三桩誓愿一桩比一桩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不能变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