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
课程标准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 9 课, 本单元前四课主要属于政治史,而本课则是经济史范畴, 教科书讲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宋代的发展情况,并在最后点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完成时间。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繁荣局面的出现,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导致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所以本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促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在进行了一个多学期的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后,能清楚了解基本的史实,有一定的思考探究能力。学生经过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后,以经对宋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但是容易给学生留下宋代弱势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宋代的经济高度繁荣的,本课的重点就是宋代经济的发展情况。另外,学生在上学期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中对经济重心有初步的了解,但仍较难理解经济重心
南移完成,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则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认知和梳理。
教学目标
(一)教学主题目标
了解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掌握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史实,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目标
学生能够能通过观察《清明上河图》、历史地图和研读文字史料, 在史料中提取线索和有
效信息,知道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
素养目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史料解读对经济重心南移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实事求是地分析、概括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表现与原因,思考宋代历史有何现实意义,把握历史发展的各种联系以及充分认识宋代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经济发展新成就,增强民族自信
(素养目标: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
。
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三)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册、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问答法、直观展示法、创设情境法、史料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法、史料阅读分析法
板书设计
兴邦百业利百姓,康途织富梦生财 ——第 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播田万垄,归仓万担足温饱 ——农业的发展二.凝心百业,躬身百事迈小康 ——手工业的兴盛 三.锦铺四面, 远足四海达富裕 ——商业贸易的繁荣四.人口南迁,重心南移甲天下 ——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西方媒体选出的世界历史上十大富有的人,说明宋神宗排名第三位,出示材料介绍宋代经济的发达,与学生认知中宋代积贫积弱的印象形成对比。 2、展示开封大学博物馆所藏的宋代扑满照片,引导学生观文物,猜猜图片中物品的用途。 3、解释最小扑满的用途,引出宋代理财观念从小根植于心。宋朝是一个充满商机的国家,本节课我们就从这小小的扑满开始,一起以《兴邦百业利百姓,康途织富梦生财》为主题,回到宋朝来探秘一 下两宋时代的攒钱致富之道。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通过小游戏和构建与学生认知的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入氛围, 明确学习目标。
— 、 播 田万 垄 , 归仓 万 担 足温 饱 — — 农 业 的 发展 过渡:恩格斯说:“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生产部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不妨我们的第一桶金就从农业开始。 出示《耕获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取有关宋代农业发展的信息,探究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的总体情况,并试着从画作中展示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劳动力、耕作技术方面入手,分析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出示材料:“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 稻。” ——宋史《食货志》设问:宋代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宋代引进了什么优良的品种? 出示《宋代经济分布图》,解读宋代谚语, 说出当时全国的主要粮仓。 出示南宋辛弃疾的词与马远《踏歌图》,展示农民丰收后实现温饱的喜悦。 1.仔细观察画作, 挖掘画作的信息点尝试根据教师提供的角度入手分析南 运用地图教学法、图片教学法、史料
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教学法,
根据材料和课本 回答问题。 观察地图,找出谚语中“苏湖”的地点,回答问题。4.观察画作,体会宋代精湛的绘画技艺,感受农民的喜悦,体会粮食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从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史料、诗词及教材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
过渡:江南地区的富饶除以粮食为基础外,经济作物带来的收益也不容忽视。 5. 出示《宋代茶树和棉花的种植》分布示意图和《唐、宋茶叶产地和年产量》表格,引导学生说说宋代经济作物在南方的发展状况。 过渡:农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的生活所需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多数原料,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拥有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工艺技术与别致的审美,这也给宋王朝带来了巨额收益。宋人洪迈在《夷坚志》卷一中提到的“冀以小康”的梦想便离得不远了吧。 5.观察地图和表格结合课本,概括茶叶和棉花的发展情况。
二 、 凝 心百 业 , 躬身 百 事 迈小 康 — — 手 工 业 的兴盛 (一)纺织业 出示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观织图》及宋锦, 体会宋代丝织业的发达,出示 2014 年 APEC 会议各国领导人穿着宋锦的图片,体会中国传统技 艺的发展。介绍我国三大名锦,引导学生从地 点上得出宋代南方的丝织业已经超过北方的结 论。 出示宋代《纺车图》及《南宋棉毯》,由宋代棉花种植的推广引入,介绍南宋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过渡:宋代对美的追求不仅体现在纺织业,我们还可从器物上来探索宋人的生活美学,以宋瓷为例。 (二)制瓷业 出示材料:“宋代瓷器也大多追求单色, 定窑的纯白,汝窑的雨过天青,建阳窑 的乌金,都不再是色彩的炫耀喧哗,而 是回归到更加内敛含蓄、朴素的色彩本 质。”——蒋勋《汉字书法之美》以及 展示五大名窑的代表作品,带领学生感 受宋代制瓷技艺的高超。 2.出示《宋代著名瓷窑》分布示意图, 引导学生找出北宋瓷都景德镇以及观察 南宋著名瓷窑的分布,得出结论:南宋 时,江南地区成为了我国制瓷业中心。 介绍中国的英文来自于瓷器的英文,一方面印证了宋代瓷器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观看图片, 欣赏宋代的纺织作品, 感受宋代纺织技艺的高超和人民的勤劳智慧。 观看图片,欣赏宋代五大名窑,感受宋代制瓷技艺的高超和人民的勤劳智慧劳智慧,学习古代手工业者的匠心精神。 观察地图,得出结论 通过纺织业、制瓷业图片展示,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体会宋代手工业的发达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及文化自信, 学习古代手工业者的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 体现了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过渡:正因如此,宋瓷远销海外,成为海外贸易中的大宗交易品。1987 年,我国发现的一艘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便装载着大量的宋瓷精品。除此以外,南海一号长 41.8 米,宽 11 米也反映了两宋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发达。 ,
(三)造船业 1.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与《梦粱录》中 关于宋代船只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宋代造船 业的发达,并指出《清明上河图》中之所以船 舶往来不断,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修建了船坞。2.出示材料:“洋中不可住,惟视星斗前迈。 若晦冥,则用指南针,以揆南北。” 4.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船的种类、规模配置等方面体会宋
——(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提问:(1)提问:哪些城市造船业最发达? (2)若远涉重洋,如何保证顺利地抵达目的地? 过渡:宋代之所以大力发展造船业,很大一部 分原因在于提高海外交通能力,促进经济外交, 发展商贸,为产业创造更大增值空间。 代造船业的发达。
三 、 锦 铺四 面 , 远足 四 海 达富 裕 — — 商 业 贸 易的繁荣 1. 介绍前些日子较火的热门话题“地摊经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宋代摆摊指南。 阅读课本,回答: 如果你在宋朝,你会在哪些城市摆摊? 宋代允许摆摊吗? 你会在哪里设置摊位? 出摊时间如何设定呢? 你可以卖些什么? 你可以用什么来进行交易? 合作讨论后讲解: 最大的商业城市:开封和杭州 出示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地图,得出布局上的不同:市坊分开变成了市坊混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的店铺随处可见,得出宋代经商空间上的界限被打破。另通过《清明上河图》中虹桥两岸的“表木”浅探北宋开封的城市管理情况。 通过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介绍可在繁荣的商业街和大相国寺设摊,乡镇地区也有草市。 出示《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的招牌,引导学生观察招牌的特别之处,得出宋代出现了最早的商业广告和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出示宋代买卖物品的图片,帮助学生体会宋代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 1. 结合老师所给信息与教材,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感受宋代商业的繁荣。 结合热点采用情境教学法, 创设历史情境, 符合学情, 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兴趣。采用合作讨论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提取对于今日地摊经济乱像解决的经验, 体会先人的智慧, 具有借鉴意义。
(6)出示材料《文献通考》:“(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 私为券, 谓之交子, 以便贸易。”介绍最早纸币交子的出现。 过渡:为了成为这一时代最富裕的国家,宋朝 将眼光投向广阔的海外市场。 2. 播放视频:《海外贸易发达》,引导学生回答: 宋代有哪些著名的大商港? 结合教材《宋代海外贸易图》,说说宋代 海外贸易的路线与最远的所到地。 宋代为管理海外贸易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 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解读重点: (1)出示材料一:宋高宗说:“市舶之利甚厚, 若措置得宜, 所得动以百万计。”与材料二:“建炎二年至绍兴四年(公元 1128 年至 1134 年),泉州(市舶司)所交的税金相当于当时全国收入的十分之一。” ——大学教材《中国古代史》 可知海外贸易收入是全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2.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基本信息,回答问题。 视频学习法, 贴近学生生活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加直观生动地帮助学生提取信息和理解重难点。
过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使宋王朝进入了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当时的社会与经济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四 、 人 口南 迁 , 重心 南 移 甲天 下 — — 经 济 重 心南移 出示《宋代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要求学生填写完整,根据学生的答案, 在地图中得出宋代南方是经济技术最发达地区。 出示材料,合作探究: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出示《两宋赋税南、北所占比例表》,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南方,从而引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出示三幅地图:《汉代经济分布图》、《唐 学生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填写完整报告。 合作讨论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根据所示材料,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史料解释复杂历史概念的能力。 通过表格呈现, 锻炼学生分析表格, 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中期经济分布图》、《宋代经济分布图》,引 地图, 绘
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 制时间轴
程。 树立学生
的时空观
念。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再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外开放的包容,有效的海外贸易管理,都为宋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抒写了两宋三百多年富甲全球的生意经,宋朝上至宫廷下至百姓,开启了他们不差钱的逍遥生活。 宋代经济如此发达,为什么没有获得盛世的称号呢?是史学家太吝啬吗?当然不是,宋朝虽然如此发达,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武备太弱,宋一朝终未能完成中国的统一。 今天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我们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第三位的三倍。但我们也面临着同宋一样的境地,那就是台湾问题,这成为了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痛,好在我们从宋朝中汲取了经验与教训,在大力发展经济、科技的基础上,注重军队与国防建设,筑起了钢铁长城。如此又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时,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我们正在奔赴祖国统一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聆听 总结本课。
课堂小结 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后面的升华埋下伏 笔 。 结合时政通过对比宋朝与今日中国, 突出经济发展是根本, 说明大一统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维护大一统的家国情怀, 增强民族自信心。
课后作业 根据所学内容,可采用漫画、手抄报、小论文等多种方式完成一份《宋代经济发展的考察报告》。 复习所学,查阅资 料,完成作业。 运用个性化手段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