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石钟山记
苏轼
学习目标
1.结合语境揣摩语言,理解并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学习课文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精神。
作者回顾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与辛弃疾齐名称“苏辛” , 开创豪放派词风;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之一。
书画—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作品有《苏东坡全集》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时,游览了石钟山后,写了这篇文章。
文体知识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议—叙—议”的方式,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mount
mount
石钟山剪影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水潭,微风掀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到了唐朝李渤才访求它的所在地,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南边山石的声音重浊模糊,北边山石的声音清脆悠扬,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敲打后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mount
mount
思考:试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8A2B57A1C6B8F2C85CB0EAED40C4F82894BC2D39F64AE6627D776777574710C96A2982A5D0BB6553398D7E5F4D6303B11156A917EB4EF75F035612C03AD96E20
得 名 由 来 作 者 态 度 作 者
依 据
郦 道 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
疑 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
聆之,南声函胡,北
音清越,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余 尤
疑 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而
此独以钟名,何
哉?
内容: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作用:点明游览的地方以及心中的疑惑,为下文的记叙和议论做了铺垫。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人们所说的石钟山。寺庙里的僧人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块敲击它,硿硿地响,我本来觉得好笑,并不相信。到了夜晚,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坐着小船,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而山上宿巢的隼,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地鸣叫;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内心惊恐想要回去,却(听到)从水上发出(传来)巨大的声音,“噌吰”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
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的深浅,细小的波浪进到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冲击便产生这种声音。船调转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央,(上面)可坐一百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
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这些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但是记载得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肯乘着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不能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是世上没有流传(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是要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啊。
石钟山 ,素有“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之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城区,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公里。因山石多隙,水石相搏,击出如钟鸣之声而得名。 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击,响声如洪钟,故皆名为“石钟山”。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今人考察,认为石钟山得名因其“形声兼备”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关于其得名原因,明代有人认为,“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顾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既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记”,游记。本文是一篇因事说理的游记,记录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
游因——质疑
郦说——人常疑之
李说——余尤疑之
游历——解疑
夜游见闻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游感——总评:不可臆断有无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因事说理的游记
事 ——
理 ——
怀疑前人说法而夜游石钟山
探察其得名由来。
事不目见耳闻,
不可而臆断其有无。
{
———
依据
目的
<———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勃之陋”的一叹、一笑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
思考下列问题。
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
中者,或曰此鸛鹤也。
写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运用视觉、听觉,状形、摹声、绘态。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巨大的山石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
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
阴森森地要向人扑过来;
山上宿巢的老鹰,
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
在云霄中磔磔地鸣叫;
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
有人说这是鸛鹤。
山上
水上
动态
静态
此段描写的作用?
描写了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景象,烘托出作者亲往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伏笔。
思考
1.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
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
2.作者对以上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郦 元
士大夫
渔工水师
陋者
——言之不详
——不肯夜泊绝壁下
——知而不能言
(李渤)
——考击以求
(叹)
(笑)
所以不传
(惜)
一、通假字
南声函胡 同“含糊”,重浊模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中间是空的
2.自以为得其实 它的真相
那事情的真相
二、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
② 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
(二)名词作动词
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三、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
微风鼓浪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鼓瑟吹笙
鼓声
激荡,掀动
击鼓
弹奏
使君寿考
皇考讳镇(如丧考妣)
三载考绩
有囚实不杀人,而被考自诬
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老,年纪大
死去的父亲
考核,考试
拷问
考察,推究
敲打,敲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农者殆则土地荒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危险
大概、可能
通“怠”,懈怠
几乎、近于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始适还家门
处分适兄意
适得府吏书
少无适俗韵
而适类于予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到……去
出嫁
适合,按照
刚才
迎合,顺应
恰好
享有
焉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微波入焉
兼词,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 硿硿焉
词尾
如乐作焉
语气助词
而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
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1.判断句
此鹳鹤也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此世所以不传也
2宾语前置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余是以记之
3.定语后置句
石之铿然有声者
4.介词结构后置句
得双石于潭上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而大声发于水上
苏轼感慨“郦元之简”“李渤之陋”,有人认为苏轼自己的观点也未必完全正确,请分析文中苏轼考察石钟山的时间和结论,说说你的看法。
苏轼选择“暮夜月明”时进行考察,这个时间段不适合全面观察,细致考察,结论未必可靠;苏轼通过考察,探求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否定了李渤等人的说法,并据此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论断,认为凡事都必须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才能判断它的有和无,这否定了间接经验在人的认识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够准确的。
《春在堂笔记》卷七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呔镗鞯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①在作者看来,苏轼考察石钟山,以为其得名是因风水相吞吐而为声,这也没有探察到问题的根本。
②苏轼笑李渤考证石钟山命名的方式太粗糙,而作者认为苏轼与李渤犯了类似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