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11:0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燕 歌 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思考:
本诗中塑造了哪两种人物形象?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陇西行
陈陶(唐)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边城战士形象与卑微可怜的故乡思妇形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河边骨”和“梦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与对老百姓的深刻同情之情。
  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卢纶等。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
  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
高適(700-765)字达夫;世称高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渤海”,唐代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在当时与岑参并称“高岑”。在边塞诗中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歌颂了将士的战功,还陈述了边防策略。此外,还揭露了封建军队中将领与战士的矛盾,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悲壮”概括高适诗的风格。
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
此诗是有感而发。其所感之事,则与张公有关。张公者,张守珪也,当时担任着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的要职,主持北边对契丹军事;史载他曾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高适对此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燕国 摐金
征戍 旌旆
逶迤 碣石
塞草腓 玉箸
蓟北 功勋
yān
wēi yí
jié
shù
zhù
chuāng
jīng pèi

féi
xūn
预习检查
任务一:
朗读诗文,理解内容。
第一章
燕歌行
1.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2.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3.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4.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5.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6.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7.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8.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9.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10.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11.边庭飘摇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12.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13.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1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出师
战败
久围
死斗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骋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识。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狂风暴雨。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你我相看 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思考:
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
战事发展的顺序:
出师——失利——被围——死斗
(结局)
任务二:自主思考:
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什么事?哪些景?
人:将帅 士卒
士卒 思妇
事:战争
景:塞外秋景
  
第一层八句写出师,
   着力烘托气氛;
第二层八句写战败,
   揭示其原因;
第三层八句写被围,
   刻画相思之苦;
第四层四句写死斗,
   突出壮志豪情。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事——结 构
  
本诗塑造了几种人物形象?分别在诗歌中的哪些句子里呈现的?
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人——形象
一、赞颂士兵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
二、表现士兵离家远戍的痛苦。
三、谴责了将帅的骄纵荒淫。
四、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主旨
任务三:小组合作:
决胜边塞诗歌鉴赏的
三把飞刀
决胜边塞诗歌鉴赏的三把飞刀
1、找出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抓战争场面描写
2、把握思想情感,深挖含蓄的主旨
3、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1、本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描写了哪些边塞的意象?
金鼓、 旌旆、 碣石、 羽书 、
猎火、 狼山、 大漠、 塞草、
孤城、 铁衣、 征人、 刁斗
白刃、 沙场
2、对9.13.14.22句试作赏析。
多种意象有机组合成一幅荒漠沙场画面,整体给人萧瑟,凄凉,悲壮之感 。
任务一:自主思考
1、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自然条件恶劣,气候条件恶劣,
敌人凶猛善战,
将领与战士的矛盾。
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官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任务二:小组讨论
2、全诗以“李将军”作结,有什么深刻含义?
结尾提出李广,是古今对比。用这样的对比手法,强烈的表达出作者对现实中的领军将领的不满。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艺术特色:
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组主题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本诗的风格:
雄浑悲壮,风骨凛然
任务三:师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