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作业7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2-08 16:4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 )1.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 )2.下列加热装置中,获取的能量是由化学反应得到的是
①微波炉 ②燃气热水器 ③电磁炉 ④酒精灯 ⑤太阳灶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 D.②⑤
(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4.厦门大学郑兰荪院士的研究小组成功地获得了C50颗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5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50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一氧化碳
C.C50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D.C50的发现说明还有可能发现碳元素的其他未知单质
( )5.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防止恶性事故的发生,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下列物品中不准携带的是
①硫粉;②白磷;③蔗糖;④烟花爆竹;⑤食盐;⑥乙醇;⑦汽油、煤油;⑧石墨;
A.①②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⑦ C.②④⑥⑧ D.②③④⑦⑧
(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二、选择题(有一至两个选项正确)
( )7.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 )8.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右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A.说明CO具有还原性
B.说明生成物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C.说明CO和CuO的反应需要加热
D.可以防止有毒的CO气体对空气的污染,同时又可以充理学分利用能源
( )9.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温,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 )1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反之亦然。取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O和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到初始温度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CO和O2的体积比为2:1
B.生成的CO2分子个数为原来气体分子数的2/3
C.反应后气体的体积为原来的3/4
D.反应后的气体中C、O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三、填空题
11.2012年5月10日伦敦奥运圣火在希腊奥林匹亚采集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采集圣火是在太阳光下将火炬伸向凹面镜,将其点燃。凹面镜在圣火采集中起到的作用为 。火炬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 。
12.H2、CO2、CO、CH4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具有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之处(其它三种物质在这一点上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按要求及事例填写下表。
物质
该物质与其它三种物质不同之处
例:H2
组成上H2不含碳元素,其它三种物质均含有碳元素
13.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甲中的白磷未燃烧,而乙中的白磷发生了燃烧.
(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
(2)白磷(P4)燃烧的产物与红磷相同,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 。
(3)如仅用该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1/5,应做到:①白磷 ;②将锥形?瓶
B? 。③待热水流入A中后,关闭活
塞,保持导气管不移出水面,松开A上的橡皮塞。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C、D四个实验.请根据各个实验分析:
(1)A与C比较,设计较严密的是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比较,B实验设计的改进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改进的构想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森林或草原发生火灾时,灭火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在火势发展前砍掉树木杂草开出防火道阻止火势蔓延,就是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4)“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该实验明显与要求不符,所以将实验进行改进。请你思考同学改进实验的原因:(出现与“实验绿色”化不相符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需要添加的实验仪器即可)。
15.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
(3)实验室通常用 和 反应制取CO2;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16.如图所示的装置可进行多种实验(根据需要酒精灯可加网罩)。
(1)检验:如果通入的CO2中含有少量O2,装置中应放的物质
是(填化学式)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

(2)转化:将通入的CO2气体转化为CO气体,装置中应放的物质是(填名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除杂:如果通入的CO2中含有少量的CO,将CO除去,装置中应放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以C8H18表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
(1)在密闭容器中,将少量乙醇置于一定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现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23
4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x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出表中x的值为 ;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确定未知物W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 。
(2)通常可燃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越高,燃烧产生 W越多。则相同条件下,乙醇和汽油分别燃烧时,产生W较多的是 ;为了使乙醇汽油燃烧过程中少产生 W,应采取的措施是(任写一种) 。
18.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写化学式):
(1) A为 ,B为 ,
C为 ,D为 ,
E为 。
(2)写出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
反应② 。
19.有报道说,使用天然气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如下好处:
(1)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2)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因为是一种清洁能源,泄露不具有危险性
你认为上述宣传不合适的有   (填写序号),原因是            
20.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
(1)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 加工后的产品。
(2)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

(3)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70%的二氧化硫排放。可减少 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 。
21.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主要议题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上海世博会也大力倡导“低碳”生活理念。
(1)现代生产、生活所消耗的巨额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由于这些化石燃料的组成中含有 元素,因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汽油、汽油的成分复杂,本题用C8H18代表。
①C8H1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耗油量(均以汽油为燃料)和载客量如下表:
公共汽车
出租车
百公里耗油/kg
17.1
9.12
平均载客人数/人
30
2
乘公共汽车行驶一百公里,人均排放二氧化碳 kg。乘出租车行驶相同距离,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是乘公共汽车的 倍。
答案
1.B 2.C 3.C 4.D 5.A 6.C 7.BC 8.B 9.A 10.AC
11.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移走可燃物
12. 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三种物质不能 CO 有剧毒 其他三种物质无剧毒
CH4 同时含C、H两种元素,其他不同时含这两种元素
13. (1)氧气 (2) P4+5O22P2O5 (3)①足量 ②充满水
14. (1)C A不能确定燃烧需要氧气 (2)向水下白磷通氧气 证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3) 白磷先燃烧,后红磷燃烧,石子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或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除去可燃物 (4)生成的P2O5扩散在空气中 试管、橡皮塞
15.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B C(或E)(3)稀盐酸、大理石 2NaHCO3 Na2CO3 + CO2↑+H2O A D (4)防止CO2溶于水 没有
16. (1)Cu 红色固体变黑色 (2)碳 C+CO22CO (3) CuO CuO+ COCu+CO2
17. (1)①14 ②3:4 (2)汽油 通入足量氧气
18. (1)O2 CO2 CO H2 CH4 (2)①CH4+O2CO2+2H2O ②CuO+ COCu+CO2
19. (3) 泄漏可引起爆炸
20. (1)石油 (2) CO2 H2O (3)酸雨 温室效应 化石燃料
21. (1)C (2) ①114 2C8H18 +25O216CO2+18H2O ②1.7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