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唱歌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2.对歌曲的乐句做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3.指导学生用有气息支持的连音唱法和以柔和、甜美的音色表现歌曲,鼓励学生尝试进行简单的即兴创作和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演唱时体会摇篮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掌握音准
【设计意图】课前基础练习是基础也是必要的,力求贯穿每堂音乐课。强化学生认读音名及相对音高、音准的视唱及听辨能力;可以根据新课的知识点,有意识的设计练习,铺垫后面的教学内容。
(一)F大调音阶柯达伊手势辅助(熟悉F大调各音音高及位置)
1.S l d r m s l上行
L s m r d l s下行
2.歌曲中的旋律走向单音
(二)谱表上任指位置学生唱出相应的唱名(熟悉F大调各音位置及音高)
要求:按照歌曲的旋律指唱各音(熟悉旋律)
1.先不按节奏指
2.按节奏指名唱
二、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拉近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师:播放歌曲《摇篮曲》
问题:闭上眼睛聆听歌曲,想一想这首歌曲适合在什么情况下演唱?
答:聆听后回答
三、学唱歌曲 体会意境
(一)感受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生:聆听后选择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体裁
生:聆听后选择
3.介绍“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妈妈哄孩子睡觉的歌曲,曲调平静、舒缓、优美,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及安宁的音乐形象。同时摇篮曲也充满了母亲对孩子的浓浓爱意。
(二)分析歌曲(出示歌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运用对比、试唱等方法识读乐谱,找出小节旋律的一致性,将一致小节的谱子进行识读,感受音高的变化。注意调动学生情绪、把握课堂节奏,回答问题举手示意,规范课堂行为。
1.找到相同小节旋律并演唱
(1)确定小节数(按实际情况确定演唱遍数)
生:边听歌曲边数小节数、
师:安静、平静的心情聆听歌曲,放歌曲
生:聆听后回答
师:回答后点击屏幕出示小节数
(看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2)生识读双数小节歌谱,老师识读单数小节歌谱(给出一点时间,学生自己识读)。
师:比一比咱们谁识谱快
师生:共同识谱
(3)跟琴唱双数小节乐谱(两遍)
A师弹一遍,生确定音高后跟唱一遍
B划拍子跟唱双数小节乐谱
(4)找到相同小节的旋律并演唱
a同方式视唱歌谱,感受自己演唱的小节是否有旋律一样?
师生:边唱边体会
生:说出自己演唱旋律相同的小节
2、6、10小节是相同旋律 ;
8和12小节是相同旋律的,
b直接阐述老师的单数小节也有相同小节(点击幻灯片出现画框)
1、9小节旋律一样,8、12小节旋律一样。
(三)歌曲学唱
1.跟范唱演唱
强调4/4拍的强弱规律
板书:强 弱 次强 弱
(1)跟着伴奏用en来唱,一小节一换气。
要求:第一拍模拟碰钟敲击一下
板书:画碰钟
(2)对口型演唱(强调意境)
拿起碰钟每小节强拍敲击一下,鼓励唱的好的孩子们能再次拿起乐器。
(3)轻声唱词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纠正或强调
强调:其间会强调这这小节节奏:
对比演唱这两小节旋律
2.跟伴奏演唱歌曲
(1)师生接唱
(2)生生接唱
师:双响筒伴奏
(3)生齐唱
强调:最后一乐句渐慢的处理
师:双响筒伴奏
问:老师一小节敲击第一拍和第四拍分别敲击一下。
师:出示双响筒节奏谱
生:找几名同学双响筒伴奏
a强调演唱时的情绪和音色
b小组演唱
适当选其他组打击乐伴奏
c个人演唱
师:出示手铃伴奏谱
生:一生演示,其余小手铃跟奏
强调:速度、情绪、音色在歌曲演唱时的处理。
四、表现歌曲 情感升华
打击乐伴奏
五、小结
妈妈是最伟大的,从小把我们养育大,这首摇篮曲足以表达妈妈对我们细微的爱,回到家一定要给妈妈给长辈们演唱,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有好多作曲家都写了摇篮曲,如:勃拉姆斯 舒伯特课下我们去搜集,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