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教学设计
【课 型】:唱歌课
【授课年级】:二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时已了解了一定的音乐常规要求,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不错,他们爱歌唱、爱表演,求知兴趣很强,但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持久。并且学生之间的能力发展很不平衡,差异性大,歌唱时的声音状态与音准难统一,还不了解合唱活动及要求,没有和声概念,为合唱教学带来一定困难,需要寻求有效方法及手段进行指导改善。
【教材分析】:
这首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四二拍,F大调。歌仅用五个音写成,多为级进和三度音程的小跳,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从全曲的最高音开始,一拍一音进级而下。这是个简洁而能引起人们注意的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震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曲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加上急呼吸的运用,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句的完全重复,音乐上形成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这首简洁的儿歌,易于演唱和表演,多年来一直受到儿童们的广泛喜爱,成为低年级教材选用率较高的好歌。【教学目标】:
1.感受蜜蜂忙碌的情形,体验音乐旋律、节奏和蜜蜂“飞呀飞”形象之间的关系。知道蜜蜂是益虫。
2.通过聆听、随节奏棒律动、模唱等方式学会歌曲;利用按钟的伴奏,体会不同声部歌唱的区别,唱好简易的二声部。
3.能清楚的咬字、吐字,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二声部清晰准确。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的声音,咬字清楚完整演唱歌曲。
2.初步感受体验合唱的效果,二声部清晰准确。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达标意图 教学用具
导入部分新授部分拓展部分小结部分 听了解歌唱主题二、动一动,唱一唱,熟悉歌曲节奏唱一唱,熟悉歌曲旋律四、带词练唱歌曲五、背记歌词学唱二声部七、说一说 猜谜语。听歌曲、教师范唱,歌曲中歌颂的是谁?感受歌曲节奏(1)师用节奏棒模仿蜜蜂飞舞的样子,请学生用手模仿蜜蜂的翅膀,跟节奏飞舞。学生模唱节奏。分析节奏型疏密对表现小蜜蜂飞舞形象的关联。教师跟音乐伴奏唱字母谱,学生找找谱面有什么规律。分析乐句的重复特点。接龙唱,学生唱字母谱第一句、第三句,教师唱第二句。第一、第三乐句代入歌词。学唱第二乐句,并背记歌词。教师唱歌词,学生听记。学生听唱或说出歌词,教师把学生说对的歌词贴黑板上。拿走部分歌词,学生背唱。完整背唱歌词。提示歌唱的音色、音量、表情。6.二声部学习。教师扮演大黄蜂,敲击按钟,学生聆听教师范唱二声部旋律。说一说,听过大黄蜂唱后,发现了什么秘密?学生唱“大黄蜂”旋律。与录音范唱配合请学生唱二声部。分声部完成合唱。请学生说一说合唱的感受。完整演唱歌曲。10. 课堂小结。 熟悉歌曲旋律,揭示课题。从歌曲的节奏出发,逐步加深对歌曲的学习,了解节奏疏密与音乐形象的关系。感受字母谱,潜移默化了解音程关系,学习歌曲旋律。通过反复演唱和背歌词的小游戏,检测学生学唱效果通过大黄蜂和小蜜蜂的形象,解释合唱形式。加入简易的二声部,在歌唱实践中初步感受合唱的音响效果,培养学生合唱意识。 节奏棒,小蜜蜂头饰PPT歌词卡片大黄蜂头饰按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