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基础保分必背知识
1.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5.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主要是由Na+内流形成的。
6.神经冲动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7.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信号转换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8.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9.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主要有胰岛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10.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1.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
12.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反应速度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等特点。
14.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15.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6.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组成。
17.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18.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19.效应 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20.胚芽鞘的感光部位、生长素产生部位、生长素横向运输部位都是尖端,弯曲生长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2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造成背光侧生长素含量高于向光侧,因而背光侧生长快于向光侧,从而造成植物向光弯曲生长。
22.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23.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24.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称两重性。
26.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
27.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则可促进果实成熟。
28.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以上来源于Na+和Cl-。
3.血浆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4.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6.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7.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
8.激素、神经递质、酶和载体的比较
(1)激素和神经递质属于信息分子,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来调节靶细胞的代谢。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或解体。
(2)酶和载体都需要与物质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结构和功能不变,可再次发挥作用。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不在同一个器官。合成器官:下丘脑;释放器官:垂体。
9.关注免疫调节易混点
(1)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
(2) 细胞并不只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
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10.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作用不同
(1)尖端: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
(2)尖端下部:生长和弯曲部位。
11.无子番茄与无子西瓜的成因不同
(1)无子番茄: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该性状不遗传。
(2)无子西瓜: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变异,该性状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12.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1)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等。
(2)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于植物激素,它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