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
第一节第1课时世界人口分布和特点
一、选择题
读世界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回答1~2题。
1、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A.大洋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2、图示信息显示,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集中于沿海地区
D.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水源、土壤和气候反映出来;社会经济条件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水平、政策、交通和历史等因素反映出来。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3~4题。
3、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交通
4、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年)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黑河—腾冲一线”。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经济发展水平 D.历史
目前,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读图,完成5~6题。
5、占世界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6、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 )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坡和北坡人口垂直分布图。据此回答7~8题。
7、该山地可能是( )
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南岭
8、北坡的人口分布,海拔1500~2 000米较1000~1500米地带多,其原因是( )
A.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
B.气温高,降水多
C.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下图为某年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据此回答9~10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集中分布在(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
C.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
D.20°N~45°N和105°E~120°E的地区
10、图中P区域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交通 B.地形、矿产
C.矿产、土壤 D.热量、交通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下图为人类大陆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世界人口的分布(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大洋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北半球比南半球多
12.图中区域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是巴西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地区人口分布 ( )
A.平原多,高原少
B.北方多,南方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内陆多,沿海少
13.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经济
下图分别为澳大利亚人口、气候、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西部高原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大自流盆地 D.东南沿海地区
4.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交通因素
C.开发历史 D.矿产分布
二、非选择题
17、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西藏的人口密度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
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
(1)分析图1,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2)分析图2,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3,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洲。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19、阅读图表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生命 障碍 不利 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 低温 冷金属 粘皮
> 49 ℃ > 29 ℃ > 24 ℃ 21 ℃ ±3 ℃ < 18 ℃ < 10 ℃ < -20 ℃
(1)甲、乙两图及表格表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解释乙图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20、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由乡村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
据图中信息,概括攀枝花市人口分布的两个特点。
解析: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人口密度和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特点。人口密度的时空分布特点要结合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来分析。
答案: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2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据最新的数据显示(2017年),目前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共有13个,依次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其中,亚洲有7个。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1)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些?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
(2)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气候类型及特征是什么?
(3)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B
解析:可根据图示信息直接找出。
2.C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3.A
解析: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条件较差,该区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气候高寒,太阳辐射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因此A正确;青藏地区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水源较为丰富,因此B错;题干强调的是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C、D都是社会经济因素,因此C、D错误。
4.C
解析:导致“黑河—腾冲一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黑河—腾冲一线西侧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体部分,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落后,而该线东侧是我国中东部的主体区域,该区域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可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强,西侧由于经济较为落后,人口大量流入了东部地区,因此C正确;气候和地形对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因此A、B错误;历史对该线东西两侧的人口密度差异几乎无影响,因此D错。
5.B
解析:,依据图文信息,20°N~30°N占世界人口比重为23.2%,占比最大。
6.C
解析:南纬40°~50°之间主要是海洋,陆地面积小,故人口稀少。
7.B
解析:根据图中人口的分布判断:北坡的山脚人口多,说明山麓自然条件好,而南坡的山腰人口多,说明自然条件好;受西风带的影响,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气候湿润,而南坡则全年干旱。但南坡山腰的光照条件好。选B项。
8.C
解析:该山地地处中纬度,受西风带的影响,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气候湿润,形成山地草场。选C项。
9.C
解析:根据图例表示的城市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集中分布在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105°E~110°E的地区城市少。
10.A
解析:图中P区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或山麓地带,水源充足,交通线沿线对外联系便利,所以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交通。
11.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高纬度比低纬度少;大洋洲是有人类居住的六大洲中人口最少的,亚洲人口最多;东半球人口比西半球更多;北半球人口比南半球更多,故选D。
12.A
解析:世界上的人口按肤色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主要分布在图中的①地,故选A。
13.C
解析:由图示可知,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西北部人口稀少,C正确。
14.C
解析:巴西东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集中,河流对该地区人口分布影响较小,C正确。
15、D
解析:本题考查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的判读。读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西部高原地区、大陆内部地区、大自流盆地等地人口密度小,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大于100人/平方千米,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选D。
16、D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因素。结合图示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的历史悠久、经济发达而成为人口集中分布区。再结合矿产分布图与人口分布图对比分析,矿产资源对其人口分布影响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7、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不均衡,东多西少。(2)因为江苏省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3)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所以导致人口密度小。
答案:(1)东多西少(或不均衡)
(2)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
(3)海拔高
18、答案:(1)海拔200米以下的
(2)气候恶劣,终年酷寒
(3)南美
(4)低平 中低 沿海
19、答案: (1)河流 地形 气候
(2)温带 亚热带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适合人类居住。
20、 解析:人口分布特点主要是人口密度和外来人口的时空分布特点。人口密度的时空分布特点要结合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和面积来分析。
答案:人口密度差异大(人口分布不均);1965年后迁入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其他区域迁入人口少。
21、答案:(1)人口稠密区有东亚、东南亚、南亚、北美东部和欧洲,美国东部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历史悠久。
(2)7个人口过亿的亚洲国家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该气候最主要的特征。
(3)南极大陆由于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