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农业区位因素 课时作业(word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农业区位因素 课时作业(word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1 11: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图版(2019)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
一、选择题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交通
3、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产品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面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4~5题。
4.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隔坡梯田
C.坡式梯田 D.反坡梯田
5.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有利于(  )
A.调节大气温度 B.增加空气湿度
C.提高土壤肥力 D.增加日照时数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读图,完成6~7题。
6、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7、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城市的牛奶完全由甲城市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 )
①乙、丙两城市城镇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 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④乙、丙两城市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以色列自然条件恶劣,但其农业满足了国内95%左右的需要,且大量出口农产品,并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输出农用物资设备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恶劣自然条件表现在 (  )
A.气候湿热、旱涝频发
B.热量不足、冻土广布
C.风沙肆虐、台风频发
D.土壤贫瘠、水源奇缺
9.以色列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交通 B.光照
C.技术 D.市场
湖南省邵阳县地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丘陵占总面积的43.7%,是革命老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县政府立足本县土地、气候、种植习惯等特点,把油茶产业定位为脱贫致富第一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来扶持。据此,完成10~11题。
10、邵阳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致贫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1、邵阳县种植油茶在土壤、地形方面的优势是(  )
A.土层深厚 B.土壤肥沃
C.地势起伏小 D.坡地排水
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热量更丰富 B.机械化程度高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13.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是(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改种植玉米
读我国某地家庭农场的改进型大棚,完成14~16题。
14、一般来说,建造普通大棚改造的是农业生产的(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光照条件 D.土壤条件
15.与普通大棚相比,图示改进型大棚( )
A.占地面积小 B.建设成本低
C.用肥量少 D.用水量少
16.我国的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图示改进型大棚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
二、非选择题
17、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人文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18、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____________,耕地面积________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__,能为市民提供新鲜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__生产,因为__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发展种植业,最好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这样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
(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的需求,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______生产,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光照、湿度、通风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厌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斯里兰卡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世界三大产茶区之一。下图为斯里兰卡等高线地形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
(2)斯里兰卡的茶叶产量居世界前列,请结合材料分析地形对该国茶叶种植的有利影响。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生长在海拔300~600米处,喜温喜光,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山东烟台附近地区是其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果品低温保存效果好。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营养、药用和抗衰老的价值,2000年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销手段不断改进,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1)分析烟台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2)简述烟台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自然原因。
(3)针对大樱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保证其稳产的措施。
(4)指出烟台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的依据。
答案与解析
D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2.A
解析:决定农业生产规模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3.B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内陆,海洋湿润的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水源成为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4.B
解析:图2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适宜修建隔坡梯田。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均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较小的坡面修建。
5.C
解析: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减少了地表的水土流失,从而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6.D
解析: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靠近消费市场。
7.B
解析:阶段Ⅱ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城市运入,说明甲城市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奶制品的运输提供了支持。
8.D
解析: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土壤以荒漠土为主,较为贫瘠。故D项正确。
9.C
解析:由材料信息“其农业满足了国内95%左右的需要,且大量出口农产品,并向世界上60多个国家输出农用物资设备和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可知,以色列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故C项正确。
10.B
解析:据材料可知,邵阳县丘陵面积大,说明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平原面积小,B正确。该地纬度较低,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气候湿润,A、D错。该地能种植油茶,说明土壤不是致贫的主要因素,C错。
11.D
解析:邵阳县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土壤以贫瘠的红壤为主,A、B、C错。地势起伏大有利于排水,D对。
12.C
解析:图中丙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甲地黑土分布广,土壤更肥沃,C正确;甲地纬度高,热量不如丙地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属于自然条件,丙地水源更充足。
13.C
解析;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途径是选用优良品种,C正确;扩大播种面积和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改种植玉米会增加玉米总产量,但不会提高单产;提高机械化水平会提高生产效率,但不会提高单产。
14.A
解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生产技术等。大棚农业可以增加气温,改造热量条件。
15.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普通大棚相比,图示改进大棚中地面蒸发掉的水分在大棚顶部汇集,最终被收集起来作为灌溉水源,因此图示改进型大棚用水量少。
16.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改进型大棚中地面蒸发掉的水分在大棚顶部汇集,最终被收集起来作为灌溉水源,有利于节约用水,最适合在西北地区推广使用,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河西走廊符合。
17、解析:(1)从四地的地理位置条件看:A地靠近城区市场,交通便利,有河流经过,可布局易腐烂、需保鲜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B地交通条件、土地价格和市场条件相对弱化,但好于平原区的D地,可发展乳肉家禽畜牧业;D地地处平原,从地形、土壤和土地价格上看,宜发展粮食种植业;C地位于丘陵地区,适宜作为果树林区。(2)由于城市发展,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增多,使河流水质变差,处于城市河流下游的E地,蔬菜的灌溉水源易受到影响,城市西北方位于河流上游,有洁净充足的灌溉用水。(3)由于该城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光热、降水条件优越;从人文因素看,该地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发达,可以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
答案:(1)② ③ ④ ① 蔬菜等副食品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
(2)E地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易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劳动力充足,交通运输发达
18、解析:解答此题需综合考虑该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判断时可根据以下几点来考虑:(1)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2)不同类型的农业,单位面积的产值有很大的区别。(3)还应考虑这几种农业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生产所需水量的大小、产品对运输的迫切性等。
答案:(1)棉花 平坦 广(大) 蔬菜 水源 消费市场 乳牛 公路 消费市场 水果 丘陵
(2)耕地面积 水土保持
(3)温室效应 温室大棚
19、解析:(1)通过等高线和河流的走向可以判断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2)茶树具有喜温畏寒、喜湿厌水、喜光怕晒、喜酸怕碱的特征。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候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
答案:(1)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南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
(2)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候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
20、解析:第(1)题,仔细阅读材料,了解大樱桃的生活习性,可从烟台市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材料显示烟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那么其果品成熟期在春末之前,此时气候较为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由于其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所以烟台大樱桃基本没有农药污染,成为“绿色食品”。第(3)题,由材料可知大樱桃“最怕涝害和倒伏”,因而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季洪涝灾害;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等避免大樱桃倒伏等。第(4)题,仔细阅读材料,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可从绿色、营养、市场及运输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地形为平缓丘陵,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多。
(2)果品成熟期气候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
(3)开挖排水沟防涝;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等。
(4)大樱桃为绿色食品;营养、药用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渠道的拓宽(如电商等平台);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