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3.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3.5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1 15: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4页。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用简便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此外,学生刚刚掌握了积的变化规律,更有助于学生在此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用简便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的乘法运算,不论是口算还是笔算,学生对本课的基本算理和运算方法并不陌生,因为在第一学段,在学完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三位数乘一位数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简便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基本技能,所不同的是,仅仅是运算数据扩大到三位数乘两位数;而且,在刚刚学完例4的积的变化规律,更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掌握简便计算的算理和算法,所以,本节课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与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自行总结出简便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用简便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充分理解简便竖式的算理及算法,在理解中,学生能自发地将本课新知与旧知进行比较、联系,从而构建更加密切、完整的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学生能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培养独立意思和团体意思。在新知学习中,感受计算方法的类推思想。
【重点 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简便竖式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特别注意简便竖式中数位对齐的问题以及补 “0”的个数问题)。
难点:充分理解简便竖式的算理及算法,以及灵活运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技巧。
教具学具:课件 游戏卡片 学习单等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游戏,想参加吗 (生:想)
(老师逐一出示卡片上的口算题目,并指名回答,之后将题目卡片依次张贴于黑板右侧)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点?(生:乘数末尾含有0,此时,落下PPT上 “乘数末尾有0” 的帷幕)
师:那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PPT帷幕全部落下并及时板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请看大屏幕(PPT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孩子在游戏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很快地直奔今天的主题。)
二.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教学活动1: 850×15= 的简便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默读题目并指名在SEEWO屏幕上圈出关键信息,其他同学给予反馈。
(2)你们可以提出与乘法有关的问题吗
(3)你们又知道怎样列算式吗?(指名回答并及时板书850×15= 850×20= )
(4)学生尝试独立计算第一题,并请两名学生板演。
(5)请板演的两名学生跟大家分享计算的过程,其他同学给出反馈或补充。( 相机板书85×15=1275)
(6)把两道不同的竖式放在SEEWO 屏幕上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如计算结果都一样等特点)和不同点(此处看情况安排讨论环节)。
(7)提问: 0为什么要带下来?如果不带下来错在哪?(不带下来那结果只是85×15的积…)如果带下来又可以怎样正确理解这道简便竖式呢?(从数的组成与积的变化规律来理解)。(在学生讲到积的变化规律时候相机板书:
以及及时批注 85个十和1275个十)
教学活动1: 850×20= 的简便竖式计算方法。
(8)提问:观察比较850×15= 和850×20=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那你会算吗?请你们尝试一下。
(主要不同点:第一道算式只有一个乘数末尾有0,而第二个算式中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
(9)请2名学生板演(这里要从学生的方法中挑出可能列的两种简便算式),老师巡视辅导,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10)请2名板演学生分享计算过程以及可以怎样正确理解简便竖式的计算过程,此时,相机板书:,其次依然要从 ‘数的组成’和‘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方向去理解算理,明确两个(或者一个)0要带下来的原因。
(11)比较黑板上四道简便竖式,提问:哪些0是“补”来的,补“0”的个数跟什么有关系?哪些0是“乘”得来的?
(12)带下来的两个0放在哪?此处注意(虚线)右边的0要如何依次排开的问题。
(13)比较四道简便竖式,找出计算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此环节需要安排讨论交流以及指名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例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与试一试合并在一块更有助于孩子对比和总结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后,提出乘数末尾有0时,用竖式可以怎么算,以激活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并尝试算出结果,同时在随后的交流中帮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深化新知
(1) 现学现卖:学生独立完成3道算式并找出3份学生的案例进行分析,在SEEWO屏幕上集体批改订正。
(2) 数学急诊室:指名修改错题,并注意补的“0”怎么依次排开和简便竖式中数位对齐问题。
(3) 判断:主要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考虑问题的周全性;此题的方法主要是反例论证法。
(4) 速算小天才:结合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今天的新知,直接填写得数。本题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竖式时,能够快速口算或者笔算出正确答案,达到解题的自动化程度。(注意语言规范:一个乘数乘几(或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多少的方式说出解题过程)。
(5) 小小设计家:让学生自由发挥,并以“开火车”游戏汇报结果,注意:两个乘数末尾没有0也能产生出末尾含有0的积。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简便的笔算方法。“数学急诊室”给孩子一个放松的时间并且快速地改错以加深乘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一些细节问题,如不能忘记补0,而且注意补的第一个“0”要与(虚线)右边的第一列的0对齐,才能更加规范做题;判断题能够训练孩子的思维严谨性,思考问题的周全性,逐步加深理解了今天所学的知识。“速算小天才”是一道综合题目,既考察今天新知,又将积的变化规律与今天的新知建立了联系。使得孩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 “小小设计家”是一道半开放性的题目,便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和强化学生做题能力…..)
四.全课总结 自创歌谣 升华主题
学生解读,老师领唱,师生同唱同乐,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下课。
(设计意图:计算课本来就很难避免枯燥乏味,但要是有一个这样简单而轻松地歌谣来收官本节课,就能让孩子在欢快地节奏中歌唱今天所学。)
【板书设计】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8 5×1 5=1275 8 5 × 2 = 170
8 5 0×1 5 =1275 0 8 5 0×2 0 = 17000
【教学反思】
1.新课伊始:以口算抢答游戏的形式打开学生的“味蕾”,给学生机会去审题并在SEEWO上圈出关键信息,然后提出与乘法有关的问题;并且此课有一个闪光点,就是例题和 “试一试”的两道题目放在一起出示,没有破坏题目的完整性,也使得后面的计算和算法比较变得顺理成章。
2.新授:整个部分都是由学生主导的,独立计算—合作交流—学生讲解—提出质疑—总结方法。这样不仅仅使学生学到了新知识,还理解了算理,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本课总结:为了使得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算法到达自动化的地步以及为了让孩子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开心快乐,授课教师专门自编歌谣,师生同唱同乐。
×100
×10
×10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