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进行一些简便的运算。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请你猜一猜乘法运算会有什么运算定律呢?
乘法运算有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板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新授
1.问题创设,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请看: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师:是呀!一共踢毽子的人数是3个5相加,既可以列式5x3=15(人)又可以列式3x5=15(人)那这两个式子是什么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先同桌交流)
2.自主探索,获得规律。
(1)探索乘法交换律
师:通过这个例子同学们发现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积都不变呢?
师:请你仿照这样的格式,5X3=15 3X5=15 5X3=3X5每人再写出三个例子进行验证。
(展示学生举的例子并交流举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师:我们全班举了大量的例子证明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我们再来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理解,看看能不能解释这一规律。
从乘法的意义我们知道了任何两个数相乘,交换它们的位置相乘,所表示的意义相同,所以它们的积也相等。
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用字母式子怎样表示?(板书:乘法交换律axb=bxa)齐读概念。
(2)探索乘法结合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比较这两个运算定律你发现了什么?
师:是呀!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很相似,都是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只是运算符号不同。
师:那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乘法结合律会不会和加法结合律也很相似呢?如果我们把加法结合律的运算符号改成乘号,这个等式还成立吗?
师:请你用验证加法交换律的方法举例说明。(展示两个学生举的例子,并说一说举的例子说明了什么。再四人小组说说你举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交流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说,经过你们的验证这个式子成立吗?
师:谁能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们验证的规律。
师:能给这个规律起个名字吗?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学生齐读概念。
三、巩固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刚才我们探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会不会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1.根据乘法的运算律,在 里填合适的数,说一说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5x16=16x
5x(14x9)=(5x )x
(6x13)x5=13x( x )
2.比较每组上下两题,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7 x4x5 25x13x2
37x(4x5) 13x(25x2)
如果让你从每组中选择一题计算结果,你会选择哪一题?为什么?
3.
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乘积,学生抢答后交流,说说你们为什么答的这么快?
4.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
16x15x2 25x(37x4)
师: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就用乘法运算律计算较为简便。
5.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25x24 36x15
25x4x6 9x(4x15)
6.挑战场。
4x9x25
8x5x125x40
14x35
25x28
四、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猜想,观察与思考,自己举例验证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以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更加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