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二) (数据整理)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 例 1 和练习一 1-2 题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教学了例 1 数据的收集后进行教学的。学生在上一节课中经历 了简单的数据收集的过程,已初步体验了用调查法收集数据。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在 收集数据后,学习呈现结果的方式——统计表。并在综合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数据,感受数据背后丰富的信 息。
学情分析: 由于这次上课是特殊时期的一个教学活动,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 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通过圈一圈、数一数、填一填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进度,减慢 教学脚步,适应学生在家学习的时空。
教学目标:
1.回顾调查数据的过程,学习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结果。 2.能通过数据发现、提出问题并解答,培养初步数据分析的观念。 3.学习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体会统计的意义,加深对统计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的知识。
教学难点: 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决策。
教具准备: 课件、微课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境,引入新知
(一) 复习引入数据
出示例 1 情境图: 回顾上节课学校订新校服的情境,回忆投票、作记号、举手等方 法开展数学调查。
(二) 整理数据,呈现数据
1.出示订新校服的调查结果,引出表格。
2.教师讲解表格的填写方式。
在表格第一行分别记上红、黄、蓝、白 4 种不同的颜色,在表格的第二 行记下每种颜色对应的人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师小结: 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这个过程我们把它叫 做“数据的整理”。
(三) 依据数据,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 1: 全班共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通过求和解答。
2.出示问题 2: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吗? 引导学生通过 比较数据大小解答。
3.出示问题 3: 如果我们班订做校服,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做决 策解答。
4.出示问题 4: 那现在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 引导学生发现: 这只是一个 班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但不能代表“全校”情况。
5.小结全校选校服的方法。
二、练习巩固
(一) 回顾情境
1.出示练习一第 1 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关于本班同学最喜欢参 加哪种课外小组的人数”填写在统计表里。
2.课件呈现: 在统计表的第一行分别写上各种课外小组的名称,第二行,可以根据 收集到的结果,记下每种课外小组的人数。
(二) 回答问题
1. 出示问题 1: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引导学 生通过比较解答。
2. 出示问题 2: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解答。
3. 出示问题 3: 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小组? 喜欢这个小组的又有多少人? 课件模拟情 境呈现几位同学的想法。
三、综合运用
(一)出示练习一第 2 题情境图
1.情境引入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哪个季节,我们可以采取投票的方式进行。课件 呈现全班投票情境。
2.学生在课件图中数一数,并填在统计表中。
(二)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 出示问题 1: 1.最喜欢哪个季节的人数最多呢?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解答。
2. 出示问题 2: 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应安排在哪个季节? 引导学生根据数 据做决策解答。
3. 出示问题 3: 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课件模拟情
境,呈现几位同学的提出的问题并解答。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