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2 11: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小明观察到击剑比赛中当甲方运动员的剑(图中用“S甲”表示)击中乙方的导电服时,电路导通,乙方指示灯亮;反之,当乙击中甲时,甲方指示灯亮;下列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下列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新冠病毒的传播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冬日大雪纷飞 D.墙里开花墙外香
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4、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加强对进校人员的管控,学校对电动门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进校人员在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电动机方可工作开启电动门,用S1闭合表示体温正常,用S2闭合表示佩戴了口罩,则符合改造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是(  )
A. B.
C. D.
6、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B.手机的质量约20g
C.医用口罩面积约2dm2 D.家用空调制冷时电流大约是1A
7、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如图,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后的毛皮不带电
B.两金属箔带上正电荷
C.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D.用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橡胶棒带了电
9、两个轻质小球甲、乙,已知甲带负电,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不带电 B.乙带正电 C.乙带负电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如图所示,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干路电流为0.9A,则流经L2的电流为(  )
A.1.3A B.0.4A C.0.9A D.0.5A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_______。如题图所示,利用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说明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_______。
2、如图所示,某电子线路板上有一个由三个电阻、和构成的局部电路。已知通过和的电流分别为和,则通过的电流可能是______。
3、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示数为1V,则加在小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______V和______V。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要想R1和R2并联,则A是________表,B是________表。
5、当人触摸“静电球”时,部分头发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这是因为人触摸“静电球”时,导致这些头发带上了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带电后的头发会相互______的缘故。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的示数是8V,V2的示数是5V。求:
(1)电压表V1和V2分别测哪一部分电压?
(2)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
2、某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2安,则每分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多少?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A的示数是1.5A,电流表A1的示数是0.8A,则
(1)则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安?
(2)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
4、某同学做实验时,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S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所示,但当时没有记录清楚每个数据对应哪一个电表,请你根据电路图和电表示数解答问题:
(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为多少?
(2)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5、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V1、V2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2的示数为2.5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A,问:
(1)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若灯泡L1灯丝被烧断,则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小明和同组的同学们一起做“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的实验,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实验过程。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应将电流表______(选“串”或“并”)联在电路中;
(2)如图甲是小明连好的电路,如果他闭合开关,将出现以下中的哪种现象______;
A、一灯亮,一灯不亮
B、两灯都不亮
C、两灯都亮
D、无法判断
(3)聪明的小明同学醒悟过来,只拆除了一根导线的一个接线头,换接在另一个接线柱上就成了正确电路,请你在图中将小明同学纠正好的那根线接好,并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______;
(4)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如图乙(a)所示,为了提高准确度,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电流表的量程改用______;
(5)正确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如图乙(b)所示,则该处电流大小是______A;
(6)用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图中I1、I2、I3的电流,改变电源电压,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如图表,该同学根据实验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为支路电流的2倍,该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你提出改进的建议:______。
电流次数 I1/A I2/A I/A
1 0.16 0.16 0.32
2 0.22 0.22 0.44
3 0.26 0.26 0.52
2、小明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连接电路前,小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电压表没有______;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L1、L2;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AB、UBC、UAC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UAC=______(用公式表示)。
试验次数 UAB/V UBC/V UAC/V
1 0.8 2.2 3.0
2 1.0 2.0 3.0
3 1.2 1.8 3.0
(3)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减小实验误差
(4)某次测量时,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其读数为______V。
(5)如图甲所示,小明用电压表V测完灯L1两端的电压后,直接断开A点接线柱将其改接在C点,这样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电压表的______接线柱接反了。
3、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示了一个有盖的木盒,盒盖上可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盒内),如图1所示。
(1)当老师闭合开关时,两只小灯泡都亮了;断开开关,两灯泡又熄灭。根据上述现象,你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断定这两只小灯泡是串联的,你的依据是_______;
(2)经过检验,这两只灯泡确实是串联的,但在老师闭合开关的时候,细心的小华观察到灯L1亮、L2不亮。小明猜想灯L2不亮的原因可能是:①灯L2两接线柱CD短路;②灯L2发光太暗,为了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小明把灯L2从灯座上拧下来后,发现灯L1仍发光,则他的猜想_______(填序号)是合理的;
(3)排除故障后,他用如图2方式测量电流,他发现电流表甲和乙的示数分别为0.18A和0.16A,为什么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呢?小明认为电流先达到电流表甲,经过灯L2时被消耗了一些,因此到达电流表乙时会少一些。为了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以下操作不可行的是_______;
A.将乙电流表用甲电流表代替再测电流
B.将L1L2对调位置
C.将甲乙两个电流表的位置对调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
(4)小亮想借助这个装置“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他先将电压表接在L1两端并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2.4V;再测L2两端的电压时,他没有拆下电压表,只是将电压表原来接在A接线柱处的导线改接到L2右侧D接线柱上。他的这一操作错误是_______。
(5)小明分别测出AB、CD、AD间的电压并记录在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_______。
UAB/V UCD/V UAD/V
2.4 1.4 3.8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甲方指示灯和乙方指示灯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因此甲、乙指示灯为并联关系;同时,S甲控制乙方指示灯的工作, S乙控制甲方指示灯的工作,则S甲和L乙并联, S乙和L甲并联,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A.新冠病毒的传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扫地时灰尘飞扬,灰尘属于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冬日大雪纷飞,雪花是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墙里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进校人员在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的情况下,电动机方可工作开启电动门,即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电路才能接通,只闭合其中任一开关,电路不能连通,故两开关串联后再与电动机串联,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原子的核式结构是原子核处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冬季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故A不符合题意;
B.手机的质量和苹果的质量差不多,约150g,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用口罩长度约为15cm,宽度约为10cm,面积约150m2,约合1.5dm2,故C符合题意;
D.家用空调制冷时电流大约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
A.电压表和用电器并联,图中电压表与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故A错误;
B.图中电压表与灯泡L1和L2串联在电路中,且正负接线柱连接错误,故B错误;
C.图中电压表和灯泡L1并联,但正负接线柱连接错误,故C错误;
D.图中电压表和灯泡L1并联,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测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故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按触验电器金属球,两金属箔张开,说明摩擦后的毛皮带电,故A错误;
B.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两金属箔带上负电荷。故B错误;
C.验电器的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两金属箔分开。故验电器不能检验出橡胶棒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故C正确;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由图得,甲乙两小球相排斥,甲带负电,所以乙球带负电,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D
【详解】
由图可知,L1与L2并联,电流表A1测通过L1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L2的电流,电流表A3测干路电流;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通过L2的电流
I2=I-I1=0.9A-0.4A=0.5A
故选D。
二、填空题
1、50 相等 方向
【详解】
[1][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锡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由于金属锡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
[3]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方向。
2、6mA或14mA/14mA或6mA
【详解】
由图可知R1、R2、R3的连接方式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R1和R2并联后,再和R3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
I=4mA+10mA=14mA
②R1和R3并联后,再和R2串联,此时流过R3的电流为
I=10mA-4mA=6mA
③R2和R3并联后,再和R1串联,此时R1的电流应该大于R2的电流,而题目R1中电流是4mA,R2中电流是10mA,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故流过R3的电流可能是6mA或14mA。
3、1 2
【详解】
[1][2]由图得,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若电源电压为3V,电压表示数为1V,所以灯泡L1的电压为1V,灯泡L2的电压
4、电流 电压
【详解】
[1][2]当开关S闭合后, B并联在R1两端,可推测B为电压表,测量R1两端电压。假设A为电压表,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流经R2和开关S回到负极,此时电流不经过R1,不符合题意;若A为电流表,此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分别流经R2和开关S回到负极,流经电流表、R1和开关S回到负极,R1和R2并联,符合题意,故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5、同种 排斥
【详解】
[1][2]人触摸静电球时,静电球上的电荷通过手转移到头发上,于是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于是头发竖了起来。
三、计算题
1、(1)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2)3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后,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V1并联在电源两端,所以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并联在R2两端,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2)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阻R1两端的电压
U1=U﹣U2=8V-5V=3V
答:(1)电压表V1测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
(2)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3V。
2、12C
【详解】
解:由可知,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答:每分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3、(1)0.8A;(2)0.7A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L1支路的电流,因此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0.8A。
(2)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干路电流I=1.5A;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L2的电流
I2=I-I1=1.5A-0.8A=0.7A
答:(1)通过L1的电流是0.8A;
(2)通过L2的电流是0.7A。
4、(1)0.2A;(2)1.2V,1.8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知,两灯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图乙知,电流表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L1、L2的电流
I1=I2=0.2A
所以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为0.2A。
(2)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V2测L1两端电压,由图乙知,两电压表都使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分别为1.2V、3V,电源电压为3V,即V1示数为3V,V2示数为1.2V,即L1两端的电压为1.2V;
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L2两端的电压
U2=U﹣U1=3V﹣1.2V=1.8V
答:(1)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都为0.2A;
(2)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2V、1.8V。
5、(1)0.5A;(2)3.5V;(3)6V,0V。
【详解】
解:(1)因为灯泡L1和L2 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已知通过灯泡L2电流为0.5A,则通过灯泡L1电流为
(2)因为灯泡L1和L2 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电压表V2的示数为2.5V,即灯泡L2两端电压U2=2.5V。又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此时V2与L2并联后再与V1串联,V2与L2并联,由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并联部分的总电阻比L2的电阻还小,而V1的电阻比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大得多,则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几乎为0,电压表V1分得的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0V。
答:(1)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A,电流表示数为0.5A。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3.5V。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0V。
四、实验探究
1、断开 串联 B 0~0.6A 0.42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详解】
(1)[1]为保护电路安全,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应将电流表应与被测电路串联。
(2)[3]由图示实物电路图知道,闭合开关,没有经过两灯泡经过电流表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电流表内阻很小,相当于导线,电路将短路,两灯都不亮。
故选B。
(3)[4]两灯泡并联后与电流表串联,然后接入电路,实物电路图如下:
(4)[5]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如图2(a)所示,说明电流表量程选择过大,为使读数更精确,接下来的操作是:断开开关,将电流表的量程改用0~0.6A。
(5)[6]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示数为
0.4A+1×0.02A=0.42A
(6)[7]由表中实验数据知道,两支路电流相等,实验用同一规格的灯泡进行实验,具有局限性,为得出普遍实验结论,应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2、调零 断开 不相同 ① 1.2 不能 正负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在连接电路前,电压表指针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说明电压表在使用没有调零。
[2]为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断开。
[3]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时应选择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
(2)[4]由表中数据可知
, ,
故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3)[5]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寻找串联电路电压的普遍规律,故①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4)[6]由图丙可知,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则电压表示数为1.2V。
(5)[7][8]因已测量出L1的电压,与A点相连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与B点相连的为电压表的正接线柱;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如果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则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了,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这样不能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
3、不能 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和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都能控制整个电路 ① B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实验次数只有一次,不可以得到普遍结论
【详解】
(1)[1][2]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也能控制整个电路,因此不能根据两灯同时亮、同时灭判断两灯是串联的。
(2)[3]由题知,两只灯泡是串联的,闭合开关时,灯L1亮、L2不亮,串联电路各个用电器互相影响,不能独立工作,若灯L2两接线柱CD短路,把灯L2从灯座上拧下来后,电路仍然为通路,灯L1仍发光,故①猜想正确;若灯L2发光太暗(即L2是完好的),把灯L2从灯座上拧下来后,电路为断路,灯L1不会发光,故②猜想错误。
(3)[4] C.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图中造成两个电流表示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个电流表的读数误差或指针未调整,而不是电流达到电流表的先后顺序造成的;因此最简单的方法是将甲乙两个电流表的位置对调,再观察读数,然后与第一次的读数比较,故C不符合题意;
A.将乙电流表用甲电流表代替再测电流,再观察读数,然后与第一次的读数比较,故A不符合题意;
B.将L1L2对调位置,电流仍然是先达到电流表甲,不会影响两个电流表的示数,与第一次示数没有差别,故B符合题意;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此时电流是先达到电流表乙,若按小明的想法,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5]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他没有拆下电压表,只是将电压表原来接在A处的导线改接到L2的接线柱D上去了,会造成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所以他的做法是错误的。
(5)[6]本实验只做了一次实验,而没有进行多次测量,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规律,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