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15: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河南商丘·八年级期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
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2021·河南洛阳·八年级期中)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材料中“消息”是指( )
A.开国大典的举行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海南岛获得解放
3.(2021·河南商丘·八年级期中)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4.(2021·河南信阳·八年级期中)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迷梦,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新”体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③农民开始成为土地的主人
④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021·河南三门峡·八年级期中)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6.(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7.(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作为现代化的国家,立国就应确立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尚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因此不得不采取一种变通方法。这段话中的“变通方法”是指(  )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1954年宪法
C.实行改革开放
D.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8.(2021·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期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③采用公元纪年
④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上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制定新宪法
C.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D.筹建新中国
10.(2021·河南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此次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隆重召开,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1.(2021·河南周口·八年级期中)1949年7月,新政治协商合议辩备会向全社会征求国旗设计方案,在一个月零五天时间里,共收到来自国内外的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这一现象反映人民
A.绘画能力较强 B.热切盼望新中国成立
C.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12.(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如下图拍摄于1951年,结合图片内容给它起一个符合实际的名称( )
A.人民解放军攻占布达拉宫 B.西藏和平解放办法签订仪式
C.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 D.西藏僧、民欢迎解放军进驻
13.(2021·河南周口·八年级期中)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4.(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形成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百年国耻洗雪
15.(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上,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和1949年发生的三次大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要了解第三次“大革命”的历史,我们可以查阅的教材是( )
A. B.
C. D.
16.(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
17.(2021·河南平顶山·八年级期中)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生动片段:在政协会议上,关于新中国的国歌选定问题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选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国歌中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呢 其原因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是
A.学以致用 B.知耻后勇 C.居安思危 D.艰苦奋斗
18.(2021·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八中学八年级期中)开国大典,举国欢庆。参加过开国大典的张爷爷向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景,其中记忆有误的是
A.毛泽东按动电钮,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B.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28门礼炮齐鸣54响
C.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检阅了海军、陆军和空军
D.3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
19.(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是( )
A.个人的回忆录 B.庆典现场照片
C.有关历史评论 D.相关文学作品
20.(2021·河南南阳·八年级期中)如下图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对“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2021·河南周口·八年级期中)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创建新中国
B.实现祖国统一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22.(2021·河南许昌·八年级期中)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国家与不断增强的世界解放运动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革命的中心将转移到东方—中国和东南亚,为社会主义国家体系的不断形成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这里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二、综合题
23.(2021·河南焦作·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
(3)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4)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从此,我国进入什么社会?
24.(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一1949年9 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
材料二著名作家, 当时担任《大公报》记者的萧乾参加开国大典后,曾回忆说:“如果重生是奇迹,今天我看见5000年老中国的重生。老了时,我将拍着胸脯对我的儿孙们讲,开天辟地的一天,我在场!”
(1)“材料”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在当时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
(2)材料中“开国大典”是哪一天
(3)依据材料和所学如识,分析萧乾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4)在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5)当你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庄严时刻时,你的内心会想些什么
25.(2021·河南漯河·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一直在寻梦、追梦,并为实现这些美丽的梦而努力着。
独立梦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圆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材料三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材料一中图片所示文件有怎样的作用?
(2)中华民族独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这次独立梦的实现在国内、国际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26.(2021·河南许昌·八年级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这次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材料二
材料三 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1)与材料一会议的决定有关的是下列哪些图片?
(2)材料二的图片中说话的人物是谁?他向全世界宣告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那天”是哪一天?材料的内容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一规定反映出当时《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为了筹建新中国,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推行,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政协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C排除。故选择D。
2.C
【解析】
根据“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结合所学可知,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项正确;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排除A项;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排除B项;海南岛战役为人民解放军在尔后的解放沿海及其他岛屿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的成功经验。海南岛战役后不久,人民解放军又成功地攻取了万山群岛,至此,中南地区全部解放。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解析】
依据题干“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知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新中国建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A正确;1950年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农民获得土地,翻身解放,不符合题意,B排除;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符合题意,C排除;1997年香港回归,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洗雪了百年国耻,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A。
4.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中国新社会的主人,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向新社会迈进。①②符合题意,即A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使农民开始成为土地的主人,③不符合题意;召开了政协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④不符合题意,由此可见,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择A。
5.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ACD三项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
根据题干反映“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明我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所以才会有今天“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D符合题意,ABC均不能从材料中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7.A
【解析】
据所学知,国家的“根本大法”指的是宪法,新中国成立后在1954年宪法颁布之前,《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所以材料中所说的“变通方法”就是颁布《共同纲领》。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注意识记区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的内容及其地位。
8.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以《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不是政协会议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①②③④形式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结合排除法解答问题,掌握政协会议的内容。
9.D
【解析】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由材料“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邀请留居上海的宋庆龄北上参加一场重要的会议”的会议,可知次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是筹建新中国,D项符合题意;A项是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的任务,B项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重要内容,C项是1949年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均排除。故选D。
10.A
【解析】
据题干“毛泽东在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工作”是指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A符合题意;1954年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排除;1953-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C排除;20世纪80年代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D排除。故选择A。
11.B
【解析】
本题通过国内外人士对于新中国成立的热切期望与拥护反映出了国内外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盼望之情,故选B.
A选项绘画能力较强并不是本题考查的主题,也不符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主题;
C选项《共同纲领》规定我国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但题目中主要通过人民对新中国国旗的重视程度体现对新中国成立的期待,C选项与题意无关;
D项,1949年9月中华大民共和国还未成立,巩固新生政权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B选项。
1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和平进驻拉萨。ABD不能正确解读图片信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3.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民族独立;1979年,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富起来,故是民族振兴;2009年,中国以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地位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故是民族崛起,故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4.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京剧演员梅兰芳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点,故B符合题意;在清朝,京剧艺术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完成是在1952年,故C不符合题意;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百年国耻洗雪,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D
【解析】
根据题干“公元前221年、公元1911年和1949年发生的三次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第三次“大革命”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1949年之后的历史,属于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查阅的教材是八下课本,D正确;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历史内容是中国的古代史,排除AB;八年级上册历史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排除C。故选D。
16.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17.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国歌中还保留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今天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仍然不能丢。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没有联系,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读了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他按动电钮,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随后,盛大的阅兵式开始,朱德任检阅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人民海军和陆军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以整齐的步伐由东向西通过主席台,人民空军的飞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检阅。3小时的阅兵式结束后,举行了盛大的群众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了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因此其中记忆有误的是B,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9.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现场照片是对开国盛况的真实纪录,是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ACD三项均经过了人为加工,是第二手史料,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1949年的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指的是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排除;B项指的是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排除;D项指的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故选C。
21.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由此可见,这里的“工作”是指创建新中国。故A符合题意;实现祖国统一是我国一直在努力完成的任务。故B不符合题意;进行土地改革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恢复国民经济与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作了准备,与会代表的工作指的是为创建新中国作准备。
2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解放力量”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壮大了世界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为社会主义体系的不断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B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不合题意。A错误;三大改造和抗美援朝战争都是在建国后的历史事件,与题意不符。CD错误。综上故选B。
23.(1)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2)《义勇军进行曲》;聂耳。
(3)国庆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新民主主义社会。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开国大典的相关内容。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发生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上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其曲作者是聂耳。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国庆节的相关内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此后每年的10月1日定为我国的国庆节。
(4)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过去,我国从此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走向社会主义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4.(1)《共同纲领》
(2)1949年10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任意两点)
(4)《义勇军进行曲》
(5)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珍惜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拯救中国;警钟长鸣,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意思相近,答出两点)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如识可知,萧乾这样说的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在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乐曲是《义勇军进行曲》。
(5)当我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庄严时刻时,我的感想是: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珍惜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真正拯救中国;警钟长鸣,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25.(1)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开国大典;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外: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材料一中图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作用是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
事件: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标志。意义:根据所学可从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国际上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等方面来回答新中国独立的重大意义。
(3)
根据材料三“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可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可从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民族大团结等方面进行回答。
26.(1)AC
(2)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解析】
(1)根据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中央人民政府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A项是国旗,B项是国徽,C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AC选项符合题意。
(2)根据材料二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开国大典,说话的人物是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它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据材料三“那天早晨是阴天,下午却放晴了,真是老天也和万民同庆。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副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升国旗(同时鸣礼炮,礼炮毕);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开国大典的描述,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注意掌握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