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下五单元一小节 用线段图解决和差问题
小慧:同学们,你们喜欢收集邮票吗?
小微、可可:喜欢。
小慧:小宁和小春也是集邮爱好者,我们来看看小宁和小春收集的邮票情况吧,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你们能算出两人各有多少枚邮票吗?
可可:题目中知道了小宁和小春共有邮票72枚,小春比小宁多,而且多了12枚,要求两个人分别有多少枚邮票。
小慧:这道题目数量关系比较复杂,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将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小微:老师,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
小慧:小微说的真好,我是这样画线段图的。你们能根据题意把这个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可可:小宁和小春一共有72枚邮票,所以这里填72枚,其中小春比小宁多了12枚,这里填多12枚。
小慧:把线段图填写完整之后,你们能看着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吗?
小微:老师,我发现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我们可以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列式为(72-12)÷2=30(枚),小春的邮票枚数是30+12=42(枚)。
可可: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两倍,可以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列式为(72+12)÷2=42(枚),小宁的邮票枚数是42-12=30(枚)。
小慧:怎么来检验这两种方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微:我算出小宁的邮票是30枚,小春的邮票是42枚,两个数相加邮票总数是72,而且小春比小宁刚好多了12枚。计算正确。
可可:我先算出小春的邮票数是42枚,再算出小宁的邮票枚数是30枚,40+30=72(枚),42-30=12(枚)。计算正确。
小慧:你们两个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小宁有30枚邮票,小春有42枚邮票。通过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小微:我发现有些比较复杂的题目,直接分析会比较难理解,如果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能使数量关系更加直观也更清楚。
可可: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更容易找到解题方法。
小慧:你们说的都不错,最后不要忘记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的已知条件才算是解答正确哦。
小微、可可:我们记住了老师。
小慧:你们还记得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吗?
可可:在学习倍数时,我们通过画一画、圈一圈,认识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小微:探索周期排列的规律时,我们会画图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找出规律。
小慧:不错,解决问题时经常要画线段图或示意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吧。
看图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小慧:科技书和文艺书一共有105本,文艺书比科技书少了15本。求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小微:我发现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总数减去15本,等于文艺书的两倍,所以我先求出文艺书的本数。
(105-15)÷2=45(本)
45+15=60(本)
所以文艺书有45本,科技书有60本。检验一下,两本书合起来一共有105本,其中科技书比文艺书多了15本,计算正确。
可可:我发现拿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总数加上15本,等于科技书的2倍,所以我可以先求出科技书的本数。
(105+15)÷2=60(本)
60-15=45(本)
科技书有60本,文艺书有45本。检验一下,两本书合起来一共有105本,其中文艺书比科技书少了15本,计算正确。
小慧:你们真是太厉害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真是认真的孩子。看来,只要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管遇到再难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轻松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