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山谷静悄悄》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山谷静悄悄》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4-11 15: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歌曲《山谷静悄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山谷静悄悄》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正确运用力度记号mp p pp和渐弱 渐强
2学会歌曲《山谷静悄悄》,并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歌曲的意境想象
教材分析:
《山谷静悄悄》是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艺术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歌曲一开始用“× 0 × 0 ×- ”的节奏、很弱的音量,把我们带到了宁静的山谷中,然后节奏紧缩并运用了切分节奏,描绘充满生机的美丽山谷,使人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前三段歌词分别描绘了山间的景物,富有动感,从“烟雾” “花”、直至“溪流” 、“野兔” 动感不断增强。在四小节间奏之后,“地质队叔叔”的出现,打破了原来的寂静安详,使山谷顿时热闹起来,锤子击石的叮咚声和溪水声交织成一支美妙的乐曲在山谷中回荡。
四段歌词虽都配同样的旋律(第四段的旋律稍作变化),但由于歌词在形象、意境上有丰富细腻的变化和发展,歌曲很能使人们对山谷中的美丽景色产生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
力度记号的识记和运用。
教学难点: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音乐教学必须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力度记号从识记到运用,最后去表现音乐所塑造的美好形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大家想外出游玩吗?你想去哪里呢?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和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好吗?
1.认识力度记号
(出示课件)这是哪里?山里空气真好啊,我们一起来个深呼吸吧,融入山林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真想在山上大喊一声啊:真美啊,-------,山谷里会有什么声音?(回声)为什么会有回声呢?(山谷很静)指名模仿回声。
师:回声会越来越小,我们可以用力度记号来表示
mp p pp
请学生分组进行回声练习。
2.这么美的环境,如果能再配上一首美妙的歌曲多好啊。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山谷中的静这一重要特点,同时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强弱记号的应用方法。
二 初步聆听,感受歌曲
1.放课件: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师:你有什么感受?歌曲的力度怎么样?表达的气氛是热烈,伤心,还是优美呢?
出示课件:轻柔 优美的
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唱?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歌曲,出示课件。学生齐读歌名:《山谷静悄悄》。提示学生用轻声读。
(设计意图:)力度的学习和掌握是本课的一个难点,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初听歌曲中继续体会山谷中的寂静。
三 、学习歌曲、
1、 师范唱第一段,学生仔细听听,第一段唱到了哪些事物?(雾 烟)问:为什么会有雾 雾又为什么会变成烟呢?(空旷静会有雾,风吹散了雾,就像烟一样飘走了)
教师示范风吹得声音,讲解力度记号:渐弱。
学生一起模仿渐弱的风声。用手模仿和读歌词:薄薄的雾,淡淡的烟。
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第一段歌词。
(设计意图:)在歌曲中的渐强和渐弱通过以风吹薄雾的直观感形象的让学生感受到其力度记号的特殊作用。
2、师范唱第二段,学生仔细听听,第二段唱到了哪些事物?(杜鹃花 红梅花)引导学生注意控制声音来唱。
3、 放手请学生学习第三段。
4、 完整的演唱1---3段。
5 、山谷里还有什么呢?师范唱,学生回答(地质队员)引导学生学唱。
6 、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山谷又恢复了宁静,注意引导学生唱好,渐弱---PP
7 完整演唱歌曲。
8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的意境。
(设计意图:)歌曲的学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师生互动学习,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的自觉活动更加富有趣味性。
四、拓展
为编创歌曲
师:同学们,山里还会有哪些声音呢?我们来唱一唱吧。
引导学生编创
(设计意图:)通过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可以发挥想像进行主动的歌词创编,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四 总结
今天这节音乐课,你有哪些收获?
美丽的大自然有无穷无尽得奥秘,让我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