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讲考):2022中考历史三轮 热点11 逢“十”周年热点一遍过-世界近代史【精品课件+真题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背讲考):2022中考历史三轮 热点11 逢“十”周年热点一遍过-世界近代史【精品课件+真题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2 08:57:45

文档简介

热点11 逢“十”周年热点一遍过-世界近代史
1.(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一模)观察下组作品,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欧洲文学繁荣 B.雕塑艺术高超 C.人文主义思想 D.绘画艺术精湛
2.(2017·全国·中考模拟)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3.(2022·重庆·一模)以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拉斐尔 B.《罗密欧与朱丽叶》——彼得拉克
C.《神曲》——但丁 D.《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
4.(2022·广东肇庆·一模)下图所示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
A.人们追求世俗的精神享受 B.教会的精神独裁土崩瓦解
C.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理性” 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大发展
5.(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某历史书籍的一个章节题目是:在巴哈马群岛巡航(1492),其正文写道:“岛屿数量众多,个个葱绿、平坦、肥沃,从不同方向向他发出邀请。他船上的印第安人比画着暗示他,这里的岛屿数不清,而且岛上人口稠密,彼此处于交战状态。……(他)确认自己正置身于马可·波罗所描述的群岛之中,这些岛屿远离大陆,分布在秦或中国那浩瀚的大海上。”书中的“他”应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6.(2022·广西贵港·一模)2022年是哥伦布首次航行的530周年,某校某班的同学想排练一部历史剧《哥伦布远航》,以此礼赞那个大航海的时代。下面是他们剧本中的几句台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哥伦布坚信地圆说 B.哥伦布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
C.哥伦布穿越的是大西洋 D.哥伦布西航给西班牙带来了预想中的财富
7.(2022·江苏盐城·一模)恩格斯:“哥伦布发现美洲时,他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段话说明新航行开辟( )
A.推动了社会变革 B.实现了物种交换
C.带来了殖民灾祸 D.加速了人口迁移
8.(2022·四川成都·一模)结束了第一次航行的哥伦布说“我展开国王的旗帜,公开宣布我们最幸运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而他自己则当上了这些岛屿的总督;国王也与麦哲伦船队签署协定“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体现了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B.销售欧洲商品获取利润
C.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从殖民地获取巨额财富
9.(2022·广东·模拟预测)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
A.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10.(2022·江苏·美琪学校一模)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流向 物种
从美洲传出 玉术、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羊驼、美洲鸵等
传入美洲 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黄瓜、豌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A.美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C.郑和下西洋拓展了世界市场 D.新航路开辟导致殖民扩张
11.(2022·河南焦作·二模)绘制时序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下面的时序坐标表现的主题是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12.(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2022年2月1日,中法音乐会面向全球近3亿法语观众播出,传递了“和平友谊与爱”。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是因为《人权宣言》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C.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法典 D.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13.(2022·河北唐山·二模)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14.(2022·山西晋中·一模)下图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 )
A.《拿破仑法典》《独立宣言》《权利法案》
B.《权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拿破仑法典》
C.《独立宣言》《权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
15.(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描述的历史人物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是(  )
A.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 B.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C.颁布了《民法典》 D.推翻了欧洲封建统治
16.(2022·河南洛阳·模拟预测)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D.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17.(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比较是学习历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依据下列表格材料,将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点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
①都是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都是南方叛乱各州分裂国家挑起的内战
③都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都改变了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
18.(2022·安徽芜湖·一模)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
19.(2022·湖北咸宁·一模)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022·陕西渭南·一模)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份文件的颁布
A.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B.成为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爆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避免了美国分裂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21.(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100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这一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中国与西方崛起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2.(2022·湖北·官渡口镇初中模拟预测)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某校九年级(1)班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最先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材料一如图《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在这个亭子周围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当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利。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文字材料中的“和平停战宣言”指的是哪一文件?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权利法案》延续了该“宣言”中的内在精神的观点?
材料三:18世纪中后期法国三个等级情况统计表
等级 成员组成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承担税收比例(%)
一 教士 0.4 10 0
二 贵族 1.6 25 0
三 农民、商人、工匠 98 65 100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英)乔治 威尔斯、(美)卡尔顿 海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后期法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文字材料中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什么?简述材料中“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的扩展】
材料四: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上述历史事件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你认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共36张PPT)
中考
复习
逢“十”周年热点一遍过
世界近代史
2022
背讲考
热点11:中考热点复习
世界近代史
Conents
目录
中考 复习




热点话题
考向预测
考点链接
典例剖析
热点话题

逢“十”周年热点-世界近代史
时间 周年数 事件经过 意义或相关事件
1452年 570 达芬奇出生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1492年 530 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与世隔绝的状态
1522年 500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1792年 230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大革命摧毁了君主专制,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1812年 210 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 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
1862年 160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考向预测
01 达芬奇出生570周年
02 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530周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500周年
0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230周年 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210周年
04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0周年
考点链接01
达芬奇出生570周年
文艺复兴运动(14—16世纪) 背景
方式
过程
实质
代表
意义
①14世纪中叶,意大利工商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人文主义)
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16世纪达到高潮。
①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束缚,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 ;②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③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考点链接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考点链接
(2021·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文艺复兴的强大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精神和教会的愚民政策不能再钳制广大民众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文艺复兴促进了(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D.古希腊罗马文化再生
(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14-17世纪初,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这场运动采取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但对古典文化并非是简单的“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实质上是……
A.一场反对宗教信仰的运动 B.文学艺术的革新运动
C.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运动 D.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C
D
模拟预测
材料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人文主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原因:基督教会势力强大,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材料中的“古代幽灵”指什么?根据材料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史料实证
史料研读
论从史出
材料所述的“古罗马热”是指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古罗马热”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文艺复兴。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材料 在14世纪,面对重新发现的古罗马世界湮灭已久的美,整个意大利都患上了 “古罗马热”,为此如痴如醉……人们不再寄望于来世,不会把一切都寄托于缥缈的天堂,而是努力地在现世找寻幸福。很快古罗马的热潮席卷了整个欧洲。
——摘编自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给孩子的人类简史》
史料实证
考点链接02
02 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530周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500周年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 条件 航线 向东
向西
意义 ①经济根源: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根本原因)②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倡导的开拓冒险精神,通过海外扩张对外传播基督教;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道,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直接原因)
①客观条件: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说”的流行,地理知识的丰富等;
②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个人努力等。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②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葡萄牙的支持: ①1487—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②1497—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西班牙的支持: ③1492年,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④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实现第一次环球航行
考点链接
航海家 国籍 支持者 航海时间 航海路线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
葡萄牙
1487年
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葡萄牙
1492年
1497年—1498年
1519年—1522年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开辟通往印度和东方的新商路
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
考点链接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不同点 开始
实质
相同点 背景 影响 联系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
西班牙、葡萄牙
意大利
都受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新航路开辟发生在文艺复兴期间,故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文主义思想赋予了航海家敢于开拓、创新和冒险的精神;新航路的开辟,也有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考点链接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不同点 目的
性质
影响
相同点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掠夺财富,开拓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大西洋沿岸的贸易繁荣
(1)都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都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3)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4)都得益于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5)航海者都具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朝贡贸易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考点链接
迪亚士是功败垂成的悲情英雄
——最终怯于好望角狂风怒号中
哥伦布是毁誉参半的独门侠客
——敢往大西洋腹地深入前进
达·伽马是修成正果的无畏勇士
——最先开辟了欧非亚航线
麦哲伦是无坚不摧的异乡孤魂
——环球航行死于菲律宾群岛
考点链接
(2022·内蒙古鄂尔多斯·一模)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强盗,欧洲人则认为哥伦布是功臣,造成这两种不同看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各自立场的不同 B.经济水平不平衡
C.地理环境的迥异 D.知识水平的差异
(2022·湖南益阳·一模)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A
C
模拟预测
(1)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图示反映了世界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史料实证
材料 对西方来说,哥伦布毫无疑问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在美国,设有专门的哥伦布日,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让地球开始连为整体,开辟了历史新纪元。在美国不少城市,都竖有哥伦布的雕像。
史料研读
论从史出
根据材料判断美国对哥伦布充满好感的原因是什么?
“发现”美洲新大陆,地球连为整体
史料实证
考点链接03
03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230周年
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210周年
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根本原因
理论准备
导火线
发展进程
性质
意义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③制定宪法: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④高潮: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内乱,打退进攻,把大革命推向高潮。
①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5月,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②发展:1789年8月,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革命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链接
拿破仑帝国(1804—1815年) 夺权 建立 统治 措施 内

覆亡 1799年11月,拿破仑·波拿巴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
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成立,拿破仑加冕称帝。
拿破仑十分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他主持制定了民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的参照蓝本。
在战场上,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拿破仑大军所向披靡,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在废除各地封建特权的同时,也对当地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大败而归。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考点链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根本 原因
开始 标志
领导人和阶级
结束标志
文献
结果
性质
共同点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640年议会的重新召开
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
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
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华盛顿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1688年“光荣革命”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94年,热月政变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确立联邦共和制政体
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都是资产阶级革命,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考点链接
思考: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 同 点 根本原因
性质
领导阶级
斗争方式
颁布文献
结果
影响
启示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都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
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①都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
②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秩序,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①思想解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新制度战胜旧制度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②民主和法制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切实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
考点链接
文献名称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颁布时间
颁布机构
核心内容
历史意义
相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689年)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776年)
法国大革命期间(1789年)
英国议会
大陆会议
制宪会议
反对封建专制,限制王权
反对殖民统治,宣扬自由、平等
宣扬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确立君主立宪制
标志着美国诞生
纲领性文件
①都体现了资产阶级倡导的民主思想,都有助于资本主义法治社会的建立;
②都反映了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趋势;
③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都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考点链接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和自由平等(或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法律上公民平等)。 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对欧洲社会发展进程有何影响。
材料 《拿破仑法典》……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权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考点链接
材料 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又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唯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
史料研读
论从史出
根据材料指出,法国革命同英国革命相比有何不同?请举出两个以上史实予以说明。
(2)不同:法国革命更彻底。史实:通过法令,废除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人权等原则;制宪会议制定宪法,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框架;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任答其中2点即可)
考点链接
考点链接04
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0周年
奴隶制的存与废
考点链接
美国内战(1861年—1865年) 原因
焦点
进程
性质
意义
①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美国南方种植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为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成为南方挑起战争的借口。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方力图扩展奴隶制,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
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②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参战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③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①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②经济上: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并未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
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而不是解放黑人奴隶
考点链接
南北方矛盾的具体表现 问题 北方 南方 焦点
劳动力 问题
原料问题 关税与市场问题 新增土地 问题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大量棉花等工业原料
将棉花等工业原料输往英、法等国
要求提高关税,抵抗外国商品的输入,扩大国内市场
为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
在西部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
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在西部建立新的蓄奴州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考点链接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比较 相同点 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内容 黑人奴隶和农奴都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获得了人身自由
影响 都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都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 方式 ①美国——革命方式:无条件地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
②俄国——改革方式: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块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实质是借机对农民进行掠夺
影响 美国废除奴隶制较为彻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考点链接
项目 美国独立战争 1775—1783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4
根本原因
性质
颁布重要文件
历史意义
历史启示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的资本主义发展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宣言》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矛盾不可调和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国家强大的前提;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考点链接
美国总统 主要贡献 美国发展阶段 总结
华盛顿 建国
林肯 巩固统一 罗斯福 危机与调整 领导独立战争获胜,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领导北方赢得南北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实施“新政”,加强了资本主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维护
都推动了美国的发展,促使美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
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总统
考点链接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种“解放”
考点链接
①《人权宣言》②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特点: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展开由欧美国家扩展到亚洲国家;通过革命或者改革方式进行;颁布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改革的成果。




请完善上面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信息。阅读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过程的特点。
史料实证热点11 逢“十”周年热点一遍过-世界近代史
1.(2022·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一模)观察下组作品,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欧洲文学繁荣 B.雕塑艺术高超 C.人文主义思想 D.绘画艺术精湛
【答案】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神曲》《蒙娜丽莎》《哈姆雷特》《劫夺萨宾妇女》均是文艺复兴运动期间的代表作,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所以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属于文学领域的只是《神曲》《哈姆雷特》,排除A项;属于雕塑的只有《劫夺萨宾妇女》,排除B项;属于绘画艺术的只有《蒙娜丽莎》,排除D项。故选C项。
2.(2017·全国·中考模拟)傅雷评价《蒙娜丽莎》时说:“吸引你的,就是这神秘。因为她的美貌,你永远忘不掉她的面容,于是你就仿佛在听一曲神妙的音乐,对象的表情和含义,完全跟了你的情绪而转移。”这说明该画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尔文的代表作品,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C项正确;现实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产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文主义思想,不是浪漫主义,排除B项;蒙昧主义是人文主义批判的对象,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重庆·一模)以下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罗密欧与朱丽叶》——拉斐尔 B.《罗密欧与朱丽叶》——彼得拉克
C.《神曲》——但丁 D.《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是意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创作的长诗《神曲》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C项正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A项;《最后的晚餐》是达 芬奇的作品,排除BD项。故C项正确。
4.(2022·广东肇庆·一模)下图所示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
A.人们追求世俗的精神享受 B.教会的精神独裁土崩瓦解
C.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理性” D.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大发展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因此,从题干材料“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追求世俗精神的享受,彰显的是人文主义精神,A项正确;教会精神独裁受到冲击与宗教改革有关,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2·河北石家庄·一模)某历史书籍的一个章节题目是:在巴哈马群岛巡航(1492),其正文写道:“岛屿数量众多,个个葱绿、平坦、肥沃,从不同方向向他发出邀请。他船上的印第安人比画着暗示他,这里的岛屿数不清,而且岛上人口稠密,彼此处于交战状态。……(他)确认自己正置身于马可·波罗所描述的群岛之中,这些岛屿远离大陆,分布在秦或中国那浩瀚的大海上。”书中的“他”应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在巴哈马群岛巡航(149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来到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材料“岛屿数量众多,个个葱绿、平坦、肥沃,从不同方向向他发出邀请。他船上的印第安人比画着暗示他,这里的岛屿数不清,而且岛上人口稠密,彼此处于交战状态。……(他)确认自己正置身于马可·波罗所描述的群岛之中,这些岛屿远离大陆,分布在秦或中国那浩瀚的大海上。”描述的是美洲的岛屿,B项正确;达·伽马率领船队到达了印度,排除A项;迪亚士率领船队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排除C项;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了环球航行,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2·广西贵港·一模)2022年是哥伦布首次航行的530周年,某校某班的同学想排练一部历史剧《哥伦布远航》,以此礼赞那个大航海的时代。下面是他们剧本中的几句台词,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哥伦布坚信地圆说 B.哥伦布认为他到达的是印度
C.哥伦布穿越的是大西洋 D.哥伦布西航给西班牙带来了预想中的财富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坚信地圆说,认为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船队开始了远航,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但它始终认为到达的是印度,且哥伦布的西航没有给西班牙带来预想中的财富,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022·江苏盐城·一模)恩格斯:“哥伦布发现美洲时,他大概没有想到,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段话说明新航行开辟( )
A.推动了社会变革 B.实现了物种交换
C.带来了殖民灾祸 D.加速了人口迁移
【答案】A
【详解】
根据题干“他的发现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可知,题干认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的转变,并促进了各国人民的解放,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了社会变革,促进整个社会的转型,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物种交换、带来殖民灾难、加速人口转移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
8.(2022·四川成都·一模)结束了第一次航行的哥伦布说“我展开国王的旗帜,公开宣布我们最幸运的国王占领了所有这些岛屿”,而他自己则当上了这些岛屿的总督;国王也与麦哲伦船队签署协定“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体现了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A.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B.销售欧洲商品获取利润
C.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从殖民地获取巨额财富
【答案】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哥伦布“而他自己则当上了这些岛屿的总督”,麦哲伦“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说明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开展殖民掠夺,从殖民地获取巨额财富,D项正确;开辟新航线是为了便于开展海外殖民掠夺,找到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通过销售欧洲商品获取利润,排除B项;占领岛屿、获得利润与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2022·广东·模拟预测)某航海家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记述:“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越过海峡,进入太平洋,在三个月20天里,我们没有吃任何新鲜的食物。我们吃的饼干已不是饼干,而是爬满虫子、发出老鼠屎味的粉渣。”这位航海家及其船队航行( )
A.发现了“风暴角”,后命名为“好望角”
B.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
C.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1520年11月28日”“进入太平洋”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进行进行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C项正确;迪亚士发现了非洲好望角,排除A项;哥伦布发现了古巴和海地,登上了美洲大陆,排除B项;达·伽马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排除D项。故选C项。
10.(2022·江苏·美琪学校一模)下表所示为15、16世纪以来以美洲为中心的物种交流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流向 物种
从美洲传出 玉术、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火鸡、羊驼、美洲鸵等
传入美洲 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黄瓜、豌豆、甘蔗、牛、驴、骡、马、猪、羊、鸡等
A.美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C.郑和下西洋拓展了世界市场 D.新航路开辟导致殖民扩张
【答案】B
【详解】
根据“从美洲传出”“传入美洲”可知,表格反映的是物种的交流,反映的是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B符合题意;美洲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表格没有涉及郑和下西洋,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新航路开辟导致殖民扩张,D排除。故选择B。
11.(2022·河南焦作·二模)绘制时序坐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下面的时序坐标表现的主题是
A.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 B.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
C.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 D.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
【答案】A
【详解】
根据材料“时序坐标”的信息可知,《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颁布的文献,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1787 年美国宪法巩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献,宣告了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执政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它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因此该时序坐标的学习主题是近代西方民主发展的进程,A项正确;欧洲国家民主独立的过程与美国1787年宪法不符合,排除B项;材料信息只反映英法美三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化过程,并没有涉及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进程,排除C项;反对殖民压迫的历程与题干中的文件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2022年2月1日,中法音乐会面向全球近3亿法语观众播出,传递了“和平友谊与爱”。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是因为《人权宣言》
A.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传播了民主、自由思想
C.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法典 D.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
【答案】B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B项正确;雅各宾派掌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排除A项;《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法典,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3.(2022·河北唐山·二模)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答案】D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该观点认为法国大革命超过了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为彻底,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人民群众推动革命不断前进,D项正确;题干明显涉及法国大革命与英美革命的不同之处,而英国革命同样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美国革命和英国革命都采取了暴力革命的方式,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表述过于绝对化,而且英国革命也有反对专制复辟,排除C项。故选D项。
14.(2022·山西晋中·一模)下图是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 )
A.《拿破仑法典》《独立宣言》《权利法案》
B.《权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拿破仑法典》
C.《独立宣言》《权利法案》《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
【答案】D
【详解】
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因此,①是《权利法案》;美国在独立战争时期颁布文献是《独立宣言》;故②是《独立宣言》;1804 年,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拿破仑法典》,故③填写《拿破仑法典》。D项正确;A顺序错误,排除A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南北战争是颁布文献,排除B和C项。故选D项。
15.(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描述的历史人物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是(  )
A.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 B.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C.颁布了《民法典》 D.推翻了欧洲封建统治
【答案】C
【详解】
根根据图示信息“1799年政变夺权,1804年建立帝国,并且颁布法典,最后远征失败,被赶下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叙述人物为拿破仑。拿破仑“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事件是。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C项正确;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的是华盛顿,排除A项。英国内战中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排除B项;拿破仑的对外征战,废除欧洲各种封建特权,与材料中的影响深远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6.(2022·河南洛阳·模拟预测)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D.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答案】C
【详解】
根据材料中年代尺的时间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起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87年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起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789年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这些反映的是西方国家民主化进,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7.(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比较是学习历史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依据下列表格材料,将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点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
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斗争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美国内战……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
①都是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②都是南方叛乱各州分裂国家挑起的内战
③都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④都改变了社会性质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③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障碍;据此可知,二者的共性在于都扫除了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而南北战争的根源在于黑人奴隶制的存废;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不存在南方叛乱州挑起内战的情况,美国南北战争没有改变社会性质,所以①②④错误,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8.(2022·安徽芜湖·一模)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
【答案】B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1861年俄国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内容和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B项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未使农奴获得完全自由,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并未实现民主政治,排除C项;“全境禁止”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9.(2022·湖北咸宁·一模)美国史学家帕尔默认为,内战后,美国形成了一种观念: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由一个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此材料意在说明美国内战
A.实现了国家独立 B.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
C.巩固了国家统一 D.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答案】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不可改变地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民族国家”可知,这是对美利坚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也是对国家统一的认可,C项正确;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排除A项;美国内战是资产阶级革命,不能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不是经济,排除D项。故选C项。
20.(2022·陕西渭南·一模)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份文件的颁布
A.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B.成为南方发动战争的借口,标志着美国内战的爆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避免了美国分裂
【答案】A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内战期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解放黑奴;签署了《宅地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两份文件的颁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战,扭转了战局,故A正确;1861年4月南方军队炮轰一座联邦军队要塞,表明南方奴隶主阶级开始进行武力分裂,挑起内战,故B错误;这两份文件的颁布扭转了战局,最终北方获得胜利,为以后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故C错误;南方军队投降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避免了美国分裂,故D错误。综上故选A。
评卷人得分
二、综合题
21.(2022·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使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100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这一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中国与西方崛起有什么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1)对外殖民侵略扩张、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应全经济全球化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和平崛起西方:对外殖民扩张。
(2)观点:中国和欧洲兴起的方式不一样。
论证一:1500年左右的欧洲正在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到达东方的新航线也被发现,世界之间的联系开始加强,同时欧洲的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到达世界各地,南北美洲迅速地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他们在美洲建立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他们先是奴役印第安人,但随着印第安人的锐减,他们将手伸向了非洲,开始从事黑奴贸易,大量非洲的精壮劳动力被运往美洲,给非洲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却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论证二:中国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进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城市也进行改革,重点进行国企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引进国外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奇迹,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一贯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凭借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已经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结论:综上所述,中国是和平崛起,而欧洲的兴起却建立在殖民扩张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世界发展的引领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可知,“由于贸易商、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指的是对外殖民侵略扩张“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指的是奴隶贸易;说明欧洲兴起的原因是对外殖民侵略扩张、从事罪恶的黑奴贸易;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过去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说明通过改革开放,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从国际形势来看,“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指的是经济全球化化趋势,中国顺应全经济全球化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三小问,根据材料可知,西方国家是通过对外殖民掠夺和扩张完成资本积累,开拓海外市场;中国则是通过改革开放和平崛起。
(2)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与西方崛起之路不同,围绕此观点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掠夺和扩张的史实加以阐述,阐述欧洲兴起的过程;中国方面,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角度分别阐述,如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进行国企改革;对外开放方面,从对外开放的的试点经济特区的设立到我国积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外交政策上,贯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等。最后,简要总结中国与欧洲的区别,并强调和平崛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2.(2022·湖北·官渡口镇初中模拟预测)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某校九年级(1)班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一:
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和西欧与富裕的拜占庭及伊斯兰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最先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材料一如图《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谁?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
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在这个亭子周围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当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四天的交锋和妥协…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利。
——《大国崛起解说词》
(2)文字材料中的“和平停战宣言”指的是哪一文件?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权利法案》延续了该“宣言”中的内在精神的观点?
材料三:18世纪中后期法国三个等级情况统计表
等级 成员组成 人口比例(%) 土地占有比例(%) 承担税收比例(%)
一 教士 0.4 10 0
二 贵族 1.6 25 0
三 农民、商人、工匠 98 65 100
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这一革命运动从思想和理论上为之后的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在这场革命中,法国的社会面貌被彻底改变了。——(英)乔治 威尔斯、(美)卡尔顿 海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后期法国存在的社会问题。文字材料中的“思想和文化革命”指的是什么?简述材料中“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资本主义的扩展】
材料四: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西方扩张的威胁和压力对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战。日本的反应“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明治维新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史的起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日本明治维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上述历史事件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你认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作家。(写出一点即可)作者:达 芬奇。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2)文件:《大宪章》。理解:《权利法案》继承了该宣言限制王权的思想,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3)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尖锐。革命:启蒙运动。历史意义: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4)变化:从一概敌视到西方学习。(言之有理即可)影响: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言之有理即可)因素:思想进步、改革创新、科技发展等。(答出一点,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亦可)
【解析】
(1)根据材料可知,“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说明了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或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说明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大商人家族的支持。根据所学可知,《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文艺复兴的作用分为文学艺术和思想文化两个层面,文艺复兴期间出现的优秀作品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神学,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所学可知,1215年的“和平停战宣言”指的是英格兰在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特权,规模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权利法案》也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逐渐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
(3)根据材料可知,表格说明法国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矛盾尖锐,“法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民的思想都被牢牢控制在专制政权和天主教会的手里。与之相对的是,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他们想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冲破桎梏”体现了法国阶级矛盾尖锐。“一场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和文化革命爆发了”指的是18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大革命”指的是法国大革命,通过革命,一方面,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另一方面,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4)根据材料可知,“从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敌视、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认自身在财富和力量上的劣势”到后来“以夷制夷”,获得了成功说明从一概敌视到西方学习;根据所学可知,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通过促进资本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启蒙运动可知,推动社会进步的因素有思想进步、改革创新、科技发展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