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语法知识
重点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在语法知识及修辞方面需要掌握:
①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②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③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④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⑤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本知识点为中考中较为基础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卷中可以看出,语法类的题目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词性(实词和虚词)、短语结构(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补充短语)、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句子主干、句子语气(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复句(并列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同时还会涉及到几个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而且有时候还会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标点符号、基础的字词等混合在一起考察,分值在2-4分左右。因此,平时应注重积累,扎实基本功,考试时再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难点解读
难点1.名词
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娃娃”“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萍”“水藻”“铃铛”“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晨”。这些都不难区分,使用时也不太容易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类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大多数情况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难点2.动词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走、跑、唱、跳、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别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肯”“敢”“愿”“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例如:
难点3.形容词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上句中,加点的词是用来描摹人或事物的,都是形容词。“凌乱”表示状态,再如“快”“慢”“软”“硬”“忙碌”“悠闲”“激动”;“强壮”表示性质,再如“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脆”。还有些形容词表示颜色,如“黑”“白”“橙”“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有些表示形状,如“大”“小”“宽”“窄”“笔直”“弯曲”。
许多形容词前边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那么”等表示程度的词来修饰。
难点4.数词和量词
数词,我们都很熟悉:“一”“七千”“六万九千”,表示确数;“十来(个)”“二十几(只)”“七八(辆)”,表示概数;“第一”“老三”“初五”,表示序数。
量词是表示单位的词:“个”“台”“条”“只”等,表示事物的单位;“米”“千米”“克”“千克”等,表示度量衡单位;“次”“回”“趟”“遍”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难点5.代词
下边两个句子分别出自《天上的街市》和《皇帝的新装》,注意其中加点的词: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这些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我”“他们”是代指人的人称代词,其他的如“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们”“自己”等,还有代指事物的“它”“它们”等。
“那”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指示代词,其他的还有“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等。
“怎样”是疑问代词,其他的还有“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儿”“哪里”等。
真题演练
1.(2019 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C.《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偏正短语。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2.(2021 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3.(2020 梅州)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远山如黛”的“黛”字,问道是“黑”,读音是dài,组词可组成“眉黛”“粉黛”“黛蓝”“黛绿”“黛紫”等等
B.“严禁承受地吐痰!”按句子的功用分类,这个句子属于祈使句。“随地”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C.“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中国梦’下了一个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句子属于递进复句
D.2013年春晚“于谦遭网友吐槽”;“郑州东站停车收费比机场停车收费还贵引发网友吐槽。”“吐槽”是吐口水的意思
4.(2020 深圳)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 )
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妹妹没有台词”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5.(2019 广州)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句:阅读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改句:难道阅读不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吗?
B.原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全都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
C.原句: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被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显得非常不服气。改句: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了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气
D.原句: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呀!改句:没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
6.(2020秋 南昌县期中)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未来的责任,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A.怎么躲呢? B.难道不能躲吗?
C.怎么都能躲。 D.怎么都不能躲。
7.(2020 龙岗区模拟)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河东狮吼”“日暮途穷”“道听途说”“夜郎自大”感彩相同
B.“酿酒”“要挟”“酷爱”“舞动”都是动词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正确的
D.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这个句子的主干:李春设计了赵州桥
8.(2020 龙岗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是钟南山院士含泪对武汉的赞美。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保持健康、恢复平静、坚定信念都是动宾短语。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吕不韦写的。
9.(2020 龙岗区校级模拟)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 拉赫曼一语中的。(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如果每个人能坚持戴好口罩做好消毒,那么新冠肺炎的疫情就能及早得到控制。(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古代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如家父、拙作、见谅、愚见、鄙人等是谦称,令尊、垂询、大驾、赐教、高寿等是敬称。
10.(2021 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11.(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转折复句,其中“在”“充满”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的人物传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类。世家为诸侯立传,《陈涉世家》就属于此类。
C.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显示自己与普通人不一样,在自称上就与一般人有天壤之别,如“朕”“寡人”“孤”等,《孙权劝学》中孙权就自称“孤”。
D.《望岳》是“诗圣”杜甫的早期作品。诗句中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首句中的“岱宗”指“五岳”之首的泰山。
12.(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②也正是这种寻常而又略带寂寞和神秘的生活,让我们不辞劳苦、乐此不疲地奔赴它,探索它,记录它。③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④这些故事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
A.“生活”是名词,“散发”是形容词,“多姿多彩”是并列短语。
B.“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这个句子中,“上演”作谓语。
C.“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①④。
13.(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些家喻户晓的形象已成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其中,李可染的中国画《树水牛》墨色淋漓,意境深远,最受观众喜爱。近600余件作品激扬向上,充满生气,无不体现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
A.“这些”是代词,“深厚”是形容词,“墨色”“意境深远”都是主谓短语。
B.“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此句中,“形象”做主语。
C.“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无不”删掉。
14.(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那高大的身躯铺设了一地绿荫。”本句中的“高大”和“铺设”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
B.“磨砺内心比粉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本句中“磨砺内心”和“水晶与玻璃”依次是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
C.“黎明在一滴露的细光里,擦亮自己的身影。”本句中“黎明”“擦亮”依次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
D.“旅游业真正卖的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途中的经验。”这是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15.(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的逆行者。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您比谁都清楚病毒的狡猾与凶残,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您让死神闻风丧胆,您让病毒纷纷逃窜。您是真正的勇士!
A.“在”和“最”都是副词。
B.“抗击恶魔”和“纷纷逃窜”都是动宾短语。
C.“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中的“抗击”是谓语。
D.“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这一句是转折关系复句。
真题演练
1.(2019 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由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C.《壶口瀑布》《安塞腰鼓》《苏州园林》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是偏正短语。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答案】ACD.正确;
B.有误;《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不是司马迁;
故选:B。
【解析】答案此题,首先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对选项的修辞手法及其他相关的文学常识、短语类型等作出准确辨析,然后选出判断错误的一项。
2.(2021 深圳)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B.《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C.“必须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句中的划线词都是形容词。
D.“不但……还……”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答案】A.表述正确;
B.《小石潭记》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作者是柳宗元,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中选用的韩愈的古文只有一篇《马说》;
C.表述正确;
D.表述正确。
故选:B。
【解析】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像修辞手法、课文知识背景、词性、复句的知识等都属于语文的基础,要注意加强。
3.(2020 梅州)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远山如黛”的“黛”字,问道是“黑”,读音是dài,组词可组成“眉黛”“粉黛”“黛蓝”“黛绿”“黛紫”等等
B.“严禁承受地吐痰!”按句子的功用分类,这个句子属于祈使句。“随地”是一个副词,在句中作状语
C.“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中国梦’下了一个定义﹣﹣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这个句子属于递进复句
D.2013年春晚“于谦遭网友吐槽”;“郑州东站停车收费比机场停车收费还贵引发网友吐槽。”“吐槽”是吐口水的意思
【答案】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2013年春晚“于谦遭网友吐槽”;“郑州东站停车收费比机场停车收费还贵引发网友吐槽。”“吐槽”引申为不给人家面子,当面揭穿数落的意思。
故选:D。
【解析】做本题时注意网络用语的意思,注意比喻义和引申义。
4.(2020 深圳)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 )
A.“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妹妹没有台词”
B.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C.“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通过新闻传媒对深圳‘5.26’酒后飙车致人伤亡事件”的追踪报道,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醉驾的严重危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答案】A.这话的主干应该是:角色没有台词,妹妹的是定语,不是主语。
B.正确。
C.运用的是联想,这里没有本体和喻体。错误。
D.应该去掉“使”,否则后半部分句子没有主语。
故选: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难度综合度较大,提炼句子主干、修辞、语病等平日要多练习,文学常识加强记忆。
5.(2019 广州)下列各项中的改句,与原句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原句:阅读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改句:难道阅读不是撑托城市发展的人文基石和影响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潜在力量吗?
B.原句: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改句:凡立功名于世者,全都是从小处做起,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
C.原句: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被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显得非常不服气。改句: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打败了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气
D.原句: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呀!改句:没有谁能否定爱迪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大发明家
【答案】A.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两句意思一致;
B.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两句意思一致;
C.原句是“实力强大的七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气,改句是“公认为弱旅的三班篮球队”显得非常不服气。意思完全不一致;
D.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两句意思一致;
故选:C。
【解析】做本题时注意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意思。
6.(2020秋 南昌县期中)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
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未来的责任,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
A.怎么躲呢? B.难道不能躲吗?
C.怎么都能躲。 D.怎么都不能躲。
【答案】答案:
A.不合适,“怎么躲呢?”是疑问句,所表达的意思是:有什么办法躲?与原句意思不一致;
B.不合适,“怎么都能躲”表达的意思是:能躲,与画线句子意思相反;
C.不合适,“怎么都能躲”表达的意思是:能躲,与画线句子意思相反;
D.合适,画线句子表达的意思是:怎么都不能躲。
故选:D。
【解析】句式转换原则: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句式经过转换,只是句子形式发生变化,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可以在字词上微调,但不能随意删减或添加;改变后的句子必须是健康的。
7.(2020 龙岗区模拟)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河东狮吼”“日暮途穷”“道听途说”“夜郎自大”感彩相同
B.“酿酒”“要挟”“酷爱”“舞动”都是动词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是正确的
D.隋朝的石匠李春亲自设计了赵州桥。这个句子的主干:李春设计了赵州桥
【答案】A.正确;
B.正确;
C.我问那个卖牡蛎的:“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运用是错误的,应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D.正确。
故选:C。
【解析】做本题时注意问号要在句子的最后。
8.(2020 龙岗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疲倦像涨潮一样,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是钟南山院士含泪对武汉的赞美。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保持健康、恢复平静、坚定信念都是动宾短语。
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是战国末吕不韦写的。
【答案】ABC.正确;
D,有误,《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门客编辑的,“是战国末吕不韦写的”错。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9.(2020 龙岗区校级模拟)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满街的深圳市花簕杜鹃,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如果将‘一带一路’比作多国协奏曲的乐章,那么它的基调就是共赢。”巴基斯坦中国委员会执行主任菲扎尔 拉赫曼一语中的。(该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如果每个人能坚持戴好口罩做好消毒,那么新冠肺炎的疫情就能及早得到控制。(这是个递进关系的复句)
D.古代称谓有谦称和敬称的区别。如家父、拙作、见谅、愚见、鄙人等是谦称,令尊、垂询、大驾、赐教、高寿等是敬称。
【答案】ABD.正确;
C.有误,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
故选:C。
【解析】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10.(2021 泰安)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形容词的一项是( )
A.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B.这一会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
D.想不到你瞧上去这样年轻,见识却这么老练
【答案】A.“职务”名词;
B.“丰富”形容词;
C.“几乎”副词;
D.“见识”名词。
故选:B。
【解析】做本题时注意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同形容词区分。
11.(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转折复句,其中“在”“充满”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的人物传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三类。世家为诸侯立传,《陈涉世家》就属于此类。
C.中国古代帝王为了显示自己与普通人不一样,在自称上就与一般人有天壤之别,如“朕”“寡人”“孤”等,《孙权劝学》中孙权就自称“孤”。
D.《望岳》是“诗圣”杜甫的早期作品。诗句中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望”字着笔。首句中的“岱宗”指“五岳”之首的泰山。
【答案】A
【解析】A.有误,“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是条件复句,不是转折复句。故选A。
12.(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②也正是这种寻常而又略带寂寞和神秘的生活,让我们不辞劳苦、乐此不疲地奔赴它,探索它,记录它。③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④这些故事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
A.“生活”是名词,“散发”是形容词,“多姿多彩”是并列短语。
B.“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这个句子中,“上演”作谓语。
C.“一日三餐的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但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③②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知识的积累。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散发”是动词,所以选项中“‘散发’是形容词”表述不正确;
B.“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中,主语为:这,谓语为:是,宾语为:故事。所以提取的主干是:这是故事。故选项中“‘上演’作谓语”表述不正确;
D.该选文主要围绕“生活”展开叙述,①句首先总的交代“一日三餐的生活”的特点——平平淡淡却又奇异;②句中“也正是这种寻常而又略带寂寞和神秘的生活”紧承着①句,是对“一日三餐的生活”进一步叙述,所以②句排在①句后面;③句“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中“这”是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并且③句解释了②句中“奔赴它,探索它”的原因,正是这生活是我们每天上演的不同故事,所以我们奔赴它,探索它,所以③句在②句后面;最后,④句进行总结,这些故事让我们的人生多姿多彩。故排序为:①②③④;所以该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
13.(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在中国,“子牛”“拓荒牛”“老黄牛”这些家喻户晓的形象已成为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其中,李可染的中国画《树水牛》墨色淋漓,意境深远,最受观众喜爱。近600余件作品激扬向上,充满生气,无不体现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
A.“这些”是代词,“深厚”是形容词,“墨色”“意境深远”都是主谓短语。
B.“近日,中国美术馆展出以牛的形象为主体的精品力作。”此句中,“形象”做主语。
C.“这批作品,既展现艺术家精神,又彰显时代风范。”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无不”删掉。
【答案】A
【解析】B.有误,主语是“中国美术馆”;
C.有误,根据关联词“既……又……”可知,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有误,前后矛盾,删去“近”或“余”;故选A。
14.(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老家的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那高大的身躯铺设了一地绿荫。”本句中的“高大”和“铺设”依次是形容词和动词。
B.“磨砺内心比粉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本句中“磨砺内心”和“水晶与玻璃”依次是动宾短语和并列短语。
C.“黎明在一滴露的细光里,擦亮自己的身影。”本句中“黎明”“擦亮”依次是句子的主语和谓语。
D.“旅游业真正卖的不是机票和饭店房间,而是旅途中的经验。”这是一个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答案】D
【解析】D.有误,依据关联词语“不是……而是……”,可判断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不是“选择关系的复句”。
15.(2021·广东·中考模拟)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的逆行者。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您比谁都清楚病毒的狡猾与凶残,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您让死神闻风丧胆,您让病毒纷纷逃窜。您是真正的勇士!
A.“在”和“最”都是副词。
B.“抗击恶魔”和“纷纷逃窜”都是动宾短语。
C.“您战斗在抗击恶魔的最前沿”中的“抗击”是谓语。
D.“您随时都有被击倒的风险,但您无所畏惧。”这一句是转折关系复句。
【答案】D
【解析】A. “在”是介词; B. “纷纷逃窜”是偏正短语; C. “战斗”是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