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05 病句修改(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广东专用)专题05 病句修改(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22:4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5 病句修改
重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2)语法知识的学习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从中考命题的角度来看,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语法的考查一般以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为主,以此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语文知识点做以详细讲解。
初中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1)搭配不当、(2)语序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句式杂糅、(5)不合逻辑、(6)表意不明等。在试题设置上,同一道试题中大多包含多种病句类型,需要仔细辨析。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试卷中考查这一知识点的试题进行分析,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这种考查形式均出现在“积累与运用”这一部分。较少部分以主观修改题的形式考查,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分值一般在2-4分。
本知识点为中考中较为基础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中考卷中可以看出,几乎各个省市的考卷中都会出现这一题型,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式杂糅、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分值在2-4分左右。一般情况下以选择题出现,较少的地区会以语段修改(结合通知格式等)形式出现,综合考察各种病句类型。病句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平时应注重积累,扎实基本功,在语言表述时,自己首先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这样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发现句子的问题所在。
难点解读
难点一、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1.主谓搭配不当。
例1:“他的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此句的主语是“精神”,谓语是“浮现”,搭配不当,“精神”不可以“浮现”,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例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一生,创作了九十多部小说。
此句的主语是“一生”,谓语是“创作”,搭配不当,创作小说的显然是“巴尔扎克”,而不是“一生”。可将“的一生”删除。
2.谓(动)宾搭配不当。
例1:“几声鸟叫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此句的谓语是“打破”,宾语是“环境”,搭配不当,可改为“打破了环境的沉寂”。
例2:我们参观了兄弟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先进经验。
此句的谓语是“参观”,宾语是“经验”,经验不能参观,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参观”改为“学习”。
3.主宾搭配不当。
例1:“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此句的主语是“时节”,宾语是“去处”,搭配不当,应将“去处”改为“时候”。
例2: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此句的主语是“北京”,宾语是“季节”,搭配不当,应将“季节”改为“地方”。(或者将“秋天”和“北京”调换位置。)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1:“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有很多优秀的插图。”
此句的修饰语“优秀的”与中心语“插图”搭配不当,可将“优秀的”改为“优美的”。
例2:他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此句的修饰语“聪明能干的”与中心语“手”搭配不当,可将“聪明能干的”改为“能干的”。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1:“只有自己亲身去观察,就能知道实际的情形。”
此句的“只有”和“就”不能搭配使用,应将“就”改为“才”。
例2:我因为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此句的“因为”和“而且”不能搭配使用,应将“而且”改为“所以”或者把“因为”改为“不但”。
6.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1:“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此句的“有没有”是两面,“成功”是一面,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例2:考试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
此句的“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是两面,“取决于我们平时的努力”是一面,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难点二、语序不当
所谓语序不当是指由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组句顺序不正确而造成的语病。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当句子同时有多项定语时,应按多项定语排序法则排列定语顺序。
按照距离中心词由远到近的顺序,多项定语依次为:
①表领属性或时间、处所的短语(所属);②表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1:“她是一位我们学校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
此句正确的语序应该为“她是我们学校的(领属性)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教师。”
例2: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年实战经验的国家队的短道速滑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实战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短道速滑(名词)教练。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当句子同时有多项状语时,应按多项状语排序法则排列状语顺序。
按照距离中心词由远到近的顺序,多项状语依次为:
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⑤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1:“那位家长昨天在学校里为表歉意又真诚地向他道歉。”
此句正确的语序应该为“那位家长为表歉意(表目的)昨天(时间)在学校里(地点)又(副词)真诚地(形容词)向他(表 对象)道歉。”
例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此句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定语和中心语顺序不当。
例1:“在一个阴云密布的傍晚,盛夏大地的热闹纷繁突然沉寂下来。”
此句的“热闹纷繁”是修饰“大地”的定语,“大地”是中心语,应改为“热闹纷繁的盛夏大地”。
例2: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此句的“50万朵”是修饰“花粉”的定语,“花粉”是中心语,显然不对的,应该为“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
4.定语和状语顺序不当。
例如:“当地时间7月25日,意大利总理孔特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双方就共同关注的双边关系和国际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此句中的“广泛”应该修饰“交换”,而不是作“意见”的定语,应调整为“广泛交换了意见”。
5.谓语动词先后顺序颠倒。
例1:“王老师整理、搜集了大量的语文学科资料。”
此句中的两个谓语动词“整理”和“搜集”顺序颠倒,应先“搜集”,再“整理”,应将“整理”和“搜集”调换位置。
例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此句中的两个个谓语动词“讨论”和“发现”顺序颠倒,应先“发现”,再“讨论”,应将“讨论”和“发现”调换位置。
6.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判断关联词语语序是否得当时,应注意:当前后句主语相同时,主语应在关联词之前;当前后句主语不同时,主语应在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此句中前句主语是“他”,后句主语是“事业”,前后主语不同,因此“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真题演练
1.(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B.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上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牌显示剩下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冰雪之约”越来越近。
C.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已被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周永开同志护林造林、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务实为民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初心的崇高品质。
2.(2021 广东)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3.(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对方,切忌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B.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量子计算机还要慢一百万亿倍。
C.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
D.近日,鞍山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吹响了全市高标准干事业的新一轮行动。
4.(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6.(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B.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C.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D.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
7.(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正式参加空间站时代。
B.2020年底,资阳市“村村通客车”民生工程顺利完成,有效缓解了农村“出行难”。
C.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口数据支撑。
D.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8.(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
开展。
9.(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安市的全体初中毕业生。
B.由于老师带领我们认认真真地复习,使我们班的成绩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C.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10.(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B.能否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主题教育青年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与意义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11.(2021 广东)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 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12.(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散裂中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D.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13.(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B.为了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我们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C.通过开展诗词诵读活动,使我们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
D.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14.(2021 广东)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15.(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让人最终拥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B.当下,我国防疫工作进入常态化,做好防疫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C.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是贵州辣椒加工行业的支柱企业。
D.2020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无数扶贫干部无私奉献与忘我付出的结果。
16.(2019 广东)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视1号”无人机,飞行大约1小时左右就可采集2000亩地面空间的信息。
修改:   。
7.(2019广东)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订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
18.(2020 广东)下面一段话中,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   句,将“   ”改为“   ”。
19.(2020广东)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修改意见: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修改意见:   。
20.(2022 广东)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①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②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
真题演练
1.(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仅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
B.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玲珑塔”上北京冬奥会倒计时牌显示剩下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冰雪之约”越来越近。
C.2020年,第12版《新华字典》收录了“拼购”“刷屏”等网络词语,意味着一些网络词语已被广泛地使用和接受。
周永开同志护林造林、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务实为民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初心的崇高品质。
【答案】A.有误,语序不当,句子后半部分改为“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也在全球应对气候方面具有建设性意义”。
B.有误,句意不明,可以将“左右”删掉。
C.有误,语序不当,将“使用”与“接受”位置对换;
D.正确。
故选:D。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2.(2021 广东)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武威人在端午节吃油饼子卷糕的习俗流传已久,具体从哪个年代开始还需进一步考证。
B.在齐白石的《端午图》中,将咸鸭蛋、雄黄酒、粽子等端午节应景之物描绘得淋漓尽致。
C.“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因其人格高洁,使之成为端午节中国人普遍追念的精神偶像。
D.据一些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是中国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答案】A.正确;
B.有误,缺主语,删去“在……中”;
C.有误,“因其”“使之”表意重复,删去“使之”;
D.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节日”。
故选:A。
【解析】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3.(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与别人相处时,我们要尊重对方,切忌不要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B.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量子计算机还要慢一百万亿倍。
C.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
D.近日,鞍山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吹响了全市高标准干事业的新一轮行动。
【答案】A.有误,否定不当,可将“不要”删去;
B.有误,用词不当,表示慢或少的时候,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量子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快一百万亿倍;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可在“新一轮行动”后面添加“的号角”。
故选:C。
【解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4.(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
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承诺。
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
D.社区物业应增强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答案】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应改为“采取多种节能减排的措施”;
C.有误,成分赘余,任意删掉“超过”或“余”;
D.有误,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强社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故选:A。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5.(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 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答案】A.有误,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该在后半句的“形成”前面加“能否”。
B.正确。
C.有误,有歧义。应该改成“学校的许多学生”。
D.有误,搭配不当,“增强”和“方式”搭配不当,应该把“增强”改成“践行”。
故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6.(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贯彻落实中央文化润疆精神,就要努力创作展现兵团精神的更多新时代文艺作品。
B.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依然风华正茂、朝气蓬勃,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充满生机活力。
C.劳动教育最本质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了加工零件技能,而是能建立劳动价值观。
D.全球疫情蔓延,中国不仅做好自身防控,还研制疫苗为世界防疫发挥了重要贡献。
【答案】A.有误,语序不当,可以把“更多”放在“创作”后面。
B.正确;
C.有误,两面对一面,可以把“是否”放在“而是”后面。
D.有误,搭配不当,可以把“贡献”改为“作用”。
故选:B。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7.(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正式参加空间站时代。
B.2020年底,资阳市“村村通客车”民生工程顺利完成,有效缓解了农村“出行难”。
C.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人口数据支撑。
D.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我国的“三农”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
【答案】A.有误,搭配不当,将“参加”改为“进入”;
B.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状况”;
C.有误,语序不当,将“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数据”改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D.正确。
故选:D。
【解析】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②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③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④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⑤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8.(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近百年来,很多大学的校训经历了曲折的变化,折射了中国教育。
C.赵孟频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D.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精心组织、周密计划下,顺利
开展。
【答案】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在句末添加“的百年之路”;
C.有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因为”;
D.有误。语序不当,可以改为“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协同推进”。
故选:A。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9.(2021 广东)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本书的对象,主要是面向广安市的全体初中毕业生。
B.由于老师带领我们认认真真地复习,使我们班的成绩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C.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D.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跨文化、体验式游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
【答案】A.有误,句式杂糅,删去“面向”;
B.有误,缺主语,删去“由于”或“使”;
C.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D.正确。
故选:D。
【解析】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10.(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B.能否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主题教育青年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与意义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答案】ACD.正确;
B.有误,一面对两面,删去“能否”。
故选:B。
【解析】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11.(2021 广东)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5月的十堰,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充满了生机,是适合游玩的好季节。
B.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研究,他为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C.这些文章无一不体现出淳朴的社会风气,字里行间自有一番震撼人心的力量。
D.我市开展的“光耀百年 书香传承”答题活动,累计吸引约2万余人参与答题。
【答案】A.有误,搭配不当,可将“5月的十堰”改为“十堰的5月”;
B.有误,语序不当,可将“应用”与“研究”互换位置;
C.正确;
D.有误,表意重复,可将“约”或“余”删去。
故选:C。
【解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2.(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散裂中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D.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答案】A.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空缺”;
B.有误,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
C.有误,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
D.正确。
故选:D。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3.(2021 广东)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今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
B.为了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我们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
C.通过开展诗词诵读活动,使我们的阅读习惯得到了培养。
D.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答案】A.有误,句式杂糅,可将“由于……的原因”删去;
B.有误,语序不当,将“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互换位置;
C.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删去;
D.正确。
故选:D。
【解析】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4.(2021 广东)选出对选文中的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历史大剧《觉醒年代》近期领跑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榜单。①该剧形象再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建党前后这段时期风起云涌。《觉醒年代》一经播出就赢得良好口碑,②这部剧之所以大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没有对历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塑造,而是比较严谨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展示人物群像的原因。整体上看,《觉醒年代》制作精良、好看耐看。③这部剧的成功说明只要打破束缚,多接地气,主旋律题材才能产生观众喜欢的好作品。④希望创作者继续用更多精品力作书写伟大实践,表彰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A.①句在“风起云涌”后加“的历史画卷”。
B.②句删除“的原因”。
C.③句把“只要”改为“如果”。
D.④句“表彰”改为“彰显”。
【答案】ABD.正确;
C.有误,应该把“才能”改为“就能”。
故选:C。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5.(2021 广东)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的终极价值,不仅在于获取知识,更在于让人最终拥有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
B.当下,我国防疫工作进入常态化,做好防疫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C.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辣椒制品,是贵州辣椒加工行业的支柱企业。
D.2020年,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无数扶贫干部无私奉献与忘我付出的结果。
【答案】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在“常态化”后面添加“阶段”;
C.有误,搭配不当,可以去掉“生产的辣椒制品”;
D.有误,句式杂糅,可以去掉“的主要原因”。
故选:A。
【解析】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6.(2019 广东)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我国自主研发的“极视1号”无人机,飞行大约1小时左右就可采集2000亩地面空间的信息。
修改:   。
【答案】此句语意不明,可将“大约”或“左右”去掉一个。可改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极视1号”无人机,飞行1小时左右就可采集2000 亩地面空间的信息;
或:我国自主研发的“极视1号”无人机,飞行大约1小时就可采集2000 亩地面空间的信息。
答案:去掉“大约”或者“左右”。
【解析】答案此题,可结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通过读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
17.(2019广东)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①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大力推进,令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体育产业中。②花样翻新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订制健身计划。③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为人们健身提供了便利。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
【答案】(1)第①句的语病为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令”都可以。
(2)第③句的语病为动宾(传承…技能)搭配不当。
答案:
(1)①去掉“随着”或“令”
(2)③把“传承”改为“传授”或“教授”。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答案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18.(2020 广东)下面一段话中,一句有语病,一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在我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却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充满着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   
(2)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是第   句,将“   ”改为“   ”。
【答案】解析:
(1)①介宾短语掩盖主语。
(2)③句“我”的感慨是陈述语气不是疑问语气。
答案:
(1)①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后,我被坚强的海伦深深地感动了。
(2)③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解析】做好本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根据病句类型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加以修改,平时对常出现的病句类型进行整理积累。
19.(2020广东)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只有一到周末,他就去少年宫学习书法。
修改意见:   
(2)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修改意见:   。
【答案】(1)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删除“只有”(或把“只有”改为“只要”;或删除“一”并把“就”改为“才”)。
(2)主谓搭配不当,把“改进”改为“提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20.(2022 广东)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了下面的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活动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作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①告示中的“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②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
【答案】①原句的意思是老师学生来窗口打饭,就是买饭菜的意思,而“打”字是多义词,原句极易误解为“殴打”的意思。“打”是动词,后面应该跟打的对象,这里应该是“饭菜”,而不是人。
②根据要表达的意思,把“打”后的直接宾语“饭菜”加上即可。
答案:
①(1)语义上的错误:“打”字是多义词,有捶打、殴打的意思,也有买卖饭菜的意思(老师学生来窗口打饭,就是买饭菜的意思;食堂窗口打饭给老师和学生,就是卖饭菜的意思).多义词容易造成误解。
(2)语法上的错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打饭菜给老师学生,“打”这个动词带上了两个宾语,一个是直接宾语“饭菜”,一个是间接宾语“老师学生”,这条告示省略了直接宾语,容易造成误解。(以上(1)(2)两点,答对一个即给2分)
②本窗口先给老师打饭,再给学生打饭。(意思相近即给分)
【解析】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也要从中总结思路。学会从对多义词进行总结,对常见语法现象要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