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林黛玉与’薛宝钗对比分析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林黛玉与’薛宝钗对比分析课件(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16: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红楼梦》经典人物 林黛玉、薛宝钗对比
一、林黛玉、薛宝钗
人物简介
二、人物性格
三、两人与贾宝玉的关系
四、两人判词、判曲
五、相关作文素材
林黛玉
1.身份:
父亲:林如海
母亲:贾敏
称呼:颦儿
大观园住所:潇湘馆
诗号:潇湘妃子
林黛玉
2.外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
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
3.诗才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自怨自艾、多愁多病
林黛玉
3.诗才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誰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
林黛玉
3.诗才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
林黛玉
4.情节
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宝玉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林黛玉
4.情节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敏感多疑
林黛玉
4.情节
第二十七回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宝玉把那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犹未转过山坡,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那房里的丫头,受了委曲,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他哭道是: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多愁善感
林黛玉
4.情节
第四十二回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牙尖嘴利
林黛玉和贾宝玉
4.情节
第三回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木石前盟
4.情节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两情相悦
林黛玉和贾宝玉
4.情节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
互为知己
林黛玉和贾宝玉
4.情节
第九十一回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私定终身
林黛玉和贾宝玉
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
1.身份:
母亲:王夫人之妹薛姨妈
哥哥:薛蟠
堂妹:薛宝琴
荣国府住所:梨香院
大观园住所:蘅芜苑
诗号:蘅芜君
薛宝钗
2.外貌:
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
薛宝钗
3.诗才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含蓄浑厚
薛宝钗
4.情节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吃了饭点戏时,贾母一定先叫宝钗点。宝钗推让一遍,无法,只得点了一折《西游记》。贾母自是欢喜,然后便命凤姐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便点了一出《刘二当衣》。贾母果真更又喜欢,……贾母又命宝钗点。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宝玉道:“只好点这些戏。”……
思虑周全
薛宝钗
4.情节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红玉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
天真无邪
薛宝钗
4.情节
第三十二回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宝钗忙道:“姨娘这会子又何用叫裁缝赶去,我前儿倒做了两套,拿来给他岂不省事。况且他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量又相对。”王夫人道:“虽然这样,难道你不忌讳?”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
八面玲珑
薛宝钗
4.情节
第五十六回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所以我如今替你们想出这个额外的进益来,也为大家齐心把这园里周全的谨谨慎慎,使那些有权执事的看见这般严肃谨慎,且不用他们操心,他们心里岂不敬伏。也不枉替你们筹画进益,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你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分他们之忧。你们去细想想这话。”家人都欢声鼎沸说:“姑娘说的很是。从此姑娘奶奶只管放心,姑娘奶奶这样疼顾我们,我们再要不体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端庄持重
薛宝钗和贾宝玉
4.情节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通灵宝玉
正面:通灵宝玉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
反面:
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 三知祸福
宝钗金锁
正面:
不离不弃
背面:
芳龄永继
金玉良缘
4.情节
第五回
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性格不同
林黛玉和薛宝钗
4.情节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
教导“杂书”
林黛玉和薛宝钗
4.情节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我虽有个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
冰释前嫌
林黛玉和薛宝钗
4.情节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黛玉接到手里,也不瞧诗,扎挣着伸出那只手来狠命的撕那绢子,却是只有打颤的分儿,那里撕得动。黛玉这才将方才的绢子拿在手中,瞅着那火点点头儿,往上一撂。紫鹃唬了一跳,欲要抢时,两只手却不敢动。雪雁又出去拿火盆桌子,此时那绢子已经烧着了。……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
林黛玉和薛宝钗
小心细腻
敏感多疑
多愁善感
牙尖嘴利
思虑周全
八面玲珑
端庄持重
天真无邪
林黛玉和薛宝钗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世俗功利
漂泊无依
林黛玉和薛宝钗
判词
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曲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曲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薛宝钗:
一袭脂粉女儿身,八面玲珑剔透心。盼只盼有朝一日化凤为依;难只难身份难敌世俗规。兰言解疑蘅芜君,难逃金玉良缘的命运,本以为莫失莫忘,不离不弃,却最终落得个独守空闺。豪情万丈自身有,终难胜钗粉脂头女儿命。
作文素材
薛宝钗:
她是端庄大方的薛家小姐,她是湘云敬爱的宝姐姐。她和林黛玉一样有青春的激情,却用冷香丸压抑自己心中的热情。她对贾宝玉一样有纯真的欣赏,却因金玉良缘承受着贪慕名利的虚名。蘅芜苑仍旧是雪洞一般,简朴养静。金钏地下有知,也定会感激赠衣的恩情。世人的偏见都是因戴着有色眼镜,为什么看不到宝钗的薄命?
作文素材
林黛玉:
黛玉母亲早逝,又没有姐妹兄弟,因此经常哀伤自己的命运。可是她有贾母的疼爱,有宝玉的体贴,有宝钗的关怀,有一群可以玩耍的姐妹们,这些虽然不能抵得过父母之情,但也足以安慰黛玉敏感的心灵。人生总是充满缺憾,我们能做的不是执着于失去的东西,而是珍惜我们拥有的,不要让缺憾的泪珠“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