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盛唐气象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1·湖北黄冈·七年级期中)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1·湖北黄石·七年级期中)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句话介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 )
A.原因 B.过程 C.意义 D.背景
3.(2021·湖北·监利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4.(2021·湖北十堰·七年级期中)唐朝闻名中外的陶瓷制品是( )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5.(2021·湖北·黄石十四中七年级期中)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A.
B.
C.
D.
6.(2021·湖北·洪湖实验初中七年级期中)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7.(2021·湖北·阳新县富川中学七年级期中)唐朝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这一事件发生在
A.唐高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唐玄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8.(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中)繁荣开放的唐朝,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名人辈出。其中,“诗仙”李白活跃在( )
A.盛唐时期,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浪漫情怀
B.盛转衰期,诗歌淳朴厚重,关注百姓疾苦
C.中唐时期,诗歌平易近人,直面社会现实
D.晚唐时期,诗歌委婉清新,直抒心中悲凉
9.(2021·湖北·阳新县富川中学七年级期中)中国古代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0.(2021·湖北黄冈·七年级期中)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王维 D.李白
11.(2021·湖北·广水市长岭镇平林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
A.吴道子﹣﹣画圣
B.李白﹣﹣诗仙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白居易﹣﹣“诗史”
12.(2021·湖北·洪湖实验初中七年级期中)下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制的新型灌溉工具,它所使用的动力是
A.风力 B.水力 C.畜力 D.人力
13.(2021·湖北·监利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期中)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调笑令》对某个生产工具描述道:“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此工具是
A.水排
B.风车
C.筒车
D.曲辕犁
14.(2021·湖北孝感·七年级期中)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推行此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唐太宗汲取安史之乱的教训 B.维护唐朝统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C.边疆民族放弃了对中原的骚扰 D.唐太宗深得各民族爱戴支持
15.(2021·湖北孝感·七年级期中)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恰、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
C.对仕途道路的认识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6.(2021·湖北黄石·七年级期中)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林志炫传唱经典《长相思》,广受欢迎。《长相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被誉为:( )
A.“诗仙” B.“诗圣” C.“诗佛” D.“诗神”
17.(2021·湖北鄂州·七年级期中)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被称为“诗史”,这个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8.(2021·湖北黄石·七年级期中)下列内容对下图作品解释正确的是( )
①这是颜真卿的作品②这是柳公权的代表作品③柳公权的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④作品特点是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9.(2021·湖北宜昌·七年级期中)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体现出唐代
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
20.(2021·湖北孝感·七年级期中)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二、简答题
三、综合题
21.(2021·湖北十堰·七年级期中)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材料三: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元稹《法曲》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1)材料一诗歌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杜甫被后世称为什么?
(2)材料二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材料三的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4)三首诗共同描绘了唐朝的什么景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反映唐朝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双向交流的史实。四个选项中,②③④三项都属于唐朝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双向交流的史实,①和亲结盟反映唐朝的民族关系。故答案选C。
2.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句话介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作用,即意义,C项正确;“原因”、“过程”、“背景”均不符合题意,ABD项排除。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唐朝的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在对待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唐政府采取了和亲的策略,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所以答案为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4.D
【解析】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闻名世界的陶瓷珍品,故选D;ABC都是瓷器,排除。
5.C
【解析】
依据杜甫的诗歌“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可知描述的是一种灌溉工具。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灌溉工具筒车。在大轮子上绑上一个个小竹筒,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图C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筒车,C项符合题意;图A是西汉时期,南方人民发明的“秧马”,用于插秧,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A项不合题意;图B是曲辕犁,是用于农作物耕种的工具。B项不合题意;图D是汉代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6.B
【解析】
题干图片唐三彩体现了唐朝的手工业中制瓷业的发展状况;乐舞俑中的“西域人”体现了唐朝开放的社会局面,驼背上“乐舞队”体现了唐朝艺术的繁荣状况。图片唐三彩骑驼载乐舞俑反映不出唐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符合题意,故选B。
7.B
【解析】
根据材料“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贞观时期,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七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发展,藏族人民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甲莎”(意为汉族阿姐),所以这件事发生在唐太宗时期。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并不是在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时期,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8.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想象奇特,感情饱满,风格豪放飘逸,处于盛唐时期,故选A项;诗歌淳朴厚重,关注百姓疾苦指的是杜甫,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中唐时期,诗歌平易近人,直面社会现实指的是白居易,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项;晚唐时期的李商隐,诗歌委婉清新,直抒心中悲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9.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唐代被视为中国历来诗歌水平的最高时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故B符合题意。白居易、王维不是“诗圣”,故AC不符合题意。李白被称为“诗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诗写出自己在安史之乱中的见闻和感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段时期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的诗被称之为“诗史”。D搭配错误,符合题意;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唐朝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ABC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2.B
【解析】
唐朝农民制成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可随水自由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所以筒车所使用的动力是水力,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
13.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的是唐朝出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C符合题意;A是东汉的冶铁工具;B用于谷物清选加工;D是唐朝的耕作工具,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独爱之如一”,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其根本原因是维护唐朝统治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故B正确;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时期,A项说法错误,排除;边疆民族放弃对中原的骚扰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之一,排除C项;唐太宗深得各民族爱戴支持是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影响之一,排除D项。综上答案B。
15.D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李白的诗,主要是在开元盛世期间创作,故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的诗,则反映了安史之乱和战乱之后的社会现实,故沉郁悲恰、语言凝重,D项正确;两人均热爱祖国山河,两人均在科举制度的教育下成长起来,两人均有积极入世的态度,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16.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唐代诗人中,李白的诗飘逸潇洒,他被誉为“诗仙”,故A符合题意;“诗圣”是杜甫,“诗佛”是王维,“诗神”是苏轼,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故B项正确;李白的诗豪迈奔放,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王维的诗使人读诗如看画,均与题干“诗史”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18.B
【解析】
根据“《颜氏家庙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颜真卿的作品,体现了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特点,①④正确,B项正确;②错误,《送子天王图》是唐吴道子的作品,③错误,ACD项排除。
19.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很多国家相互往来;与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扶南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说明隋唐时期,宫廷宴乐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和外国的乐舞,体现出了唐代文化兼容并包。C正确;材料只涉及“唐太宗时期增订完成‘十部乐’”,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20.C
【解析】
依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分析可知,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因为文成公主的嫁妆包含的类别有宗教、手工业、医药学、农业等这几个方面,反映了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达。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1.(1)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诗圣”
(2)“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3)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4)描绘了唐朝繁荣开放、民族交往交融的景象。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可知,该诗描绘了开元时期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情景;杜甫被后世称为“诗圣”; 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被后人尊为“诗圣”。
(2)依据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二诗句中的“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
(3)依据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及材料三“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加强,体现了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三首诗共同描绘了唐朝繁荣开放、民族交往交融的景象。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