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1 17:1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开端
目 录
改革的推广
改革的目标
乡村连续剧——小岗村的故事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改革开放尚未拉开帷幕,饱尝饥饿之苦的小岗村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今天就让我们回到1978年的那个夜晚,去了解那段惊心动魄又振奋人心的历史。
·请同学们演绎历史剧《小岗村》,回答问题
当时严立富等人面临怎样的问题?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严金昌提出怎样的改革?这一改革实施的结果如何?又有何意义?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严立富、严立华、严立坤、严金昌、关友生、关友江等18个人集合在一破旧的小房间里眉头紧锁,气氛有些紧张,最后严立华忍不住开口......
严立华:(摇头)再这么下去我们非得去讨饭不可!
严立坤:(无奈)唉!可不是嘛!现在人家都说“凤阳地多不打粮,碾了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关友生:(生气)外面都传成这样了,可咱们自己人呢?还不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一点活都不肯干!
严立富:(叹气)这样怪不得他们,现在农民到地里去,不管怎么干活都一样,思想已经搞乱了呀。
说完众人又一次陷入沉默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时严金昌打破了沉默
严金昌:(握拳)既然村里统一经营不行,我们干脆分田包干到户。这样各家种各家的田,各家为各家努力,自负盈亏!
严立富:(惊讶)金昌大哥!这不成啊!这田是公社的!我们怎么能自己承包呢?
严金昌:(咬牙)如果继续走公社化我们就要讨饭了,就要挨饿了!事到如今不如豁出去拼一拼!
严立富:确实如此,(转向众人)那大伙觉得呢?
众人议论纷纷
关友江:我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分田到户,总有一线生机。
严金昌:如果大伙都同意,那今天在场的包括我18个人就订立字据,一同奋斗!
众人点头称是
于是一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悄悄在小岗村开始了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转眼到了1979年的春节,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到小岗村考察
万里:你们这一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以往5年的总和啊!看到你们种地的积极性,看到这么多粮食,我真的为你们感到高兴啊!
严金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劳动热情一下被激发了!我们大伙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哈哈哈哈哈!
万里:看来是或非,只能从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衡量,看时间来检验!你们的办法,明年可以干,后年还可以干!
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开始严立富等人面临怎样的问题?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导致生产力水平低,出现温饱问题
因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下土地属于集体所有,所以是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导致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低。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后来严金昌提出怎样的改革?这一改革实施的结果如何?又有何意义?
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归纳小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人民公社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所有制
劳动方式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土地公有
统一经营
自主经营
大锅饭
土地公有
集中劳动
以家庭为单位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花卉生产基地
茶叶生产基地
绿色蔬菜基地
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新路
——农村乡镇企业
一、小岗村的故事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时间
内容形式
土地 归属
影响
启示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0---1952
1953---1956
1958---1978
1978年开始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合作社
“一大二公”
把土地长期包给各户使用(包干到户)
农民所有
(私)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集体所有
(公)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利)
提高生产力(利)
挫伤了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停滞。(弊)
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利)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③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第二季)
七十年代初,一拖年产1.5万台东方红75型履带拖拉机,中国70%以上机耕任务是由东方红拖拉机完成的。
然而,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产品正在逐步成熟时,1978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后,东方红40拖拉机奉命停产。这一非常有潜力的产品在发展中夭折,成为一拖历史上难以言说的遗憾。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在七十年代后期发展出现哪些状况情况?其原因是什么?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都根据政府指令完成。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二: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
——王晓倩《新中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案》
计划经济对当时的企业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的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阅读课本,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期 项目 所有制结构 职权划分 分配
经济体制改革前 表现
弊端
经济体制改革后 表现
优点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过于单一,不利于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形式多样,扩大经济发展途径
国家统领
国家统得过多过死,政企职责不分
政企分开,企业扩大经营自主权的生产
政府宏观指导,企业经营更灵活、及时
平均主义
抑制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激发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__________
二、第一拖拉机厂的故事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后一拖依靠什么重新发展起来了?
依靠市场,重新发展
·这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有何意义?
国家不再对一拖下达指令性计划,同时,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再需要大型拖拉机,导致东方红履带拖拉机销量锐减。
为了谋求发展,一拖在农机行业内率先进行市场调研,针对农民包产到户后的新需求,为农民量身定做15马力轮式拖拉机,俗称“小四轮”。小四轮销售非常火爆,销售处门口整天排着长龙。东方红小轮拖不但让一拖重新红火起来,也带领整个农机工业走出了低谷。
1.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2.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因果相联系,大大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
3.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应该走计划经济道路,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道路。假如身处其中你的看法是什么?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
提出
定位
特点
意义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归纳补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特征:(1)所有制结构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概念: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中国经济体制
改革的内涵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目的
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质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开端
改革的推广
改革的目标
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