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玉磬(qìn qìng) 涟漪(yī yǐ) 耕耘(yún yùn)
供认(gòng gōng) 稚子(zhìzì) 银钲(zēngzhēng)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zhòu cán sāng yún
农忙时节,农民伯伯( )夜干活,刚忙完了( )又要忙着( ) 田。
三、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 ) 绩麻:( )
2.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陂:( ) 漪:( )
四、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彩丝/穿取/当银钲
B.也傍/桑阴/学种/瓜
C.敲成/玉磬/穿林响
D.山衔落日/浸寒漪
五、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这两句诗描写了 ( )(填小孩做了什么)
的情景,表现了小孩 ( )的心情。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句诗描写了( ) 的情景。“ ( )”字表明牧童不是规规矩矩地骑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 )。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中的“儿”指的是( ) ,“女”指的是( ) 。第一句诗中,“( ) ”和“( )”是一对反义词。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 )的画面。
六、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供”在诗中读( ) .意思是( ) 。“供”在“供不应求”一词中读( ) .意思是( )
(1供给,供应;2指按期拿出钱款还贷)。
2.前两句提到的农活有 、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能感受到农民劳作的辛苦,从而体会到诗人对他们勤劳品质的( ) 之情。
3.诗中的小孩天真、活泼、可爱,从“ , ”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来。
4.读后两句诗,想象画面,完成下面的对话。
孩童甲(挠挠头):大人们这么忙,可我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搓麻线,怎么办呢?
孩童乙( ):
孩童甲( ):
孩童乙( ):
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本诗写了大人辛勤劳作,孩子也从小就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场面。( )
(2)农村的孩子们从小看父母劳动,耳濡目染,也学着种瓜,体现了孩子们对劳动的热爱。( )
(3)本诗写孩子们学大人种瓜,主要是为了表现孩子们很调皮。( )
七、下列诗句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1 古诗三首
一、qìng yī yún gong zhì zhēng
二、昼 蚕桑耘
三、1.白天。 把麻搓成线。
2.池岸。 水中的波纹。
四、B
五、1.小孩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线穿心而过,当银钲敲击愉快
2.牧童晚归坐在牛背上吹笛子 横自由自在和天真活泼
3.男人 女人 昼夜 农村男女各司其职,辛勤劳作
六、1.gòng从事 gōng1
2.耘田 绩麻 赞美
3.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4.示例:猛地拍手 啊,对了,我们可以去学种瓜呀! 绽开笑容嗯,我爷爷种瓜的本领可高了,我看过他种瓜。拉起伙伴的手走,我们到那边的桑树下种瓜去。
5.(1)× (2)√ (3)×
七、1.夏 2.冬 3.秋4.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