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祖父的园子 同步练习
一、用“\”画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 啃咬(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樱花(yīng yīn) 逛街(guàng kuàng) 收割(gē gè)
二、看拼音,写词语。
wěi ba bá cǎo tiě chǎn mà zha
( ) ( ) ( ) ( )
hú dié shuān jǐn shuǐ piáo chéng rèn
( ) ( ) ( ) ( )
三、填在下列语句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有时( ) 没有把菜种盖上,( ) 把它踢飞了。
②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 ) 往菜上浇,( )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
A.①不但……而且…… ②不是……而是……
B.①不但……反而…… ②不是……而是……
C.①不但……而且…… ②是……不是……
D.①不但……反而…… ②是……不是……
四、选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填序号)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特殊含义。 ③表示讽刺和否定。
1.祖父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2.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 )
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五、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1)第二句话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把( ) 比作( )
(2)这两句话在描写蜻蜓和蚂蚱时,侧重写它们的( ) ,而写蜜蜂时则侧重描写它的( )和( ) ,各具特色,体现了作者观察得仔细。
2.“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这句话体现出了( )
A.太阳下园子里景物的勃勃生机。
B.大树和土墙快乐的心情。
六、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是围绕着哪两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2.选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是“( ) ”,这个词语体现了所写景物共有一个特征,即“( )”
3.文中的“一切都活了”中“一切”具体指
4.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本段文字要用舒缓的语气,因为“我”喜欢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
B.这一段景物描写,是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的,写出了园中动植物无拘无束的生存状态。
C.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D.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心情。
5.为什么在“我”的眼中,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
A.因为蝴蝶可以自由地飞来飞去。
B.因为“我”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感觉到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也都是自由的。
C.因为园子里的植物都按照时令生长。
6.园子里还有什么也是自由的?请用“……就像……,愿意……就……”的句式来写一写。
七、展开想象写一写。
课文结尾写:“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等“我”睡醒了,又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呢?请你展开想象,继续往下写。
我睡醒了,
2祖父的园子
一、画去:bàn kěng wēi yīn kuàng gè
二、尾巴 拔草 铁铲 蚂蚱 蝴蝶 拴紧 水瓢 承认
三、B
四、1.① 2.③ 3.②
五、1.(1)比喻 蜜蜂 小毛球 (2)颜色 动作外形
2.A
六、1.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2.愿意 自由
3.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
4.D
5.B
6.略
七、示例:看着园子里长的狗尾草,想出了新的游戏。我拔了许多狗尾草,让祖父用狗尾草给我编小狗、兔子……我拿着这些草编的小动物高兴地在园子里跑来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