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2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第2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20:0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叶圣陶先生两三事 第2课时
概括一下你看到的叶圣陶是个怎样的人
(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最初感受。)
慈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一丝不苟……
导入课文
3.随堂拓展
目录
2.重点探究
1.课文品读
课文品读
1.细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形象特点。
扣先生语言,品先生之形象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叶圣陶先生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
——治学严谨
忆先生之身影,品先生之形象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热情、周到
①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是除夕,我们有除夕放鞭炮的习俗。
②以乐景写哀情,用繁琐响亮的鞭炮声衬托“我”极度悲哀的心情。
2.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琐而响亮的鞭炮声?
3.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照应开头;
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叶圣陶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
重点探究
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记叙。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的品德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通过空乏的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
修改文章
送客
复信
律己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待人厚
写话要求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
作文要求简洁
语文力求完美、以身作则
躬行君子
堪为师表
课文结构
本文通过典型事例记叙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和“律己严”两方面过人的品德,表现了叶圣陶先生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老者形象和独特而可贵的精神风貌。
课文主旨
随堂拓展
1.在感情表达方面,善于理性控制感情,反显其真挚。
本文是追忆故人的文章,对于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与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内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写作时,他是把这种感情过滤了,或者可以说是把感情潜藏在文章深处了。
分组讨论本文的写作方法
2.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
本文主旨是记人。文章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结合议论。
3.在文风方面,态度诚恳,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用的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同时又不失深挚。
本文堪称实践叶先生语文主张的一个范例。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叙述,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事例来再现人物,所以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叶圣陶名言名句
1、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
2、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3、教育方面,宜将儿童所固有文艺家的宇宙视善为保留,一方固须使其获得实际生活所需的知识,一方更须以艺术的陶治培养其直觉、感情和想像。
4、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5、做教师最主要的是不说假话。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
6、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
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名字拾趣:
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了解叶老的故事,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学习他真诚热情的为人,自然平实的为文!
谢 谢 观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