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第十二册第3课
《黄 河 大 合 唱》
之欣赏《黄河船夫曲》
一:教学目标:
A: 欣赏《黄河船夫曲》,感受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激流中,船夫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博斗的情景;
B:借学习、《黄河大合唱》之机,了解 “黄河”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二:学习目标:
1:能从歌曲欣赏中感受出船夫们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激流中,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博斗的艰难,并了解作品的结构与表达的意境。
2:通过了解母亲河的相关知识,做到热爱祖国,好好学习。
三:学习重、难点:
感受在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激流中,船夫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博斗的艰难!
四:学习过程
观图片引入----
1、同学们,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珠江边,你们知道我国三大河流的名称吗?”
------长江(6397公里)黄河(5464公里)世界第六大长河,珠江(2400公里)
“在这三大河流中,黄河又尊为母亲河。为什么呢?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我们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我们中间有没有同学到过黄河呢?
一起欣赏黄河相关图片。-----(黄河水由清澈变黄水)
2、一起学习以黄河为题材谱写的《黄河大合唱》,它共有八个乐章,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并试试分辨出它是属于 “劳动号子”还是“山歌”的类型
劳动号子------一种带呼号、伴随群体劳动,统一劳动步伐,鼓舞劳动士气的音乐.
山歌------------一种人们在山野、田间劳动时,即兴创作、抒发思想感情的音乐。
--------船夫们为什么要唱着号子来渡过黄河呢,
3、第二次聆听,感受速度与力度的变化!
A:试找出歌曲中彰显船夫力量的节奏(XXX),并读读、唱唱;
B:感受歌曲速度的变化,并试说说作者的表达意图?
-----------欣赏了两遍以后,我们来一起说说作品本身。
4、作品的历史背景?作者是谁?为什么要选择黄河为题材?
-------抗日战斗时期
-------冼星海 、光未然、1939年3月
-------黄河为中华母亲河,易激起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
(接下来认真聆听歌词歌词)
5、第三次欣赏,注意聆听歌词。说说乌云满天、惊涛骇浪代表的是什么?黄
河上与江水博斗的船夫代表的又是什么?
6、第四遍,总结性聆听:
A: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形式(ABA);
B:在船夫与惊涛骇浪博斗,到达彼岸后,有一段抒情、缓慢的音乐,它表达了怎么样的一个意境?
C:为什么作者在歌曲结尾部分还要再现“与惊涛骇浪博斗”的场景?
五、拓展:
1、通过本课学习,有无增加你的爱国热情?
2、黄河水怎样从初段的清水转变成中下游的黄泥水?(图观)
3、“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意思?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教育、科技等各种各样的建设任务。 ------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