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

文档属性

名称 黄山奇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13 14:2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打开网页,进入“黄山旅游” 观看录象和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据题提出阅读专题一个,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以此为主线,展开自主学习系列活动。]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学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读第一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整体感知”,呈现:     (1)默读第一节,想想黄山松奇在哪儿?     (2)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有困难的可以访问“说文解字”。     [访问“说文解字”,可让学有困难的学生得到指点帮助,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    2、学生返回首页自学    3、同桌讨论    4、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学生读第二句,抓住“潇洒”、“挺秀”体会,并点击第二句话,出现黄山全景图,展示黄山松潇洒挺秀的身影,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语文姓“语”,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同样十分注重语意的领悟和把握。]     (2)读好第二句     (3)学生点击第一句话,联系“说文解字”,展示“黄山四绝”的图片,理解“四绝”的词意。     (4)打开“说文解字”,理解“情有独钟”的意思。     (5)读好第一句话,读出人们的喜爱之情。    5、齐读第一节,再次完整地感受黄山松的奇特。   四、精读第二节    1、进入“阅读指南”的“第二节导读”,呈现:     (1)读读描写三大名松的语句,想想从哪些重点词语中感受到名松的奇特呢?加上下划线,并说说是怎么体会到的。     (2)联系课文说说“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通过想象任选一种名松,把它的形象画下来吗?你可以进入“创造天地”试一试。     [利用网络优势,给学生创设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学生自渎自悟,感受三大名松潇洒、挺秀的身影,语感得到培养。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电脑绘画这一学生极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    2、学生自学,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讨论    3、学生显示网页内容进行交流。     (1)感受“迎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并点击这句话展示“迎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优秀的画作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       C、读好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学生读写“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并展示“陪客松”的图片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       B、部分学生把画好的陪客松的画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C、读好这句话。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学生读写“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奇特,并点击这段话出示“送客松”的图片进一步体会。       B、学生把画好的送客松的图片传送到大屏幕,图文对照,师生点评,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      [展示是最好的学习。为了展示,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发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       C、读好这段话     (4)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5)看图描述三大名松。    4、部分学生把造的句子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五、精读第三节    1、进入“阅读指南”之“第三节导读”,呈现:     (1)默读第三节,想想“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文中列举了哪些不同的姿态?可以进入“图片集锦”欣赏千姿百态的松树。     (2)理解“屹立”并造句,有困难的可访问“说文解字”和“造句指南”。     (3)你能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松树,学习第二节的写法,给它配上几句话吗?     [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写一写,并发布到网上,把作品展示给大家。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实现了读与写的完美结合。 ]    2、学生自学    3、学生打开网页交流     [利用网页,展示更多的黄山松的形象,加深学生对黄山松树之奇的感受。]     (1)展示图片理解“千姿百态”、“屹立”、“斜出”、“仰”、“俯”等词,,体会松树姿态之奇。     (2)部分学生把写好的片段发送到大屏幕,师生点评。     (3)读好这一节。   六、总结全文    1、读了《黄山奇松》,请你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读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你是否觉得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如果是,请你浏览全文,举例说说。     [整体感知—部分精读---回归整体,这一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则能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七、课外延伸     读完课文,你还想知道什么?可以进入“人文地理”和“推荐网站“查阅相关资料。